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_太溪穴位该怎么按摩呢?

由网友(遇见之后丶是错过つ)分享简介:「足少阴肾经穴」太溪位置: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灵枢·本输》:“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很忙碌又复杂的社会中,每天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奋斗,有时会因此感觉到很疲惫,都不想动,躺在就能够立马立的睡着,在这个时候不如做一些按摩,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感到放松,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



太溪

「足少阴肾经穴」

太溪

位置: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医学入门》:“内踝后五分”;《循经考穴编》:“踝骨尖平”。

功效:益肾、降火。

主治:古代记述: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腹胀、心痛、喘息、呕吐、咳逆、胸胁支满、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消渴、霍乱、泄出不知、寒厥、足热、牙痛、遗精、遗尿、尿有余沥、月经不调、带下,阴股内湿痒生疮、乳痈、鼻衄、足肿、足底痛。

近人报道:慢性咽喉炎、眩晕、肾炎、尿路感染、失眠、神经衰弱、肾虚牙痛、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足底痛。

方例: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少泽、太溪。

咽肿:中渚、太溪。

衄血不止:兑端、脑空、风门、太溪、稳白。

腿足肿红:太溪、昆仑、申脉。

眩晕:完骨、太溪、太冲。

肾虚牙痛:下关、颊车、太溪。

失眠多梦:神门、三阴交、太溪。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输(土)穴;原穴。



失语的偏方

失语就是在患者的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出现自己和自己说话,在理解上和复述,阅读,和书写方面存在一些残缺的现象,失语对患者和其家人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及时的去治疗是很重要的,现在的一些中医治疗失语的方法是很不错的,特别是一些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特别是针灸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失语的偏方治疗。

失语的偏方一

气虚血瘀者配血海、足三里。针刺方法:先刺舌根穴,以3寸28号毫针,与舌系带旁沿舌体平刺之舌根部1~1.2寸后出针;

廉泉穴选1.5寸毫针向舌根斜刺1~1.2寸后出针,两穴提插手法各2次,通里穴用1寸毫针直刺,平补平泻。

中药以熄风通络、化痰开窍为法,基本方:天麻12g,清半夏10g,川芎15g,石菖蒲15g,地龙10g,红花12g,远志15g。

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g,石决明30g。肾阴亏虚者加生地15g,山茱萸12g,麦冬20g等。

方中天麻、川芎、红花、地龙具有熄风通络,半夏、菖蒲、远志化痰开窍;

针灸针刺疗法具有活血通络,醒脑开窍、豁痰利咽、补脑益髓、解痉振萎等功效,方中针刺舌根穴、廉泉与通里,可通利咽喉,疏利舌窍;

泻丰隆、阴陵泉、具有调理脾胃,化痰之效;补太溪、复留、泻太冲以滋补肝肾、平肝熄风作用;泻血海,补足三里以益气活血。

失语的偏方二

龙、白芥子、麝香等30余味中药组成,制成面积为4.5cm×4.5cm的布质膏药)贴敷在人迎穴(双侧),每贴用10天,后停2~3天,更换新膏,连续贴药60天,并设中西药治疗对照组。治疗后,穴位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

失语的偏方三

以风池、通里、金津、玉液为主穴,再辨证配穴,神昏针水沟、内关,痰浊壅盛针丰隆、膻中,瘀血甚针血海、肝俞,肝阳上亢针百会、太冲,气虚针中脘、足三里,肾虚针肾俞、太溪,治疗中风失语症67例,总有效率89.55%。

对于失语的偏方治疗大家应该去多一些了解,出现了失语的现象,家人要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爱,要去选择一些科学的治疗方法,上面我们介绍的一些中医治疗方法以及针灸的方法都是很有效果的,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这些方法,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