消化道出血_消化道出血的偏方

由网友(被温柔宠坏)分享简介:消化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日三餐都要经过消化系统的运行。如果消化系统出了毛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是关乎自己健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彻底治愈却很困难.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



消化道出血

消化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日三餐都要经过消化系统的运行。如果消化系统出了毛病,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是关乎自己健康的一个指标啊。排除机械性损伤出血,要是发现消化道出血了,这也是消化道疾病的一个症状,我们要找准病因,积极进行治疗。有了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才能让每天轻松自在。

人的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引起的,也有可能因为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引发的出血。当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是冷湿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能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多数病人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毋需使用抗生素。

2.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低于9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对肝硬化站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1)胃内降温。

(2)口服止血剂。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

(4)内镜直视下止血。

(5)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外科手术治疗。

4.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症状是便血,如果长期便血,会造成严重后果。

(1)一般治疗
总的原则是按不同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在未能明确诊断时,应积极的给予抗休克等治疗。患者绝对卧位休息,禁食或低渣饮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经静脉或肌肉途径给予止血剂。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注意腹部情况,记录黑便或便血次数、数量,定期复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肝功能等。

(2)手术治疗
在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不明确的情况下,不主张盲目行剖腹探查,若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剖腹探查术:①活动性仍有大出血并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允许做TCR-BCS、动脉造影或其他检查;②上述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但出血仍在持续;③反复类似的严重出血。术中应全面仔细探查,消化道应全程仔细触摸,并将肠道提出,结合在灯光下透照,有时可发现小肠肿瘤或其他病变。如果仍未发现病变(约占1/3),可采用经肛门和(或)经肠造口导入术中内镜检查。由内镜专科医生进行,手术医生协助导引进镜、并可转动肠管,展平黏膜皱襞,使内镜医生获得清晰视野,有利于发现小而隐蔽的出血病灶。同时,手术医生通过内镜透照,有时亦可从浆膜面发现病灶。

小毛小病不容忽视。如同消化道出血一样。有的时候消化道出血容易以为短暂的痔疮毛病犯了,以为少吃点辛辣即可。其实不然,应检查好才可放下心。为了预防消化道出血,我们应当注意生活节奏的规律,一天三顿按时吃饭,早起早睡,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消化道出血的偏方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彻底治愈却很困难.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那么有哪些常有的偏方是可以解决消化道出血这样的常见疾病的呢?很多家人有这种疾病的人都会很好奇.

治疗必先静卧.用白芨粉1.5~3克,参三七1.5~2克,1日3次或6小时1次,温开水调成糊状内服(按1克粉剂加水8毫升的比例).服后半小时内不饮水.血止后续服3日,酌减其量后再服3日.如无参三七,单味白芨适当加量,效亦相仿,疗效确切.

上肉桂1.5克(去皮,研末冲服,忌火) 当归 桔梗 枳壳各2.1克 大黄(酒微煮) 厚朴(姜汁炒) 川郁金
紫苏各2.4克水煎,进童便半钟,姜汁2茶匙,先服2剂,再用:寸冬9克 川贝3克 川续断4.5克 炙远志1.8克 党参4.5克(米炒) 淮山药9克 川郁金1.5克
益母草1.5克赤芍2.4克 炙草1.8克 白莲肉7枚
龙眼肉5枚为引,水煎服5剂.此方不论男女远年近日血证,只要现在吐血之日,先服前方2剂,后服次方5剂,立时痊愈,永不再发,药味慎勿加减,功效如神.

不论虚实何经所吐之血,只须用藏红花,将无灰酒1盏,花1朵,入酒内,隔汤炖出汁服之,入口血即止,屡试皆效.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否则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如果出血量比较大,而且程度比较深就不能再用偏方来解决了.患者还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遵从医生的意见.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大便的颜色是可以反映身体状况的,有时候吃了颜色深的食物就会导致大便的颜色异常,比如吃了菠菜大便会变绿,吃了辣椒大便会有点红,但当你发现大便的颜色变成黑色,且还伴随出血情况的话,那可能就不是你吃了木耳吃了芝麻这种黑色食物能导致了,就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便黑便了,这时候千万要重视起来。还有的时候会鲜血便或者呕血,经常会有朋友宿醉,以为是喝酒喝多了吐血,但其实不然,但很有可能就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有很多因素,如饮酒过量,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炎等住多因素均可以引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量不多。大多可以消失缓解,但是病因不去除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要看病因因因治疗。

治疗注意事项: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等。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不过就算真的是消化道出血也不要过于紧张害怕,用积极的心态科学并且理智的面对问题,要积极到医院去确诊,如果真的是就配合治疗,平时也要多注意休息,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要贪辣贪凉,也要养成不抽烟不喝酒的好习惯,要饮食健康而规律。



民间偏方防止打嗝

 

 

打嗝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打嗝的经历,打嗝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一直连续打嗝对身体的伤害也不小;轻则影响睡眠,吃饭,工作,重的则可能使心肺原有的疾病加重,引起食管粘膜撕裂而致消化道出血……那对于如此严重的现象,大家有哪些方法避免及治疗呢?

