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_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你是大众情人我是神经病人)分享简介: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大分清饮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大分清饮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分清饮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分清饮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别名】分清散、萆薢分...



大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大分清饮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大分清饮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处方】
茯苓 泽泻 木通各6克 猪苓 栀子(或倍之)枳壳 车前子各3克

【功能主治】
主积热闭结,小水不利,或致腰腹下部极痛;或湿热下痢,黄疸溺血,邪热蓄血,腹痛淋闭。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取24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大分清饮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大分清饮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分清饮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分清饮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别名】
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处方】
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
分清散(《普济方》卷三二一)、萆薢分清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摘录】
《直指》卷十

【处方】
茯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猪苓2钱,栀子2钱,枳壳1钱,茵陈3钱。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转服热盛。妊娠数月,小便短黄,继则不通,小腹胀痛,面色微黄,心烦不安,舌质微红,苔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
川萆薢2钱,益智仁(去壳,盐水炒)2钱,乌药2钱,茯苓2钱,石菖蒲(去毛,炒)1钱,枳壳1钱,生甘草1钱。

【功能主治】
下元虚损,精不能摄,小便白浊,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或于小便后,来亦不多。

【用法用量】
水煎,乘热入盐少许服。

【摘录】
《胎产新书》卷四

【处方】
茯苓、泽泻、米仁、猪苓、厚朴、枳壳、木通、栀子、车前。

【功能主治】
小便癃闭及湿滞肿胀,不能受补。

【摘录】
《医级》卷七

【处方】
芡实、茯苓、黄蜡。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便浊。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淡盐汤送下。

【摘录】
《女科切要》卷二

【处方】
陈皮1钱5分,半夏1钱5分,白茯苓2钱,萆薢2钱,木通2钱,山栀仁1钱,泽泻1钱。

【功能主治】
内有湿痰湿火,小便赤白混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摘录】
《玉案》卷五

【处方】
益智8分,川萆薢(赤者)8分,石菖蒲8分,车前子8分,赤茯苓8分,猪苓8分,泽泻8分,白术8分,枳壳8分,陈皮8分,升麻3分,甘草梢3分。

【功能主治】
赤白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半煎,酒半煎,空心服。

【摘录】
《简明医彀》卷四

【处方】
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盐炒)3分,乌药3分,茯苓3分,白芍药3分。

【功能主治】
小便余沥,并赤白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
《保婴撮要》卷八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分清饮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大腹饮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大腹饮,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大腹饮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大腹饮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
大腹(并皮,煨,锉)2枚,诃黎勒皮2枚,陈橘皮(去白,炒)1分,猪胆1枚,桃白皮1两。

【功能主治】
虚劳羸瘦咳嗽。

【用法用量】
上5味,除胆外,为粗末。每服5钱匕,以童子小便1盏半,先浸1宿,五更煎取5分,去滓,摘破胆,搅和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
大腹(并子,锉)10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2两,木瓜(切,焙)2两,生姜(切片)2两,桑根白皮(锉)2两,吴茱萸(汤洗,再焙干,炒)2分,黑豆5升。

【功能主治】
脚气初觉,风毒攻作,脚膝虚肿,筋骨疼痛;或痹不知痛痒;或气喘烦闷。

【用法用量】
上7味,先将豆并生姜以水5盏煎令浮,去豆,即将余药为粗末,入汤内,同煎至3盏,去滓,分温2服,空心;良久再服。取利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看完了上文对大腹饮的介绍,是不是对大腹饮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做到有备无患。



大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大清饮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清饮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知母1钱5分,石斛1钱5分,木通1钱5分,石膏(生用)5-7钱(一方加麦冬)。

【功能主治】
脾经实热,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心烦,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

【摘录】
《不居集》上集卷十六

通过上文对大清饮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养生方剂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养生方剂主要的不同点就是配方的问题。只要正确的掌握配方就可以体验到养生方剂带来的功效与作用了。



大仙饮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大仙饮,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处方】
石决明(煅存半生)1两,明烂石膏(生)1两,川芎1两,木贼(去节,童便浸1夜,晒干)1两,杏仁(浸,去皮)半两,甘草(炙)2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内外障翳,目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灯心、薄荷少许,水煎,食后、临卧服。

【摘录】
《直指》卷二十

通过上面对大仙饮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中医方剂非常推崇这话不假,方剂从古代便伴随人们一直到现在。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方剂也被人们研究出来,并且大受人们的喜爱。这些非传统的方剂,不仅天然无公害,而且还有这很好的养生功效呢。



大安胎饮的功效与作用

季节的交替容易引发一些疾病,让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药方剂有益健康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方剂大安胎饮。

【处方】
当归2钱,人参5分,炙甘草5分,阿胶2钱,砂仁(炒,不去壳)1钱,桑寄生1钱,白术(炒)1钱,白芍(酒炒)1钱,条芩(炒)1钱,续断(盐水炒)1钱,杜仲(盐水炒)2钱,熟地2钱(酒洗)。

【功能主治】
怀孕一月,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大生要旨》

【处方】
当归2钱,熟地黄1钱,白术(蜜炙)1钱,川芎(煨)1钱,白芍(酒炒)1钱,续断(盐水炒)1钱,条芩(酒炒)1钱,砂仁(炒,不去壳)1钱,桑寄生1钱,人参5分,炙甘草5分,荆芥穗5分。

【功能主治】
妊娠一月,素体弱及惯堕胎者。

【用法用量】
水1钟半,煎7分服。

【摘录】
《叶氏女科》卷二

以上就是利用大安胎饮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大安胎饮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萆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每个人体内其实都有毒素,很多身体问题就是毒素引发的。面对排毒的风潮和疑问,中医方剂挺身而出,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对人身体非常有好处的方剂萆分清饮。

