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_首乌丸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项介绍

由网友(喂丶妳還想我嗎)分享简介:相信听说过首乌丸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首乌丸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首乌丸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补肝肾的东西,头晕目花者更是适合食用,补肝补肾强筋骨,甚至连秀发都可以更加的乌黑靓丽。血虚等等的疾病也是能够很好的帮助治疗的,但是首乌丸吃起来会略显苦涩,通常药物的使用也不可以过...



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首乌丸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首乌丸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制何首乌360g 地黄20g 牛膝(酒制)40g 桑椹70g 女贞子(酒制)40g 墨旱莲48g 桑叶(制)40g 黑芝麻16g 菟丝子(酒蒸)80g 金樱子70g 补骨脂(盐炒)40g 豨莶草(制)80g 金银花(制)20g

【性状】
为黑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
上十三味,除桑椹、墨旱莲和金樱子外,其余制何首乌等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桑椹和金樱子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35的清膏;墨旱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38的清膏。取上述细粉,将桑椹清膏、金樱子清膏、部分墨旱莲清膏、10g炼蜜和适量水混匀,用混合液泛丸,稍干后用剩余的墨旱莲清膏和10g炼蜜的混合液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乌须发。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耳鸣,腰酸肢麻,须发早白;高脂血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以上就是本文对首乌丸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何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这一辈子很可能会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阻挡的。当我们人体患病了之后,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必然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中药方剂由于可以从根本上治愈且无副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下面来介绍一种:何首乌丸。

【处方】
何首乌500克(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三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感暑中风,半体无汗;妇人血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用温酒或饭饮送下,日进二服。

【注意】
何首乌炮制时,忌用铁器。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
何首乌、荆芥、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沙糖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眼患。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薄荷茶调下。

【摘录】
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五

【处方】
何首乌5两(9蒸9晒,捣罗为末),干薄荷4两(捣罗为末),羊肉半斤(去脂膜),皂荚30梃(不蛀者。10梃去黑皮,涂酥炙令黄色,捣罗为末;10梃烧候火焰将尽,以碗合盖候冷,取出捣罗为末;10梃捶碎,用新汲水5升接取汁,生绢滤过)。

【制法】
上先将皂荚水煮羊肉令烂,后取肉细研,入诸药末,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气滞,颈腋结成瘰疬,肿核不消。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祛风丸”,有玄参4两。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
何首乌4两,荆芥2两,威灵仙2两,防风2两,蔓荆子(炒)2两,车前子(炒)2两,甘草(炙)2两。

【制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脓窠疮。

【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早、晚淡酒送下。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处方】
何首乌半斤,熟干地黄5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3两(去苗),桂心3两,芸薹子1两,桑椹子2两,柏子仁2两,五味子1两,地骨皮4两,薯蓣2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3两(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为末)。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下元,黑鬓发,驻颜容。主72般风冷,及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
何首乌2两,昆布2两(洗去咸味),雀儿粪1两(微炒),雄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皂荚10梃(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

【制法】
上为末,入前研了药1处,同研令匀,用精白羊肉1斤细切,更研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毒,心膈壅滞,颈项生瘰疬,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别名】
二多丹

【处方】
何首乌(雌雄各半,用第1淘米泔浸1伏时,次日流出,于银器内先排枣1重,各擘开,上铺何首乌1重,再上排枣1重,复再铺何首乌1重,令尽,次日入清河水于药上,有水约5指以来,用慢火煮,候枣极烂并何首乌稍软取出,不用枣,只拣何首乌入清水中浸少时,用竹刀刮去黑皮及两面浮沫令净,竹刀切作薄片子,慢火焙干,取净)1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养五脏六腑,强筋壮骨,黑髭发,坚固牙齿,久服延年益寿,驻颜色。主

【用法用量】
二多丹(《普济方》卷二二一)。

【注意】
刮、捣者俱不犯铁。

【摘录】
《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
何首乌(赤白各半)不拘多少。

【制法】
上药用砂锅柳木甑蒸,下用红枣1层,中用黑豆1层,再安何首乌于豆上,又用黑豆1层,红枣1层盖之,慢火蒸半日,以豆极烂为度,将何首乌乘热捣碎,晒干,为细末,每药末1斤,用甘菊花(去梗叶)另为末2两和匀,以人参固本丸料熬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肾肝,聪耳明目,却病延寿。主

【用法用量】
每服99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
《医便》卷一

【处方】
何首乌1两,石菖蒲1两,荆芥穗1两,苍耳子1两,胡麻(炒)1两,玄参半两,沙参半两,苦参半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肺风,并恶风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茶、酒任下;如要作散,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别名】
二多丹

【处方】
何首乌。

【制法】
上为末,鳖血为丸,如黄豆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补虚截疟。主久疟阴虚,热多寒少。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临发日5更白汤送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
何首乌3斤(锉如棋子大),牛膝1斤(去苗,锉可1斗许)。

【制法】
上以黑豆1斗,净淘洗,晒干,用甑1所,先以豆薄铺在甑底,然后始薄铺何首乌,又铺豆,又薄铺牛膝,如此重重铺,令药与豆俱尽,安于釜上蒸之,令豆熟为度,去黑豆,取药晒干,又换豆蒸之,如此3遍,去豆取药为末,以枣瓤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暖脏腑,祛风冷气,利腰脚,强筋骨,黑髭发,驻颜容。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注意】
忌萝卜、葱、蒜。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
何首乌1两半,防风1两,黑豆(去皮)1两,荆芥穗1两,地骨皮(净洗)1两,桑白皮半两,天仙藤半两,苦参半两,赤土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风面赤鼻赤。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食后茶清送下。兼服大风油。

