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将中医养生完全说透_中医养生面诊知识有哪些呢

由网友("杞人忧天▲▲▲’’)分享简介:中医养生的书籍众多,历史上每个医家都对养生有不同的认识,但其实养生很简单,可以归结为以下七点,只要把以下七点做明白了,做有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面色来进行表现的,而且可以通过面色的一些特点进行诊断,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看看面色的颜色,如果感觉颜色不是那么正常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的,这样才能够预防身体...



七点将中医养生完全说透

中医养生的书籍众多,历史上每个医家都对养生有不同的认识,但其实养生很简单,可以归结为以下七点,只要把以下七点做明白了,做透了就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等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药、宗教、民俗、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这七种养生包括了养生的各个方面,从身体到精神,从食物到药物,从气功导引到推拿按摩,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养生的特色。学会了这一套,并且坚持做下去,必定会长寿健康。



中医养生面诊知识有哪些呢

有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面色来进行表现的,而且可以通过面色的一些特点进行诊断,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看看面色的颜色,如果感觉颜色不是那么正常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的,这样才能够预防身体纪斌搞得发生的,那么中医养生面诊知识有哪些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几种面色知识。

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富有光泽。

不论是红黄隐隐、红白隐隐,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面色明润含蓄、富有光泽,那就是健康的面色。红色是透着白色或者黄色隐隐约约的透显出来的。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种属于特的特有肤色,我们会说:这个人真白,或这个人真黑。这说的是这个人本身的颜色,也就是主色,与生俱来的颜色。

还有一种颜色,是因为出现了某些疾病或身体症状才会出现的颜色,譬如,老年人多面色比较憔悴苍白、医院住院的病人尤其是肾脏病人,都面色乌黑,这种颜色叫做客色。

备注:面色诊断,不能单凭颜色武断的做定论,需要跟客户的身体状况想结合,因为初学的人,很难分清客户的主色跟客色的关系。也就不能准确的进行诊断。但,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是比较准确的,可以多跟客户询问,了解的情况多了,自然也就诊断的准确了。

因为面色通常与其他疾病相连,这里不做处方搭配建议,此章内容,供大家参考,可以利用此章节内容,更多的跟客户沟通,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中医养生看中的就是面色变化,特别是对于面诊知识一定要详细的了解一下,面色知识有很多,只有知道什么样的面色才是正常的,一旦感觉哪里不对劲了,就需要重视起来,正确的掌握一些中医养生的面诊知识,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养生,从而预防身体疾病。



刘逢军教授的报告摘要: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我们今天讲课题目是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作为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的学者经过了大约十年左右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儿童保健的的确确是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今年53岁,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50多人,大概有一个戴眼镜或者是一个班里一个戴眼镜的都没有。那个时候,凡是小孩戴眼镜的在学校里就这么几个,可是现在一个班里只有一个或两个不戴眼镜的。这说明什么呢?问题非常严重,中医讲:“百脉皆朝于目”,就是眼睛这一圈,它和身上的百脉都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当小孩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弱视,这标志着这个小孩他整体的身体状况是处于弱势,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了了。

中央电视台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一次到我这里来聊天,他说他主持了一个关于忧郁症的节目。他说现在据统计,青少年全国的忧郁症是三千万。我呢,临床的机会比较多,一个礼拜至少看大概700人左右,礼拜五专家门诊、礼拜五下午专家门诊、礼拜六上午专家门诊。我的专家号呢,一下午半天挂300人,那么礼拜一上午这600个号一抢而空,下午来基本上就挂不到,我还留了50个号照顾外地坐火车、飞机来的。我呢,至少要看700个人,那么在这700个人当中,小孩占了四分之一。

所以我就感觉到儿童的保健牵扯到祖国的未来,今天讲课的目的:跟国家科技部门已经作了这个准备,要搞一个对比。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60个孩子在同龄人中,选30个孩子比较矮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精力不集中、多动的,那么经过中医养生调养,调了六个月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从十年来的临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凡是到我那里中医调养的,无非就三件事:一个是在班里同年龄当中个子矮的,再一个就是多动症,第三个就是弱视。那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呢?一般来讲,大概半年以后,这些孩子都是在班里个头是前几名的,由最矮的,变成前几名的。学习成绩从比较差的,也越到了前五名左右,当然性格也发生了变化。

有一次,我们举行了家长座谈会,有一位孩子的爷爷很激动啊。一边说,一边掉眼泪,老头掉眼泪的不太多。他说什么呢?他说我这个孙子原来在家里是什么呢?叫万人烦,我都烦了。一来到家里,就躁动不安,踢冰箱,往桌子上一坐,闹了个天翻地覆,弄得我心脏都受不了。他一回来把门关上,不搭理他。在学校里,老师是经常告状,结果经过养生调养以后呢,这个孩子变了。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关键是回到家里,问爷爷您吃不吃苹果,我给您削苹果吧,削完苹果就去做作业,写完作业没事了,就陪我看电视。怎么中医调养还改变世界观和方法论呢?

