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的功效与作用_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由网友(酷到不说话)分享简介:在使用丹皮这种药物的时候,本身都是具备了不错的中药性能,因为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十分明显,所以人们经常使用丹皮去消除肝火,凉丹皮又叫做牡丹皮,是一种中药的名字,在中药当中被广泛的使用,主要是对人身体有着治疗疾病的作用,也是一种经常被使用到的中药,而且这种中药的功效也特别多,对于抗炎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别明显,那么丹皮的功效...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在使用丹皮这种药物的时候,本身都是具备了不错的中药性能,因为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十分明显,所以人们经常使用丹皮去消除肝火,凉血散瘀,消除炎症等等效果,建议我们在平时使用丹皮的时候,对此药物要多加了解才是。

  在使用丹皮之前,对于丹皮的功效与作用不可以一无所知,因为丹皮这样的药物本身就具有了性微寒,味苦辛,且没有毒的效果,所以,对于人们不禁可以治疗疾病,还有养生保健的效果,是不可不关注的。

  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斑疹吐血,血滞经闭,经前发势,痈肿疮毒,损伤瘀血,阴虚
发势,无汗骨蒸。临床上主要用于清肝火和凉血散瘀(消炎、降压),如因肝郁火
而致的发热、盗汗、自汗、头痛目涩、月经不调,常配栀子、柴胡等,方如“丹栀逍遥散”。取其热散瘀作用,治部急性阑尾炎常配大黄、金银花等,方如“大黄牡丹汤”加减。

  因高血压和动脉化而瘘有肝郁积热症者,可配野菊花、石决明等降压。如阴虚发热,可配“青蒿鳖甲煎汤”。热症出血,可助犀角、生地凉血止血;因甩胸腥部挫伤后有瘀血作痛者,方剂中加丹皮、赤艾以凉血去瘀。因此,丹皮是治部血中伏火,除烦热,祛血瘀或
瘕积聚的常用药物。 丹皮不但可以配伍其它药物水煎汤剂用于治疗一般急性疾病,还可制成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服用、携带、贮存方便的丸剂和片剂。

  使用丹皮这种药物,对于丹皮的功效和作用是不能不知道的,这种药物主要是用来治疗肾阴虚的疾病的,并且还可以用来治疗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眼花岐视,或者是枯涩疼痛的疾病症状,属于是一种中老年眼疾患者的理想药物。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丹皮又叫做牡丹皮,是一种中药的名字,在中药当中被广泛的使用,主要是对人身体有着治疗疾病的作用,也是一种经常被使用到的中药,而且这种中药的功效也特别多,对于抗炎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别明显,那么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一起进行一下简单的了解。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牡丹粉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牡丹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牡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芍药甙、氧化芍药甙在体外亦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乳液的吞噬功能。丹皮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其脾脏溶血后斑数增加。用丹皮酚给小鼠腹腔注射每大25mg/kg,连用6天,能使脾重明显增加,且可对抗考的松、环磷酰胺所致胸腺重量的减轻。由上可见牡丹皮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3、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牡丹酚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牡丹酚对实验性关节炎、耳炎有抗炎作用,并能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防止应激所致的小鼠溃疡病,抑制大鼠的胃液分泌;对小鼠、豚鼠离体回肠有较弱的抗乙酰胆碱及抗组胺作用,并能抑制大鼠在体子宫的自发运动;对多种药物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大鼠胸膜炎多形核白细胞的移行,均有抑制作用;对豚鼠Forssman皮肤血管炎、大鼠反向皮肤过敏反应、大鼠主动和被动Arthus反应,及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牡丹皮煎剂灌胃,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对角叉菜胶、蛋清、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对天花粉引起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反向皮肤过敏反应、Arthus反应等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静脉注射牡丹皮提取物对犬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煎剂、去牡丹酚煎剂或牡丹酚静脉注射,对麻醉狗及大鼠均有降压作用;煎剂、去牡丹酚煎剂或牡丹酚灌胃,对实验性高血压狗给药1周后血压显著下降,可维持1~3周.牡丹皮在体外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对内毒素、ADP和胶原诱导的大鼠及人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丹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在平时使用时候一般主要是不适合有血虚、孕妇以及月经过多的朋友,另外丹皮和大黄是相克的,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另外不能自行盲目使用,以防止出现伤害身体的情况。



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各是什么?

