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红(武汉大学媒介发展中心研究员)

由网友(已酒为伴)分享简介:方晓红,女,汉族,一九五一年五月出熟,籍贯浙江慈溪。专士,新闻教专士后(中国第1批新闻教女专士后[异批有两名女专士后],江苏省第1位新闻教专士后),专士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教新闻取流传教院院少。现任武汉大教前言成长中间研究员,郑州大教新闻流传研究中间研究员,南京师范大教新闻取流传教院传授,教诲部新闻教讲授引导委员会委...

方晓红,女,汉族,1951年5月出生,籍贯浙江慈溪。博士,新闻学博士后(中国第一批新闻学女博士后[同批有两名女博士后],江苏省第一位新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媒介发展中心研究员,郑州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江苏记者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新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校211项目“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主持人,新闻学品牌专业学术带头人。

中文名

方晓红

出生日期

1951-05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浙江慈溪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职业

学者

代表作品

大众传媒与农村

主要成就

中国第一批新闻学女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职称

教授

人物经历

武大新闻网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88年,毕业留校,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1988年调入南京,任教于河海大学社会科学系。1993年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工作。1995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在新闻系任教至今。其间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博士,并获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

研究方向

方晓红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

主要贡献

她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分别为:“苏南农村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传播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并主持或参加“江苏农村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状态的发展关系研究”、“政府网络媒介与提升农民素质研究”等五项省级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

方晓红教授曾独自撰写或参与撰写新闻学、文学专著、教材、辞书共计14部,主要包括《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中国新闻史》(南京师范大学)、《报刊·市场·小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副主编、新华出版社)等。近5年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作包括:《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从“党性原则”到“三贴近原则”,论中国党报理论发展与党报改革》、《论〈人民日报〉“农民形象”塑造》、《由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浅议媒介有效信息》、《论梁启超的报刊理论与小说理论之关系》等。

获奖记录

她曾获湖北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一项以及包括全国教学先进经验与教学案例优秀成果二等奖、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等在内的数十项其它类别奖项。

社会评价

在传媒都市化的背景下,方晓红教授敏锐地观察到了当代我国传媒在农村报道中存在的失误与不足,1999年开始系统地研究“苏南农村大众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国家课题。她带领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0余名师生先后进行了江苏农村受众、江苏媒介、苏南农村人户访谈以及南京市城市等四次调查。调查主要研究成果《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对于农村媒介的发展兼具现实意义与前瞻性,书中若干观点的得出也与方教授长期从事治史研究而形成的为学思路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