实际呢?这又回到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有一个平衡的物质身体,他就可以产生一个平衡的精神状态。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物质身体,单纯的强调它的精神的反作用,那是什么?那是唯心主义。我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孩子做小动作啊,这个孩子不听话啊,要进行纪律教育啊。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就是这样,我们有谁考虑过这个孩子他是物质身体失衡了,当物质身体是失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有限的,他不能控制他的精神。

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我都心酸啊,为什么呢?小倒霉蛋!他本身他的物质身体失衡了,学校老师批,家里家长打、骂,倒霉死了。因为他是一种失衡的,一种病态。当我们看到的一些孩子成长起来了,从心眼里高兴。有些母亲带着孩子来的时候都是在腋下这么高,过几个月后一下子有他妈这么高了,家长也高兴,孩子也高兴。所以呢,就跟科技部门同志在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工程,这是一个事关系到我们祖国的下一代身心状况的大事,所以准备搞科学列项,这个事情搞了十年了,它已经是成功的了。但科学毕竟是严谨的,是要数据的,光说这个好、那个好,那只是一个一般的说法。必须是在同一个学校,为什么在在同一个学校呢?因为在同一个学校,教育是一样的,能对比出在同等教育情况下的学习成绩。他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同一个地方的人、饮食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差不多,水土都差不多,所以身高身矮才能对比出来。那么通过数据,最后来认定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们少年儿童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

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叫精力不集中或者严重一点下个结论叫多动症。这种情况现代医学把它划在精神一类的问题,主要的方法是给孩子吃镇静药物。这个可千万要不得,他可不是精神上的问题,你给孩子吃多动症的这种精神类的药物,这跟我们睡不着觉吃安眠药差不多,控制他兴奋,那么也就是说接近于治疗病一类的药物。这孩子如果吃上几年,孩子的大脑将来就会有问题。那么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多动呢?凡是多动的孩子,凡是精力不集中的孩子,晚上有一个特点,踹被子、盗汗。他为什么踹被子盗汗会引起多动呢?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也就是说,汗是血液的一部分。我们在22000倍的显微镜下看血液的运行情况,血液里主要的是血里面的营养液,大概有1/2—2/3的红血球,百分之几的白血球。只要是在小指头上,拿针扎一下挤出一点血,放在显微镜下去看一下,看得很清楚,红血球象乒乓球那么大,白血球怎样吃病毒,让它慢慢消化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一个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出汗,这叫盗汗,汗被别人偷走了,或者说血被别人偷走了。盗汗,孩子出点汗没有问题,出汗了就擦一擦,如果孩子出的满脸是血都害怕了,得赶紧上医院,出汗不要紧,没事,实际上出了汗就是出血,人的血管啊,一看实际上是个封闭的管子,实际血管是透气的,它象筛子网一样能张能合,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了这种肝肾失常的时候,血管的管壁就开了,开了以后呢,血里的营养液就开始往外跑,从血道转到汗道出来了。

如果孩子晚上睡觉时象水洗似的一样,汗多象水洗的一样,实际上血里的大量营养液就渗出,但是那个筛子眼呢,它把谁挡住了,把红血球给挡住了,把比红血球小的液体渗了出来,所以小孩晚上盗汗你一摸是粘的,当孩子的汗也就是血变成了汗走掉以后呢,人就出现了燥。中医讲:叫什么呢?叫做阴阳,阳是动的,阴是静的。天为阳,地为阴,天气变化快,白云啊,大风啊,闪电,雷鸣啦,阳是动的;阴是静的,大地非常静,如果大地要不静,那就要地震啦。所以,血是阴性的,气是阳性的。当孩子晚上大量的盗汗,营养液走出去以后,这种阴性的东西减少,这个时候孩子他叫阴不制阳,那就出现了多动。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当孩子最近开始精力不集中,晚上睡觉盗汗,踹被子了,那你就要知道孩子现在是阴虚内热,这是我们见的第一种现象。 