现在大家都已经了解到中药的优势,有的时候在治疗疾病时都愿意使用中药材,尽管用药的疗程会比较漫长,但是并不会像西药那样产生过多的副作用。其中丹皮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的具体功效以及禁忌等方面的知识,那么小编今天就要详细的说一说。

丹皮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和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其作用是: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不过丹皮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要避免与贝母、大黄一同服用,且血虚、寒症、孕妇及月经过多者要慎服。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介绍了丹皮所起到的药物疗效,连带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都介绍的十分到位,这就更有利于患者的使用。不过尽管如此,还是不要自己擅自服用该药物,最好是先咨询相关的中医专家,以免会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



丹皮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丹皮是一种产于安徽的植物,也有人称之为牡丹皮。一般药用的位置是它的根部,用于刨去根皮,晒干制成。丹皮在药物疗效上有着降温、解热的功效,在夏季也可用作治疗感冒和发热等疾病。

丹皮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和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其作用是: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玳瑁郁金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玳瑁郁金汤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生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 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
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
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
生玳瑁1钱(研碎),生山栀3钱,细木通1钱,淡竹沥2瓢(冲),广郁金2钱(生打),青连翘2钱(带心),粉丹皮2钱,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计2小匙(冲),紫金片3分(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
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主热陷包络,蒸液为痰,迷漫心孔,其人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志昏蒙,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
先用野菰根2两,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5-6分),用水6碗,煎成4碗,取清汤分作2次煎药。

【各家论述】
何秀山:本方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连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串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以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

【摘录】
《通俗伤寒论》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玳瑁郁金汤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丹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丹皮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丹皮汤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丹皮1钱,瓜蒌仁1钱,桃仁泥2钱,朴消2钱,大黄5钱。

【功能主治】
胃痈,肠痈,腹肿痞坚,按之即痛,脉迟而紧者,脓未成也;腹濡而痛,少腹急胀,时时下脓,毒未解者。

【用法用量】
水2钟,煎1钟,去滓,入消再煎数滚,不拘时候服。

【各家论述】
《血证论》:内痈,乃热毒结血而成,毒去其血热亦随去,瓜蒌以解气结,桃仁、丹皮以破血结,消、黄兼下气血之结,结除而痈自去矣。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丹皮汤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菖蒲郁金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菖蒲郁金汤这种方剂。

【处方】
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

【功能主治】
清营透热。主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温病全书》

通过上面对菖蒲郁金汤各个方面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菖蒲郁金汤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菖蒲郁金汤对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
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末。

【功能主治】
劳伤吐血、嗽血。

【摘录】
《金鉴》卷四十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加味救肺饮加郁金汤的对疾病的疗效有很多,对我们恢复健康很有帮助。



瞿麦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瞿麦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瞿麦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瞿麦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别名】
瞿麦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
瞿麦穗 泽泻 滑石各45克 防己23克 黄芩 大黄各7.5克 桑螵蛸(炒)40枚

【制法】
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
治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及足胫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8升,煮6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
瞿麦(用穗)45克 黄芩(去黑心)鸡苏各30克 当归(切,焙)23克 木通(锉)45克 白茯苓(去黑皮)芍药 滑石(研)各23克

【制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过筛。

【功能主治】
治气淋。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别名】
瞿麦散

【处方】
烂滑石、赤芍药、瞿麦穗、车前子(不炒)、赤茯苓、石韦(去毛)、桑白皮(炒)、阿胶(炒酥)、黄芩、生干地黄(洗,焙)、甘草(炙)、白茅根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
瞿麦散(《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摘录】
《直指》卷十六