【处方】
川萆6克,黄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参4.5克,白术3克,莲子心2.1克,车前子4.5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分清泻浊。主湿热下注。(萆分清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医学心悟》卷四

看了上文对萆分清饮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让身体快些好起来不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要在日常饮食上多加注意。



小分清饮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小分清饮,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

【处方】
茯苓6~9克 泽泻6~9克 薏仁6克 猪苓6~9克 枳壳3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230毫升,煮取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小分清饮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大腹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大腹散。

【处方】
大腹子2两(生),橘皮1两(去白,焙),厚朴1两(姜汁炙),人参半两,吴白芷1两(炒),肉桂半两,桔梗半两,神曲1两(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或饥或饱,滞气烦闷,大小肠不调,腹胀满;酒病不食,面黑黄瘦,状似酒劳。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汁少许同煎,热服,每日3次。

【摘录】
《传家秘宝》

【处方】
大腹皮(锉)1两,桑根白皮(锉)1两,槟榔(锉)1两,当归2两(切,炒),牡丹皮半两,甘遂半两,苦葶苈1分(炒),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生干地黄(焙)1两,人参半两,木香半两。

【功能主治】
妇人血分,身体通肿,虚烦不食。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2钱匕,浓煎紫苏汤调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大腹散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大腹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大腹汤这种方剂。

【处方】
连皮大腹15枚,木瓜1枚,葱白5茎。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老人虚秘。

【用法用量】
以水5盏,煎至2盏半,去滓,分温5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处方】
连皮大腹(锉,微炒)2两,草豆蔻(去皮,煨)1两,陈橘皮(浸,去白,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胎动不安,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处方】
大腹皮(锉,炒)1两,前胡(去芦头)1两,槟榔(煨,锉)1两,百部根(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杏仁(汤洗,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上气,喘急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
大腹7颗(连皮子,锉),犀角(镑)2两,木香2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旋覆花1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焙)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脚气盛发,上冲脾胃,胸膈妨闷,噫气不畅,烦热口干,眼暗不识人;或服羚羊角汤得快利后,微热未除,气复呕逆,不下饮食,胸膈有痰,腹常如空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
大腹皮1两(锉),木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前胡(去芦头)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心膈痞满,喘息微促,腹胁妨闷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处方】
大腹2两,木香1两,诃黎勒皮3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大黄(生,锉)2两,芎䓖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大肠实热,腹胀不通,上冲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更入朴消1钱匕,水1盏半,煎上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
大腹(连皮锉)4枚,防己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锉)1两,羌活(去芦头)1两,萆薢1两,芎䓖1两,地骨皮1两,5加皮(酒浸,炙黄)1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焙)5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脚气痹挛,寒搏筋脉,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处方】
大腹子4枚(锉),槟榔2枚(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前胡(去芦头)1钱,桔梗(锉,炒)1钱,半夏(汤洗7遍,切,焙)1钱,枳壳(去瓤,麸炒)1钱,赤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胸满闷,气滞腹虚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别名】
大腹皮汤

【处方】
大腹皮(切)1两,槟榔(锉)1两,木通(锉)1两,防己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紫苏茎叶1两,桑根白皮(锉)1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草豆蔻(去皮)半两,丁香皮(锉)半两,大黄(锉,炒)半两,木香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诸膈气,冷热不调,喜怒无度,胸中咽塞,不思饮食;或忧思过甚,不足之气蕴积心臆,日渐消瘦。

【用法用量】
大腹皮汤(《普济方》卷二○四)。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
大腹皮1两(锉,炒),槟榔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知母半两,陈皮半两(去白),甘遂1分(慢火煨令黄)。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症癖腹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三

【处方】
大腹皮(锉)4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拍碎)21枚。

【功能主治】
脚气攻心烦满,及脚膝浮肿。

【用法用量】
上药以童便1盏半,同煎8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温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
大腹10枚(和皮,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吴茱萸3分(炒),木香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攻入五脏,心腹气胀,喘急,大小便不通,渐成水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
大腹子8钱,橘皮8钱,厚朴4钱,白芷4钱,人参3钱,神曲3钱,桂心3钱,桔梗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中满下虚,气不升降,心胸痞闷,食饮难消,呕吐多痰,胁肋膨胀,肢体羸瘦,便利不调;及妊娠恶阻,憎闻食臭,痰逆头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二十

【处方】
大腹4枚,芍药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桔梗(锉,炒)1两半,木香1两,诃黎勒皮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别研)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骨蒸腹中积癖,胁下妨痛,渐加羸弱。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分温2服,空腹、日晚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
大腹(和皮用)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涂3度,炙干)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干)半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乱未得利,腹胀刺痛,呕逆不己。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加木瓜3片,小麦半合,生姜1分(拍碎),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如吐时热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处方】
大腹皮(锉)1两半,紫苏茎叶1两,干木瓜1两,桑根白皮(锉)1两,沉香(锉)半两,木香半两,茴香子根(切,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木通(锉)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槟榔(锉)半两,莱菔子(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上攻,头目昏眩时痛,脚膝痹弱,不能履地;或时发寒热,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葱白3寸(切),生姜3片,煎至6分,早、晚食后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
大腹皮(锉)3分,芎䓖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人参3分,当归(切,焙)1两,苎麻根(锉)1两,紫苏茎叶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心痛胀满,胎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处方】
大腹(锉)1两,陈曲(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木香(锉)1两,肉豆蔻(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诃黎勒(炮,取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麦糵(微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干)半两,京三棱(炮,锉)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稍热食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大腹汤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