第二种现象是易怒孩子发脾气。

你说一句,他说两句,烦!这种情况是什么呢?这种情况是当人体内的这种润滑物质急剧地减少,细胞在运动的时候出现了摩擦,摩擦生热。人体不容易啊,人体细胞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它需要润滑。谁润滑呀,实际上就是我们,以肾为代表的这个循环系统产生的这个大量的润滑剂,也就是血中的营养液,它起的润滑作用,当这种润滑液跑掉的时候,细胞运动的摩擦力开始增大,增大了以后,它就热。中医讲,热入心经,热的时候往哪儿跑呢?往心里面跑。中医讲的心和西医不一样,中医讲的心是狭义的心,心,就在这(用手指着自己的心)。但你别忘了,我们经常讲心里想,不是在这心里想(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脑子在想(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大脑在想。中医讲的心,实际上是广义的心,心脏和大脑。那么热入心经,热跑到心里以后,心必然会焦躁。

所以我们经常看孩子到商场以后闹,烦!给吃个冰棍以后安静下来,为什么呢?这就讲到中医的五味,什么叫五味呢?酸辣苦甜咸,甜的,它是补脾胃气、降心和小肠气的,也就是说他热了,我们也是热、烦,吃点冰激凌,心就定了。为什么呢?它进去以后把心里的热坼掉了,那小孩为什么要吃冷饮呢?他就是热,热入心经,他就闹,所以这种易怒,它的根源在于晚上睡觉的时候盗汗。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再怪小孩,当孩子闹起来之后,煽他两个嘴巴,踢一脚,没必要了,你知道这孩子肯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了踹被子、盗汗的情况。

第三种情况就是发育迟缓。

在同龄人当中,这孩子总是长不高。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说来也是挺令人感动的。孩子只要是发育迟缓的,都是脊胸,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端肩,这个孩子必然发育迟缓。凡是这样的孩子、家长的遗传,个高个矮的遗传只是一方面而已,只能占30%,那70%就在这孩子晚上睡觉肯定出现了盗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那么孩子有个生长的拔节期。黄帝内经讲:男16、女14(虚岁)开始成熟。也就是在虚岁以前,他都是拔节期,象庄稼似的,长了这么高以后,过了拔节期,不在长了,在拔节期的时候,你给他施肥才管用,过了拔节期就不管用了。秋收的时候,再给高粱、玉米上肥,没有用了,关键是在拔节期。人的一生的拔节期是男16,女14。一年的拔节期,哪个季节最好,一年的拔节期是春分到秋分,到了秋分以后,这孩子就象外面的树一样不再长了。那么一天的拔节期是什么时候呢?是晚上9点到凌晨5点,所以,孩子要长个子的话,要记住这三个拔节期。

一个是男16岁,女14岁,这是一生;一年是春分到秋分;一天是亥初(晚上9点)到卯初(凌晨5点),掌握好了这三个拔节期,这男孩怎么地也要长到一米七五到一米八,女孩怎么地也是一米六五到一米七,这是正常的发育。看到一些孩子刚来调的时候,端着肩,一看孩子,真是可怜。过了四五个月,看到孩子们一下子都舒展开了,心里很高兴。有的家长说:要记住刘爷爷,是刘爷爷让你长高的,心里总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第四种情况是弱视。

孩子弱视,说到底就是肝气不足。肝,这个器官,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它和眼睛是有关系的。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我们中国的先哲,医圣、药圣讲得非常清楚,肝开窍于目,只要是眼睛有问题,你别折腾眼睛,一定要找到它的根源。这好象是汽车的灯不亮了,灯不亮了,你不要光去看灯,你要看电瓶有没有电,肝就相当于眼睛的电池,眼睛相当于汽车的灯泡。我们最近也正在和权威的眼科机构在合作。我曾经遇到一个大学生,在北京的报子上看到,有一个18岁的大学生,小伙子很进步,一年级就入了党,到二年级时、到三年级的时候,1.5的眼睛,突然降到0.04,0.04意味着什么呢?0.04只有光感。在北京几家最权威的眼科医院看,看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全盲。为什么呢?说是视神经炎,接眼球后面的电缆烂了,叫视神经炎,配眼镜是没有用的,他不是镜片的问题,是整个神经系统发生了炎症。结论就是全盲。

我看到报纸以后,约了他来调,调了大概是一年左右吧,眼睛恢复到1.2,他休学两年又上学了,现在早已毕业了,毕业分配到一个大公司,现在也当了领导。所以人的眼睛和肝肾都是非常密切的。中医讲,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凡是弱视的孩子,你们得观察一下,晚上睡觉时,必然是踹被子盗汗。本来是给眼睛的东西,结果随着汗走掉了,所以那个小孩的眼睛呢,一般地来讲,小学一、二年级发现弱视以后,一定要注意调肝调肾,到了晚上不盗汗的时候,这个时候弱视的发展就停顿了,完了以后,慢慢往前拉,它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五种情况是遗尿

