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根[图]的功效与作用_小花五味子根[图]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陌殇)分享简介:中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味中药:龙珠根[图],它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小花五味子根[图]是一种中医中经常用到的药材,常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小花五味子根[图]的相关。【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



龙珠根[图]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的功效,可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理。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味中药:龙珠根[图],它具体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
茄科植物

龙珠



根茎

【功能主治】
《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

【摘录】
《*辞典》

上文介绍了龙珠根[图]的相关常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龙珠根[图],大家可以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相关的东西,这会对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栀子花根[图]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栀子花根[图],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栀子花根[图]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

山栀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苦。"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黄疸:山栀根一至二两。煮瘦肉食。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用黄栀子根煎服,每日1次。剂量:2岁以下5钱,3~4岁8钱,5~7岁1两,8~10岁1.5两,11~15岁2两,16岁以上3两。治疗30例,平均在2天内尿量明显增多,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转佳,腹部胀痛明显改善,呕吐便泄逐渐减轻,体温下降;平均在2~3天内巩膜黄染开始消退。尿胆红质或尿胆元呈阳性者大都在5~10天转为阴性。脑絮、麝浊及黄疸指数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摘录】
《*辞典》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对栀子花根[图]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关于栀子花根[图]的功效和药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浮萍[图]的功效与作用

近期各大电视频道推出各种养生节目,饮食节目也推出特色养生食疗方法,在方方面面都显示出养生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认识中加深,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养生的药材大浮萍[图]。

【别名】
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

水浮莲



全草

。夏季采收,除去须根,晒干。

【原形态】
浮水无茎草本,有长而悬垂成束的根。叶簇生,倒卵状楔形,长2.5~10厘米,先端截头状浑圆,基部厚,无叶柄与叶片之分,两面均被毛,叶脉下面凸起,扇状。佛焰苞白色,下部管状,上部开张,长1.2厘米,具短柄,有柔毛,生于叶簇的中央;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与佛焰苞管的背部合生,上部分离;雄花序生于花序轴的顶部,由数枚无柄、合生的雄蕊组成;雌花序生于下部,为一单生、圆锥状卵形、1室的子房,有胚珠多数。浆果。花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淡水中。分布华南、华东一带。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叶簇生,多皱缩,全体呈团状,叶片直径3~4厘米,淡黄色至淡绿色,基部被有长而密的毛茸,或有须根残存。质松软,易碎。气微,味咸。以干燥、无须根者为好。

【性味】
辛,寒。

【功能主治】
凉血,活血,利尿除湿。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
①《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及非实热实邪者禁用。"

【附方】
①治血热身痒:大浮萍半斤,银花藤半斤,地稔四两,过塘蛇半斤,土荆芥四两,樟木叶三两(均鲜用)。煎水洗。(《陆川本草》)

【备注】
本品在广东、广西以及福建地区作浮萍使用。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对于大浮萍[图]的功效与作用大家应该知道了吧,大浮萍[图]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很常见的中药药材,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好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