【摘录】
方出《得效》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处方】
何首乌1斤(赤、白色者各半,米泔浸3宿取出,用竹刀刮去皮,薄切,焙干),赤芍药4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风,活血,大补益。主妇人血风久虚,风邪停滞,手足痿缓,肢体麻痹及皮肤瘙痒;五痔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食后温酒或饭饮任下,每日2次。

【注意】
须精修细合,切忌铁器。何首乌不宜久服,颇作欲念,更宜谨之。

【临床应用】
偏枯怀州李括,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70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乃得此方。先是李括盛暑中半体无汗者2年,窃自忧之,服此药1年许,汗遂浃体。

【摘录】
方出《魏氏家藏方》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三一八引《经验济世方》

【处方】
何首乌(大片花纹者,细锉莲子大)1斤,牛膝(细锉)1斤。

【制法】
上以无灰酒5升,浸7宿晒干,木杵臼内为末,炼蜜2斤为团,以牛酥涂臼杵再捣,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脚软,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搔痒。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午食前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

【处方】
何首乌1斤半,菖蒲半斤(2味同米泔浸5日,逐日1换,铜刀切,晒干),牛膝(去苗)1斤,天南星4两。

【制法】
上药并生为末,酽醋5升,好酒1斗,入药末调之,以文武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脚膝,壮筋骨,乌髭鬓,理风虚,悦颜色,益血脉,助阳气。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木,风劳风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盐汤送下,临卧盐茶送下1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何首乌1斤(米泔浸1宿,用竹刀刮去黑皮,切作片,焙干),赤芍药4两,牛膝(去苗,用醇酒浸1宿,切,焙干)4两,熟干地黄(焙干)4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壮筋骨,润肌肤。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或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威灵仙(去苗土)、枳壳(去瓤,麸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痔。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水送下,早晚食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处方】
何首乌(刮去黑皮)12两,白牵牛(拣)3两,干薄荷3两,肥皂荚3斤(1斤去皮子捶碎,用法酒3升浸2宿,揉浓汁去滓,银石器中熬成膏;1斤炭火烧令烟尽,收放湿纸上,盆复之,候冷用;1斤去皮,酥炙令焦,捣罗为末)。

【制法】
上为末,用皂荚膏和剂,使膏尽为度,熟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气留滞,皮肤不仁,须眉堕落,多生疮癣,身体搔痒。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0丸,每日3次,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八

【处方】
牛膝(去芦,酒浸)4两,大枣4两,何首乌1斤(须是雌雄2包者,雄色红,雌色白,用雄3分,雌1分,以快竹刀削去皮,切片,日中晒干,于木臼内杵为粗末),黑豆半斤(同枣肉拌和作1重,铺在甑底,然后以何首乌末尽覆枣、豆上,密闭蒸,俟药变黑色,气透上下,枣、豆香与药香相和,同取枣、豆晒干)。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筋骨,乌髭鬓,益血脉,助阳气,久服轻身延年,耳目聪明。主一切风攻,手足沉重,皮肤不仁,遍身麻痹,及风劳气疾,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熟水下。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3两,芍药1两,桂(去粗皮)2两,乌头(炮裂,去皮脐)2两,芎䓖2两,甘草(炙,锉)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松2两,羌活(去芦头)2两,天麻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缩砂蜜(去皮)2两,墨(煅存性)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脑风,鼻息不通,清涕流出,及诸风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葱酒嚼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
何首乌半斤,肉苁蓉6两,牛膝4两。

【制法】
上将何首乌半斤,用枣1层,与何首乌甑内蒸枣软用,切,焙,同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乌发,填精补髓。主男子元脏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嚼马蔺子服,食前酒送下,1服加1丸,每日3次,至40丸即止,却减至数。

【注意】
修合不犯铁器。

【摘录】
《宣明论》卷十二

【处方】
何首乌(去黑皮)1两,黄耆(细锉)半两,皂荚(去皮子,酥炙)1两,薄荷1两,蛇蜕皮(烧灰)半两,龙脑(研)1钱,麝香(研)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瘰疬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薄荷茶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以上就是对何首乌丸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当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药的话,最好可以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



经验何首乌丸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经验何首乌丸这种方剂。

【处方】
何首乌6两(用黑豆水浸煮晒干再煮,又晒,如前7次),黄柏4两(1两酒炒,1两乳汁炒,1两童便炒,1两青盐水炒),松子仁(去壳,净,一半去油,一半不去油)2两,柏子仁(去壳)2两,菟丝子(酒煮烂,碾为末)2两,肉苁蓉(酒焙干,净)2两,牛膝(酒洗,去芦)2两,天门冬(去心,焙干)2两,白术(净,不用油者,去梗)2两,麦门冬(去心,焙干)2两,白茯苓(去皮)2两,小茴香(酒炒)2两,甘州枸杞子(酒洗炒干)2两,当归(酒洗,炒干)2两,白芍药2两,熟地黄(酒洗,焙干)2两,生地黄(酒洗,焙干)2两,人参(去芦)1两2钱,黄耆(蜜炙)1两2钱。

【制法】
上为细末,加核桃仁(去壳并仁上粗皮),研如泥,水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服轻身延年耐久,添精补髓,益气强筋。主老人衰弱,血气不足,遗尿失禁,须发斑白,湿热相搏,腰背疼痛,齿酸脚软,行步艰难,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酒、米饮任下。半月半效,1月全效。

【摘录】
《医便》卷一

以上就是利用经验何首乌丸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经验何首乌丸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