好多孩子包括女孩子晚上尿床。我们小的时候,有的同学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尿床。有一些家长,当孩子出现尿床的时候,就打孩子,就认为孩子懒,不愿意起床。实际上不是的,真是太可怜了。我记得大概已经过了四五年了吧!有一个35岁的父亲和他爱人,带着小孩到我这里来看病,这个父亲35岁了,还每天尿床,他儿子也接着他的遗传了,也每天尿床,两个人一块儿尿。媳妇长得很漂亮,我问他媳妇,我说你挺不容易的,他晚上尿床,孩子这么大了,你们过得怎么样?她说,他们别的毛病没有,就这毛病,我给他们爷儿俩弄在一个床上,晚上一起尿吧。结果呢,大概过了下个月来看的时候,我说怎么样了,她说好了,真好!都好了,爷儿俩都不尿了,什么原因呢?还是肾的事,这种孩子呢?都是肾阳虚。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他也表现为晚上盗汗,他过了16岁,阳气不是这么足的时候,这个小孩就表现出手脚冰冷。所以呢,当肾气很虚的时候膀胱气肯定是虚的,膀胱气不足,它约束机制就失常,所以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它的信息传递和它的约束机制出现了障碍,这个时候,它就是尿了以后,自己不知道,象这种病情不少啊!我每次出诊的时候,那也是有那么个10到20个,那么这些孩子呢?只要是晚上老老实实地睡觉,他不踹被子了,这个遗尿的事情就自然地解决了。

第六种大家遇到比较多的是习惯性感冒

这种孩子我看了比较多,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有的家长写的东西看了感到很心酸。十来岁的孩子,每年一到冬天,大概是一个月,就得住一次医院,高烧不退,低烧不退,同时就伴随着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老师老告状。有的家长给我写到,我这么多年光给孩子吃的中药,大概有几麻袋,孩子吃到什么程度,一闻到中药味,就说妈妈我恶心。象这样的孩子有两三个月就调好了。他现在也考上大学了,什么事没有了,所以呢,这种习惯性感冒,凡是这样的孩子,你观察一下,晚上还是踹被子,盗汗。

是什么道理呢?这叫热出寒入,当她大汗淋漓往外走的时候,寒是对等的交换。就象冬天的时候,你把窗户打开,你在里面感觉到寒往里面走,你在窗户外面,感觉热往外出,它就这样,当热往外一出的时候,寒就补充进去,那么寒进去以后,本来小孩的肌肉和大脑,那属于清阳之地,寒一进去以后,水风相搏啊!寒进去以后,它阻塞了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个时候,人就出现了感冒症状,凡是感冒的时候,什么状况啊,浑身酸痛,怎么地也不行,头痛,这什么原因呢?这叫清阳走腠理,腠理就是肌肉里面的丝,在这肌肉丝里面叫清阳之气。清阳之气在里边,气血就正常运转,没有清阳之气,寒在里边,就淤在里面,感到浑身酸,没有劲,难受。

当孩子晚上睡觉盗汗,热往外走的时候,寒就进来了,寒进来以后,缺少清阳之气,孩子就感冒了。对于孩子的感冒,现在这种做法实在不敢苟同,动不动就输液,现在好象是不输液就看不了病。恰恰在发达的一些国家,反对输液,世界卫生组织大概是在,至少也是在20年前发出了一个警告:能够口服药物解决问题的,就不要肌肉注射,能够肌肉注射解决问题的就不要静脉注射,而我们现在呢?在座的大概没有输液的不多,我呢,非常感谢天地,我从小到大,没有输过液,起码我没有准确的算,大概怎么地也是有十五、六年吧,我没有进过医院,这只能是感谢天地了。为什么输液它是很危险的呢?因为人要进到血液的东西是非常严格的,要经过五大关口。在嘴里面和唾液进行一次化学反应;到胃里面和胃液进行一次反应;再到小肠同肠酶进行一次反应;再到脾和脾液发生一次反应;最后把它提到了肺,再进行第五次反应。这种液体和氧分子反应,反应完了以后,才输送到血液里,叫肺朝百脉。你看看,这人体这么复杂,根本很难把人体精密地、经过这五次反应才能到血里,我就不信在机器里和了点水就输到血里去了。它的后遗症是难以估量的,根本就无法估量的,究竟以后和什么病有联系,根本说不清楚。这抗菌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现在这种抗生素它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这感冒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心里发冷,这叫风寒感冒,寒真正到了里面;再一种就是风热感冒,浑身都是热。这种感冒最快的也就是一、二个小时就好了。我们都处理了。从黑龙江一直到海南岛、一直到香港,感冒发烧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根本用不到去输液,所以就是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养生观,不但是能够避免一些危险,同时也杜绝了以后说不清楚的后遗症。凡是习惯性感冒的,我们注意观察一下,也是晚上踹被子盗汗。

第七种情况呢?叫做性情木纳什么叫性情木纳呢?

