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 需要根据自身体质改变_体质虚弱的人如何运动养生

由网友(翻开日记整理心情)分享简介:增前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还能增强自身体质,但是相对于运动养生,也需要因人而异,例如高血压患者就适合做散步、体质虚弱的人如何运动养生,我们都知道运动可以带给人们健康的身体,那么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人群来说什么样的运动方式适合他们,他们又应该如何锻炼呢?下面我们请专家来为我们解释一下。 日常运动以舒展筋骨,活动...



运动养生 需要根据自身体质改变

增前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还能增强自身体质,但是相对于运动养生,也需要因人而异,例如高血压患者就适合做散步、游泳等运动。

 

糖尿病

 

临床医生报告,不少轻型糖尿病人只需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控制即能康复。运动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提高运动强度,如散步、划船、跑步皆可。但注射胰岛素后以及饭前或患有心绞痛时不要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

 

尿失禁

 

10%的女性患此种难言之症,合理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康复。可选择强化骨盆肌肉的方法,施行的步骤是:先做骨盆收缩动作10秒钟,放松10秒钟,再做收缩运动10秒钟……如此循环交替,每天持续做90~160次。

 

高血压

 

适于做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这些项目均为动态的等张性运动,可通过全身肌肉的反复收缩,引起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促使血压下降。运动量应为心脏负荷的50%左右为宜,即运动时脉搏保持在110次/分左右。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

 

肥胖

 

散步、做健美操、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方式有助于减肥。以散步为例,饭后45分钟开始,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持续20分钟,即可收效,饭后 2~3小时再追加一次(20分钟左右)效果会更好。至于肥胖儿童,以运动强度为最大氧耗量的50%(脉搏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5%),每天一小时、每周五天,长跑为主,配合球类、弹跳等为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为佳。

 

心脏病

 

健康人要提高心脏功能,宜采用较大的运动量,运动时脉搏至少达到135次/分以上并持续15分钟才有效。如果已患心脏病则应谨慎,应根据心功受损程度来选择运动形式及运动量。一般来说,一二级心功能不全的轻症心脏病人可从事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医疗体操等运动,运动时脉搏限定在104~120 次/分左右;三四级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采用体育活动,以休息为主,也可适当做一些气功等保护性轻微活动,原则是以不增加心跳次数为度。

 

无论男女均可以通过运动增强自身的体质,散步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不仅可以舒缓内心强大的压力,还能得到更好的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重多运动。 



运动养生对我们的意义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运动养生是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又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运动养生”这个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说明运动能够促进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医家张子和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人体运动主要围绕肩、腰、髋、膝、踝等关节来进行,且每一处关节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经常运动,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强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还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

体育运动保健方法能够增强体质、治疗疾病、保持健康。除了锻炼四肢、五官、内脏与筋骨、皮毛等部位外,还强调对呼吸功能与精神因素的锻炼修养,以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另外,在进行体育运动保健时,强调放松机体、平衡呼吸、安静大脑,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缓冲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引起大脑应急性反应降低,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预防疾病的产生。

体育运动保健方法强调内外兼修。所谓“内”,指的是心、意、气等内在的情志活动和气息运动;所谓“外”,指的是手、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静运动,一般采用坐、卧、站等安静的姿态,结合意念的集中与各种呼吸方法进行锻炼,姿势、呼吸、意念三者不可分割。动运动,由肢体运动、呼吸锻炼、意念运用三个部分组成。肢体运动表现于外,但要求达到“动中有静”,即集中注意力,情绪安定,并根据动作变化,配合适当的呼吸方法,达到形、意、气的统一。这种方法,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魂,对内能理脏腑、通经络、调精神,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段

远动养生的最佳时段是什么时候呢?想必大多数人会说到“早上”,但是他们答错了,“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谚语在这里并不适用。下午才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段。下面就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

植物在晚间会进行呼吸作用,它们吸入氧气的同时放出二氧化碳。第二天早上空气中的氧气的百分数含量就会降低。另外,人体在早上的血液黏度比较高,综合以上这两种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做运动是非常不合适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而必须在早上进行锻炼,运动前喝上一杯水就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了。

真正适合运动的时间段是下午。原因在于此时的植物已进行了一个白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出了大量的氧气于空气中,空气中氧气百分数含量增加。另外下午已是人工作生活一天后的末尾阶段,身体和大脑都处在较疲乏的状态,适当锻炼会有效缓解身体和大脑。综合以上两种因素,下午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段。

但需要注意,下午应在吃饭前或者在吃饭后一小时后进行锻炼。如吃晚饭后就马上进行大幅度的运动的话,会使胃肠道消化不良,发生腹痛等症状。另外也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期间还要补水补盐,特别是在出汗量较大的时候,否则会出现抽筋、脱水等症状。

在这个生活节奏飞快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空闲时间都不多,又或者因为个人习惯等其他原因,所以有些人不能够在运动的最佳时段来进行锻炼。但是这不代表其他时间段锻炼就会失去意义,只是其他时间段会稍稍影响运动效果罢了。只要运动持之以恒,你的身体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益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