【处方】
瞿麦穗1两半,延胡索1两半,京三棱(炮,锉)1两半,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白前1两,大腹(锉碎)1两,代赭1两,红兰花(炒)1两,桃仁10枚(去皮尖双仁,炒,研),草豆蔻(去皮)3枚。

【制法】
上为粗末,入桃仁拌匀。

【功能主治】
妇人经候不调,气攻心腹,妨胀迷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瞿麦穗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木通(锉)1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热烦躁,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10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
瞿麦穗2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木通(锉碎)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苦杖、瞿麦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2盏,加灯心30茎,煎1盏,不拘时候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七

【别名】
瞿麦饮

【处方】
瞿麦穗1两半,泽泻1两半,滑石1两半,防己3分,黄芩1分,大黄1分,桑螵蛸(炒)14枚。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并足胫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瞿麦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
瞿麦2两,扁竹1两,甘草1两,车前子1两,大黄2两,栀子5钱,木通5钱,滑石5钱。

【功能主治】
下其蓄毒,排其脓血。主伤寒下痢,赤白脓血,下重,或不能便,或小便少,当逐邪则愈,以肠痹故也。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5合,未愈再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三

【处方】
瞿麦半两,黄芩半两,通草半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
产后淋痛。因虚损有热气客于胞中,血随小便出,为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大半盏,去滓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五四

【处方】
瞿麦3两,甘草3两,滑石4两,葵子2合半,石韦3两(去毛令尽)。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伤寒热甚,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录】
《外台》卷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
瞿麦(去梗)半两,木通(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滑石(碎)1两半,冬葵子(炒)1合,甘草(炙,锉)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通利小肠。主卒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2寸,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去梗)1两半,牛膝(去苗,切,焙)1两,榆白皮1两(切细),桂(去粗皮)3分,木通(锉)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子死腹中,2-3日不出,母气欲绝。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连3-5服,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用穗子)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子死腹中未久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连2-3服,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穗半两,滑石半两,木通(锉)半两,海金沙1分,冬葵子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灯心20茎,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
瞿麦1两,扁蓄1两,猪苓1两,黄芩1两,茯苓1两,木通半两,滑石3两,甘草3钱,通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病人2-3日以后至未大汗以前,若小便黄色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同煎至8分,去滓,放温凉,时时服。

【摘录】
《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
瞿麦穗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大黄(熬)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桔梗1两半,牵牛子1两半,大腹(锉)1两半,木通(锉)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延胡索1两半,射干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气淋涩滞。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穗3两,生干地黄(焙)3两,郁金2两,车前叶(切,焙)3两,滑石(碎)5两,芒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血淋热结,不得通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1两,石韦(去毛)1两,滑石2两,小麦2合。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1升,服1合,日4服,夜2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

【处方】
瞿麦穗、车前子、滑石(碎)、茅根(锉)、甘遂(微炒)、苦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水蛊。腹胀满急,小便不通,纵有,少而黄赤。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以利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
瞿麦穗1两,消石1两,黄连(去须)1两,滑石1两,甘草(炙)1两,王不留行1两1分,延胡索1两1分,当归(切,焙)1两1分,大黄(锉,炒)1两1分,生干地黄(焙)1两半,连皮大腹(锉)1两半,鬼箭羽1两半,射干1两半,威灵仙(去土)1两半,雷丸1两半,槟榔(锉)1两半,京三棱(煨,锉)1两半,郁李仁(炒)1两半,吴茱萸(汤洗,焙,炒)半两,牵牛子(炒)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难产,及已产胞衣不下,或坠胎后血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去根,锉)2两,榆白皮(锉)2两,木通(锉)2两,冬葵子(拣净,微炒)1合,滑石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滑胎易产。主妊娠,数日不产。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瞿麦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瞿麦汤。



栀子解郁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栀子解郁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栀子解郁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栀子解郁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黑山栀6克 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 薄荷3克 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 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
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醇剩义》卷三

以上就是对栀子解郁汤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