这孩子学习、老师讲,他在听,上完课,讲什么呢?不知道。回到家里,在写作业,作业本来是半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他两个小时还没有写完。家长一会儿过来一看他,抠橡皮呢!一会儿过来看,又在咬手指头,对着墙,使劲地咬。有的家长看了气得打孩子,实际上孩子太可怜了,打他干什么呀!他是一种病态,凡是这样的孩子,你记住了,晚上睡觉还是踹被子盗汗。为什么呢?这是肾阴虚内热,当他把营养液大量地走了以后,中医讲肾通脑,肾主智,肾气不能通脑,肾不能主智,这个孩子整个大脑缺少这种知识。

现在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比较多,好在他还不是表现在小学的这一段。一般表现在初三、高中、大学这一段。抑郁症它与肝肾不足有关,抑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胆上。凡是抑郁的青少年,一般都是晚上超过十二点睡觉,小学生就不会,但是现在你要知道,不知道的话,他也会往高中、大学上走的吧。一般这种孩子,眼睛弱视,晚上睡觉太晚,还有就是晚上睡觉时,踹被子盗汗。

为什么会发生在晚上睡觉晚的这些孩子身上呢?因为夜里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子时胆经最旺,人在这个时候睡觉,养胆气。中医讲,气亦壮胆,胆大、胆小;气足胆就大,气虚,胆就小。当胆气比较匮乏时,人就会出现害怕,胆小,叫惕惕不安。胆小,非常警惕地关注着周围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那么再往下走叫什么呢?多疑,洁癖,在厕所里洗手,一洗两个多小时,来的时候,一看手,洗得手都脱皮了。为什么呢?每天用肥皂两三个小时的洗,不把皮肤都伤坏了吧。总怀疑洗不干净。凡是这种抑郁的孩子,他在儿童的这一段,他必然表现为盗汗踹被子,也就在发育过程中,营养液流失过多,这时候,他的整个的,肝肾同源嘛,他的肝肾比较虚弱,胆气就不足。它是一个过程,这种情况一定要早早地预防,一旦孩子得了抑郁症以后,家长是最操心的。哪管这个孩子,他缺了,我家长得侍侯你。这也不行,他整天给你折腾啊。你看这个女孩挺好的,她妈妈把她胳膊卷起来,这伤痕累累。她一抑郁起来、发作起来恼谁呀,只有恼自己的母亲,连抓带恼、带咬,家长是非常痛苦的。他整天得看着这孩子,而就这么一个孩子。

第九种情况是癫痫

癫痫就是我们民间讲的抽羊角风,这个病可以对家长说很残酷。到目前为止,凡是我经手的这种癫痫病,首先把我把它扫了,第二个把他治好了。癫痫出现在哪里呢?还是踹被子盗汗,我刚才讲了肝肾同源,那么癫痫它是肝气过虚。中医讲,肝主筋,当肝气太虚的时候,他的筋在最疲劳时,就会出现痉挛,一痉挛,浑身一叫劲,脖子一弯,有的躺下了;有的就是那么一瞬间。一天有那么几次,就那么几次。发病时,如果到医院里按照现代医学的指标去查,就会出现癫痫因子。发现有癫痫因子,就叫癫痫,没什么好说的,这叫科学,实际科学吗?不科学,那出现癫痫怎么办呢?吃抗癫痫的药,而且终身服用。你说五、六岁的孩子,你让他终身服用,这不傻了嘛,很残酷的。

有一个与我一般大的战友,那年他的孩子也就七、八岁吧,刚上小学。他爱人给我打电话说,他爱人是个医生。槽糕了,他孩子出事了,出现了癫痫,我说不要紧的,什么癫痫,带来给我看看。第二天她带孩子来看了,她说,你知道我爱人,没黑头发啊,检查结果出来了以后,第二天,我爱人头发全白了,一夜之间。为什么呢?女孩,很漂亮的一个女孩,我们看着长大的,得癫痫,意味着什么呀?搞对象降级呀,你说给孩子找对象对方抽羊角风的,你敢找吗?一下子就把级给降下来了,那得找一个有点残疾的。这个孩子调了一个月,现在有多大了,我女儿今年24岁,这孩子今年有27岁了,什么事也没有了,什么叫癫痫。

