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_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由网友(卡哇伊宝宝)分享简介: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在现实当中有许许多多种茶,而且每种茶都有不同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据说黄芩茶在现实生活有许多种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然而,我就会觉得很好奇黄芩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怎么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



黄芩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黄芩利膈丸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生黄芩 炒黄芩各30克 半夏 黄连 泽泻各15克 南星 枳壳 陈皮各9克 白术6克 白矾1.5克

【制法】
上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治热痰内蕴,胸中有热感,时吐黄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注意】
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
黄芩、黄连、黄柏、南星、半夏、枳壳、陈皮、白矾、莱菔子、小皂角、泽泻、白术。

【制法】
上为末,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痞而热,胸中有实热,膈上有稠痰,寸浮关沉。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汤送下。

【摘录】
《证治宝鉴》卷九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黄芩利膈丸了吧。黄芩利膈丸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半夏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利膈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半夏利膈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半夏利膈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白术 人参 白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 贝母各30克 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 半夏(汤洗)9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朐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腹中水声,神思昏愦,心悸面热。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五

【别名】
槟榔利膈丸(《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
黑牵牛120克(一半生,一半炒)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酥涂炙)60克 槐角子15克 齐州半夏(汤浸洗七次,切,焙干)30克 青橘皮(汤浸,去瓤)60克 槟榔30克(面裹煨热,锉)

【制法】
上六味,研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风逐痰。主风痰上攻,喘满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生姜汤下,食后。如要疏风痰,加至40~50丸。

【摘录】
《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
防风(去芦头)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

【制法】
上为末,入膏中,和捣百余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止嗽化痰。主风痰壅甚,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胸中烦满,酒癖停饮,呕逆恶心,胁下急痛,肠中水声,神思昏愦,心忪面热。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荆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引《医方集成》

通过文章我们对半夏利膈丸有了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半夏利膈丸时一定要经过中医师的指导,无论它有无副作用我们都不应该胡乱服用。



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黄连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黄芩黄连汤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黄芩1两(酒洗,炒),黄连1两(酒洗,炒),草龙胆1两(酒洗4次,炒4次),生地黄(酒洗)1两。

【功能主治】
内障。两眼血热赤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热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黄芩黄连汤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黄芩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黄芩麻黄汤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葛根半两,橘皮半两,杏仁半两(生),麻黄半两,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
冬温未至发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温毒始发于肌中,斑烂隐疹如锦纹,咳闷呕吐清水。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2升,煮8合,去滓,温温分减服之。呕吐先定,便宜消息。

【摘录】
《伤寒总病论》卷四

看完了上文对黄芩麻黄汤的介绍,是不是对黄芩麻黄汤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黄芩参苏饮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黄芩参苏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
参苏饮加黄芩。

【功能主治】
寡妇、室女思欲不遂,以致伤脾,饮食少思,寒热如疟,面上或红或黄。

【摘录】
《医统》卷八十二引《良方》

虽然说黄芩参苏饮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黄芩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您听说过中药方剂黄芩四物汤吗?中药方剂是一种中医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黄芩1两,当归1钱半(酒洗),生干地黄1钱半,赤芍药1钱半,川芎半两,何首乌1钱半(去粗皮),草乌1钱半(炮,去皮),玄参1钱半,甘草6钱,薄荷叶2钱。

【功能主治】
诸疮丹毒,赤瘤燥痒。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无时温服。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
当归、地黄、川芎、赤芍药各等分,黄芩。

【功能主治】
小儿惊丹。

【用法用量】
方中黄芩用量原缺。

【摘录】
《幼科类萃》卷二十一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黄芩四物汤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半夏羚羊角散的功效与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半夏羚羊角散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
羚羊角(锉细末)钱半,薄荷钱半,羌活钱半,半夏(炙)钱半,白菊花5钱,川乌(炮)5钱,川芎5钱,防风5钱,车前子5钱,细辛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痰湿攻伤,绿风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2钟,煎1钟,去滓服,或荆芥汤下。

【摘录】
《审视瑶函》卷五

半夏羚羊角散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药。大家有需要时不妨试一试,因为它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葛根黄芩黄连汤这种方剂。

【别名】
葛根黄连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葛根黄连黄芩汤(《医方集解》)、干葛黄芩黄连汤(《伤寒大白》)、葛根芩连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处方】
葛根15克 甘草6克(炙)黄芩9克 黄连9克

【药理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 《吉林中医药》1986(6):30,本方水醇沉液可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索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钙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等。实验还表明,本方水醇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心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方能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律的作用。2.抗菌、降温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12):39,本方对五联疫苗所致发热家兔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功能主治】
表里两解,清热止利。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
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重用葛根,既能发表解肌,以解在表之邪,又能升清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因里热已炽,故用黄芩、黄连以清里热,甘草协调诸药。共奏表里两解,清热止利之功。

【摘录】
《伤寒论》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干葛黄芩黄连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干葛黄芩黄连汤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干葛黄芩黄连汤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
干葛、黄芩、黄连。

【功能主治】
桂枝汤症,仅用承气误下,表未解,喘而汗出,协热下利不止,病在阳明、下焦,脉促。

【摘录】
《伤寒大白》卷二

通过上文对干葛黄芩黄连汤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甘草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甘草麻黄汤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这也很正常,毕竟甘草麻黄汤主要是用来治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出现的不多。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别名】
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

【处方】
甘草6克 麻黄12克

【功能主治】
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重复汗出,不汗再服。药后注意避免风寒。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
麻黄汤、麻黄甘草汤、二物汤、麻甘汤、走马通圣散

【处方】
甘草2两,麻黄4两。

【功能主治】
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麻黄汤(《千金翼》卷十九)、麻黄甘草汤(《三因》卷十四)、二物汤(《普济方》卷三八六)、麻甘汤(《医学入门》卷七)、走马通圣散(《金匮要略今释》卷五引《秘传经验方》)。

【注意】
慎风寒;忌海藻、菘菜。

【摘录】
《金匮》卷中

看了上文对于甘草麻黄汤的介绍,我们对于甘草麻黄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