 

食疗方法

 

1、首乌煮鸡蛋

首乌30克煮水捞出渣子,打入搅碎的鸡蛋吃喝下去,每日早晚各一次即好。

 

2、酸醋

灌一大口醋能快速止嗝。

 

3、糖

吃一茶匙糖,干吞(不配水),可以在数分钟后止住打嗝。因为糖在口腔里会改变了原来的神经冲动,以阻挠横膈膜的肌肉作间歇性地收缩。

 

4、韭菜

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5、柿蒂煎茶

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6、生姜片

嚼服生姜片,也可快速止嗝。

 

7、银朱黄酒饮

银朱、枯矾各2.5克,药研细末,饭前用黄酒1次冲服。用药1次即奏奇效。

 

按压穴位法

1、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距手掌约6~7厘米处见下图,用拇指按压内关穴数分钟至有酸胀感即可消除打嗝。

 

2、少商穴

打嗝的时候止嗝还可以按摩少商穴,打嗝时用手指拇指按压少商穴的部位,令其产生酸痛感,然后持续按压半分钟即可起到止嗝的作用。

 

3、刮眉棱骨

把两手的拇指放在两边的太阳穴上按压,然后把食指弯曲起来,接着食指由侧面眉骨的部位,从内侧往外侧刮按,注意稍微用些力,能感觉到酸痛感最佳。

 

温馨提示:以上偏方对于防止打嗝有很大的疗效,希望大家谨记在心,以备不时只需;关注大众养生网,关注更多养生知识!



十二指肠憩室炎症状体症和诊断依据

十二指肠憩室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出现溃疡,会出现梗阻,所以这对于很多的患者来说,都特别担心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构成严重伤害,所以很多的患者,就想全面了解一下这种疾病的一些症状体症和诊断的医学依据,为了你能尽快了解,就来一同看看下面介绍。

症状体症

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约10%患者主诉上腹胀痛不适,伴恶心嗳气,饱食后加重,并发炎症或溃疡时,症状较重或持久。憩室部位可有压痛、乏特氏壶腹周围憩室约有27%伴发胆石症,亦可引起胆总管梗阻、胆管炎、复发性胰腺炎。

1、溃疡:憩室腔粘膜发生溃疡后而出现上腹痛、烧心、反酸,严重时也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憩室炎:由于憩室颈小腔大,发炎后引起腔内压力增高,可出现上腹痛,也可发生穿孔,继而引起化脓性腹膜炎。

3、梗阻:由于溃疡瘢痕形成,炎症粘连压迫,套迭等原因而引起。是十二指肠憩室引发的症状常见方面。

4、如果十二指肠憩室内或憩室旁有胆总管末端开口部——十二指乳头,则因乳头部受滞留食物或肠石的刺激压迫引起胆汁和胰液的排泌受阻,进一步导致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的发生。

诊断依据

1.上腹不适和胀痛。 2.因出血,穿孔而出现的急腹症症状。 3.上腹部深压痛,合并胆道梗阻时可有黄疸。 4.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发现憩室。

[影像学表现]

钡剂检查最好采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并加压摄片,后者可显示憩室内粘膜皱襞。

1.憩室表现为突出腔外的圆形或椭圆形囊袋影,轮廓光滑,有窄颈,并可见十二指肠粘膜伸进憩室里。憩室可大小不一。

2.粘连性憩室一般不大,颈部较宽,轮廓多不规则,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上部。

得了十二指肠憩室炎的一些患者,都想具体了解一下症状体症和诊断依据,以上内容就给很多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所以为了你能对这种疾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要通过以上的介绍,全面了解以后,然后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有效治疗。



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哪些

猩红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如果想要治疗猩红热的话,不妨尝试下猩红热的民间偏方哦!效果还是挺好的呢!那么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两款猩红热的民间偏方,仅供大家参考。想要了解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哪些?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以下几种:

猩红热的民间偏方一。

组成:板蓝根10克,生石膏18克,竹叶3克,赤芍5克,丹皮3克,芦根10克,生地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3克,玄参6克。

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滋阴。

主治:猩红热。毒疹已出,仍高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可见腐物附着,时或谵语,舌质红或绛有芒刺、中心老黄苔,脉洪数。

猩红热的民间偏方二。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猩红热导致的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以上就是关于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上面介绍的这两种猩红热的民间偏方已经非常了解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猩红热的民间偏方治疗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自己并不是医生,因此,不要随便使用这些偏方,以免贻误病情。一旦得了猩红热,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上医院,对症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