有一次,我下班时,正好碰到一个女同志来调方子。她说,刘教授,你还认识我吗?我看那么多病人,我说什么事啦?她说你救了我们全家啊!我的孩子5岁查出来癫痫,15岁,听说了到我这里来调。你跟我、孩子他的爸第一句话就说:“你们要记住了,你家孩子不是癫痫,她就是肝虚,把肝调好了,就好了。”你这一句话,救了我们啊。回家以后,我老公把北京亲戚都找来了,摆了三大桌,二锅头喝了一瓶,跟谁敬酒的时候,记住了,刘教授说,我们家的孩子不是癫痫。什么心情啊,一边敬酒,一边哭啊。为什么?亲戚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家的女孩是癫痫,抽羊角风,找不到对象啊。她说,我们家的孩子两月就不抽了,第三个月来给孩子巩固一下。

癫痫是什么,癫痫就是肝气不足,肝气不足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肾不足,肾为什么不足呢?晚上肾的营养液大量流失,就这么点儿事。

第十种情况是厌食

我家的孩子就不愿意吃饭,吃饭可难着呢?吃饭要逗他,哄他。这还是和晚上睡觉踹被子盗汗有关系,为什么呢?中医讲,肾为水脏,全身的水的调节归它来管,人体70%是水,当营养液大量渗出时,它给大肠、小肠、给胃、给他的润滑物质就匮乏了,这个时候,就引起了肠胃的这种燥热,所以大部分就是踹被子盗汗的孩子都是球便。他肚子里满满的下不去,它没有出,哪来进呢?再吃不是吃坏了吗?这是一种叫燥热,还有一种是脾虚。凡是燥热的孩子嘴唇鲜红鲜红的,当你看到小孩嘴唇鲜红,他肾阴不足,肯定是晚上盗汗了。不吃饭的还有一种孩子嘴唇发白,发白是怎么引起的呢?当他出现燥热时,猛吃凉的东西,凉、寒伤脾,脾虚便溏。当孩子出现拉稀时,脾不运化,胃口不干,他也不愿意吃饭,所以当孩子出现厌食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他的根源。当找到根源时,不出三天,他的饮食就正常了。

一般地来讲,凡是把孩子的盗汗制止了,孩子的饭量很快就会增加,大部分的反映孩子能吃了,这个时候孩子的脸色也亮了。你看现在小孩在读书的有几个小孩脸色是好脸色的,怎么孩子的脸都灰秃秃的,不应该啊!一般来讲,小阳孩,皮肤,大的,小的应该是白里透粉啊,朝气蓬勃呀。现在你看小学生好多是脸灰秃秃的,中学以后脸翻青了,大学以后一个个都戴眼镜,脸变成黑灰色,普遍是这个颜色,这说明有问题了。18岁的姑娘一朵花啊!你现在在街上看18岁的姑娘,有谁是一朵花啊。抹都不行,皮肤透出一种本色,白里透粉、放光的,没有了。这就说明在我们的保健意识上有了疏漏,在保健方法上发生了偏差。

 

 

 

 

 

 

 



中医养生熏蒸的好处

最近养生话题非常的流行,很多人会议论中医养生熏蒸,觉得这种方法进行养生效果确实是挺好的,而且也是很不错的,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们养生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利用中医养生确实是很多人都会做的事情,特别有一些腰椎疼痛的人来说,做熏蒸还是有一些好处的,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熏蒸的好处。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1、中药熏蒸具有神经、经络的调节作用。它的热药效应,能使不协调的脏器功能得到有益调节,使人情绪放松,肌肉松驰,睡眠改善,身心舒畅,从生理到心理趋于协调平衡,同时选用名贵中药做熏蒸,还能达到养血、补气、安神的目的。

2、使人体在排汗的同时排放杂质,发汗为中医治病基本手法之一,而局部熏蒸能重点作用于痛外,快速缓解肌肉酸痛乏力,并且能防止身体水分大量的流失。

3、做中药熏蒸时,热能因子与雾化的中药离子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且能够净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弹性,防止疾病发生,改善面部肤色,缓解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乏力、头晕疾病等。

通过上面详细的介绍了中医熏蒸的诸多好处,不仅能够改善各种的睡眠状况,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对于女孩子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能够给排毒养颜,如果感觉自己的身体非常的疲惫,或者是有一些肌肉酸痛的感觉的时候,不妨来做这样的中医熏蒸。



中医养生经络疗法如何排毒

在进行养生的时候,有好多的方法,其中中医养生经络疗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通过对经络的调理可以达到保健的功效,特别是中医讲究一通全通,一堵全堵,身体当中的经络四通八达,而且都相连,通过中医养生经络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经络疗法如何排毒?

中医经络养生排毒法

中医经络养生疗法认为胆经可以让头发保持乌黑健康,胆经是从臀部中点沿大腿往下,一直到脚踝底端。体内胆汁分泌不足的话,身体不能有效分解油脂,导致头发油油的。我们不妨每天用力敲打胆经200下,可以增强胆汁分泌能力,让头发保持健康和黑亮。而且敲胆经还可以排出大腿外侧脂肪,想瘦大腿的朋友不妨试试看。

膀胱经可以让我们的记性变好。膀胱经是从头部百会穴,到后背、臀部及于脚跟。但是,中医认为膀胱经真正有效的地方在腰间以下,所以我们通常只需要敲打下半身。敲打膀胱经可以增强脑部供血质量,提高脑神经细胞的活性,记忆力会变好。每天下午的15点到17点这段时间,膀胱经会运行,这时候敲打可以减少“午乏”,充满精力。

胃经可以让我们的脸色变得白里透红。胃经从锁骨顺着双乳,腹部,到达两腿的第四脚趾。脸部的供血依赖于胃经,面部光泽、皮肤弹性都受到胃经供血的影响。脸上突然起皱纹,可能是胃经气血亏虚引起的。敲打胃经最好的时间是在早晨7点到9点治疗,经常敲打可以让脸色变得白里透红,就算是熬夜,也不会觉得太憔悴。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中医养生经络疗法如何排毒,这也是一种养生的关键,在身体调理当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平时进行的汗蒸等方法达到排毒的作用,而且还同时可以起到养颜和美容的功效。



老中医养生口诀歌是什么呢

中国人非常的讲究养生,养生的内容有很多,中医养生是目前来说效果最好的,而且对身体的保健作用也是很大的,利用老中医养生的时候,编成了一些简单易懂,让人们朗朗上口的养生口诀歌曲,通过了解这样的养生歌谣,让更多的人起到了保健作用,下面就给朋友们详细的介绍一下老中医养生口诀歌谣。

中医养生智慧:古人养生“九”口诀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以上的内容就是老中医养生歌谣的知识,利用不同的养生方法起到的作用也是很大的,特别是这样的养生口诀歌曲是非常的好记的,如果能够经常诵读的话,每个人都对中医养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多朗诵这样的养生口诀,在实际生活中按照这样的方法养生,对身体更好的保健。



中医养生的知识有哪些

 

 

  中医中药在治疗很多疾病的时候都是会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中医治病的时候是从疾病根本入手,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这样就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了。中医除了治疗疾病有非常好的效果外,在预防疾病上也是有很好效果的。中医是非常重视养生的。现在我们就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知识。

  背宜常捶阳气旺

  捶背比较适合中老年人,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椎神经和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和经络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止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

  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可安神宁心,对中老年人所患多种慢性病具治疗作用。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30-5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严重心脏病者,捶背须谨慎。

  面宜多擦气血平

  面宜多擦气血平。按摩面部,又称浴面,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十数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搽10余次。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

  同时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为运睛,即眼球转动。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中医养生的方法有时候可能会让我们效果现在生活方式的人不能接受。但是这些中医养生的方法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是可以让我们身体少受疾病折磨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严格按照养生的办法来进行预防疾病。这样能让我们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生保健的好处有哪些呢

养身的方式是多元化的。经络养生按摩在近几年来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我们知道,身体经络与身体各器官相连,经络阻塞则身体健康受到阻碍,而经络是否通畅有5大指标:头凉、脚热、气足、血畅、便通,经络养生能够让身体达标。养生保健是现代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养生保健的好处。

     1.针灸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

     就是利用用毫针刺激人体的穴位,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调整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状以及治疗肝气郁结、增强消化功能等。

    2.推拿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

    中医推拿的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通过用手法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推拿,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这种方法也可以转换成各种能量,并渗透到人体,改变系统机能,达到治疗效果。

    3.拔罐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

    中医拔罐疗法又称“角法”,拔罐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4.食养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

    食养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适度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由于饮食为人所必需,而饮食不当,又最易影响健康,故食养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药养中医养生有哪些好处?

    药养就是中药养生是中医的传统特有药物,以植物类药物为主,通过特定方法熬制以后对人体的疾病有相当好的恢复作用,是中医的必备治疗方法之一。所以最关键是病人的身心调整、思想、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改善、健康改善。

    以上就简单的介绍了养生保健的好处有哪些的问题。 上班族平时遇到工作压力大、精神状况低下、身体多度疲劳,可以通过按摩劳宫穴来调理。通过击打劳宫穴的方式来刺激精神情绪,缓解身体疲劳。平时多多的吃一些丰富的水果和蔬菜,这样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八法好处

对很多小孩子和成年人来说,我们每天的大脑都是需要养生的,因为平时长期的抽烟喝酒会对大脑的损伤非常大,杀死脑细胞和毒害脑细胞,会造成脑溢血,脑细胞死亡,从而造成大脑的新陈代谢异常,大脑是控制着我们的全身各个经络和各个器官,对于大脑和身体的养生我们自然是要小心看护,那么对于中医养生八法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脑”是一个特殊器官,它既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与精神、思维密不可分的重要器官,为此,养脑、护脑、健脑也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综合起来有八种方法可以健脑、养脑。

一、食物健脑法

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的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一般说来,凡是能促使人体血液呈现碱性状态的食物,都具有健脑的良好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含卵磷脂、脑磷脂、谷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脑活动功能,延缓大脑衰老,此类食物有蛋黄、大豆、蜂蜜及富含DHA(22碳6烯酸)的食物,如沙丁鱼、大马哈鱼、贝类、淡菜(又称蛏子)等。

中医健脑养生八法

另外,脑的大敌是烟酒,因为烟酒能“毒害”脑细胞,导致大脑代谢异常,加速脑细胞死亡,为此,健脑防衰老的第一要素,必须下决心戒除烟酒!

二、节欲健脑法

传统养生学讲究“天人相应”,要求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随季节而变化,提倡适度节制性欲,以蓄养人的精气神,有利于健脑安神。倘若性生活放纵,则会导致脑力虚亏,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神智性障碍。特别强调在冬季应做到“藏精葆元”,因为冬天时人体能量比夏季大为减少,而抗御严寒又要消耗很多能量, 会明显的显现出“能量不足”,所以应当停止性生活。

中医健脑养生八法

三、睡眠健脑法

在现实生活中,睡眠状况良好的人,不但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而且还表现出充满活力。而睡眠不好,被失眠困扰的人,不但经常显得精力不佳,而且情绪也不好,甚至有些人还患有神经衰弱,所以要想保持头脑健康,必须调节好睡眠,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日常的生活当中,拥有一个充足的睡眠是最佳的养生方法,只要把我们的大脑养好,才可以对我们身体负责,大脑的排泄顺畅了,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出现很多的疾病,同时这一套中医养生八法,大家学会了吗。



秋季中医养生小常识有哪些

 

 

  秋季的时候天气会变得比较干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引发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发生。如果身体有疾病症状的人,很可能会让疾病加重。中医不光能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效果很好,而且还能在平常的时候有预防保养的功效。下面我们说一下秋季中医养生的常识。

  1、养阴益气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秋天最重要的是养阴益气。养阴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就可以温养肺气,鼓舞阳气,所以秋天应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猪蹄、莲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秋冬时节,是体虚之人进补的好季节,选用温补中药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虚”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进补时要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

2、适度饮水

在“饮食的金字塔”中,水处于最底层。也就是说,水是人体最基本所需,也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秋季天气干燥,易使人产生燥气。而秋燥最爱攻击肺,所以当燥气上升时,咳嗽、哮喘腹泻、皮肤干燥等疾病首当其冲。此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水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此外,秋天易出现身体困乏,也就是俗称的“秋乏”。而科学地饮水也可以缓解秋乏症状。

秋季应多喝开水、淡茶等,以养阴润燥,弥补身体损失的津液,尤其应定时、主动多喝白开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时,要少量频饮,而不要一口气喝得太多。研究发现,此法既可使人体津液得以补偿,对内脏也没有损害。而一次大量饮水,反而会损伤肠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紊乱。

3、吃蜜少姜

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姜是好东西,但是到了秋季还是少吃姜为好。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大概意思是秋天不吃姜,夜晚不吃姜。当然,这并不是说秋季就绝对一点也不吃,关键是不能“多食”和“夜间勿食”。

4、及时添衣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为初秋乍寒还暖,机体调节机能很难适应这暴热骤凉变化。因此,当天气较冷时要注意保温,及时添衣;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尤其要加强头、背、腹、足等部位的御寒。人们应根据天气预报提供的消息,备好防寒服装,早晚穿好外套,并逐渐增添内衣,为使腹、背不受凉,最好内着一件毛背心,由于寒多从脚下起,同时还要穿好鞋袜。

5、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困乏,每到周末的时候,不少人可能会选择睡懒觉,但专家认为,秋天更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所谓天人相应也就是人与天地相顺应,最有效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是随四季的变化而调整作息规律了。

秋天到了,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早起,这对肺是有好处的。所谓:“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养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不一定要到秋季才来养生。在其他季节的时候也注意养生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加的强壮,能非常有效的让疾病症状减少发生。这样对于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