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才让(藏族男歌手)

由网友(亲山近水)分享简介:德推才让,匿族新熟代歌脚,尼玛乐队扎木年琴、曼陀铃、笛子吹奏乐脚。善少通雅歌曲演唱及匿族弹唱,其曼陀铃、扎木年琴、匿笛等吹奏至关娴生,代表做《阿若呀》、《布达推》,和尼玛乐队博辑《这1世的情歌》。德推才让的嗓音浑朴、富有磁性,演唱气势派头粗腻、密意而空灵,感动人心。中文名德推才让外文名Dera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一月二零日身...

德拉才让,藏族新生代歌手,尼玛乐队扎木年琴、曼陀铃、笛子演奏乐手。擅长通俗歌曲演唱及藏族弹唱,其曼陀铃、扎木年琴、藏笛等演奏相当娴熟,代表作《阿若呀》、《布达拉》,以及尼玛乐队专辑《那一世的情歌》。德拉才让的嗓音浑厚、富有磁性,演唱风格细腻、深情而空灵,打动人心。

中文名

德拉才让

外文名

Dera

性别

出生日期

11月20日

身高

180cm

体重

75kg

血型

A型血

星座

天蝎座

民族

藏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青海海北州祁连县

毕业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

职业

歌手

代表作品

阿若呀

个人简介

藏族唱作歌手才让新歌发布 等到山岗开满花 低吟动人

姓名:

德拉才让,

民族:

藏族

出生地:青

海省祁连县默勒草原。

现居地:

北京,就读于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

德拉才让

职业:

歌手兼尼玛乐队乐手。(六弦琴、曼陀铃、笛子等演奏。)演艺经历

德拉才让

2009年1月参加了电影频道《新春音乐会》的演出,同台演出的有亚东、姚贝娜等。

2009年在由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电视部)拍摄的纪录片《亚洲微笑》之《西藏青年》中担任主人公,此片在日本NHK电台播出。

—2009年七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的《民歌·中国》之《雪域欢歌》的演出。

—2011年作为尼玛乐队核心成员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中录制了专场节目《向太阳歌唱》。

2010年参加由在京藏族歌手共同录制的慈善歌曲《生命站立成树》,并在中央电视台、各地方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多次播出。

2012年由成都爱琴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发行的《仓央嘉措之歌》专辑中,德拉才让的单曲《啊若呀》及与央格卓玛对唱的《布达拉》收录其中。

2013年春节参加青海藏语广播电视台藏历新年晚会,表演独唱歌曲《阿若呀》。

德拉才让

主要歌曲

《阿若呀》

歌词大意:

蓝蓝的天空 飘着白云

当天空下起细雨时

那是五谷发芽的季节

朋友呀

那是五谷丰收的季节

朋友呀

蓝蓝的天空 飘着白云

我的心情是多么的喜悦

布谷鸟停留在树枝上

草原上传来它美妙的歌声

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

朋友呀

在这美好的季节

朋友呀

蓝蓝的天空 飘着白云

我的心情是多么的喜悦

四方来的朋友们

愿你们开心快乐

愿你们健康吉祥

朋友呀

吉祥伴随着快乐

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喜悦

《布达拉》

歌词大意:

盘腿静坐布达拉

仓央嘉措无人不知

流浪拉萨城巷

少年浪子宕桑旺波

一箭射中鹄,

箭头入土三分

初恋相遇在路上

魂随恋人远去

宝物手中捧

无识宝珍贵

宝物手中失

才知宝珍贵

德拉才让

德拉才让

评价

去祁连县默勒草原采访时,听说了德拉才让的名字,他是那片草原上的一名优秀歌手。那一年,他才18岁,那一年,为了音乐的梦想,他孤身去了北京。我一直都在期待与他的相见,可始终没能如愿。在我的脑海里,德拉才让总是以小小少年的形象出现,手拿一把扎木年琴,站在默勒的草原上放声歌唱。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相遇西宁的街头,眼前的他已经是27岁的青年了,我想象中少年的德拉才让早已经成为过去,他穿着一条破旧的牛仔裤,戴着一条灰色的围巾,头发有点长,一脸的帅气和英俊,只有笑容像个小小少年天真而灿烂。

2005年,18岁的德拉才让离开默勒草原,独身前往北京寻梦,梦想中的他经常看到自己,站在一个很大的舞台上,一边弹着扎木年琴,一边歌唱着故乡的草原。8年后的今天,德拉才让曾经的梦想早已实现,北京大大小小的舞台,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的舞台上都曾留下了他飒爽英姿的身影,可是,今天的德拉才让却依然在梦里,似乎他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的梦想组成,这个梦做完了,就该做下一个梦了。 2013年,在西宁2月的街头,他说自己的下一个梦想就是组建一支藏族器乐团,有扎木年琴、曼陀铃、弦子、藏笛……他说,这是我未来几年的期待,在藏族器乐中融入时代的气息和元素,不仅是传承和保护,更是创新和发扬。

德拉才让的家乡在祁连县默勒镇瓦日尕村,那里是著名的默勒草原,每年的夏季,野花盛开,草原像海洋。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似乎不需要理由,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这是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天赋。

年少时的德拉才让当然具备这样的天赋,家境虽不富裕,但看到孩子如此热爱音乐,父母就给他买了一把曼陀铃,那时候,他开始自学曼陀铃,弹得手指都肿了。就是当年的那把曼陀铃给他们的生命埋下了伏笔,那是一把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德拉才让怀揣着这把钥匙追逐在音乐的路上。

在北京的8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德拉才让先是从餐厅的服务员做起,一年之后,他终于有机会转入酒吧和餐吧的演艺,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藏族器乐,向演出的同行学习,甚至跑到中央民族歌舞团去找老师,他谦虚、好学、悟性高,又能吃苦,数年的时间下来,曼陀铃的演绎水准不断提高,此外,他还学会了扎木年琴、弦子、藏笛等民族器乐。

2011年,是德拉才让音乐梦想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和完玛三智、贡布昂杰组成了尼玛乐队,这是一支原生态的藏族乐队,集演奏与演唱为一体,而在演奏中又抛弃了以往的电吉他、贝斯、架子鼓等乐器,而是以藏族的器乐为主,这具有风险,也具有挑战,因为生存是前提条件,但是一年多的磨合之后,事实证明,民族的文化艺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012年6月,尼玛乐队在央视音乐频道亮相,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评,2013年初,乐队的首张专辑《那一世的情歌》出版发行,同时,乐队的首场演出也在北京取得圆满成果。

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艺术传统的民族,长期以来,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尤其是藏族音乐艺术,是藏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当天空下起细雨时,那是五谷发芽的季节……”2012年底,在青海电视台藏历年晚会的录制现场,德拉才让演唱了这首《阿若呀》,他的声音清澈嘹亮,厚重委婉,而这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为了音乐的梦想,他已经在外漂泊了8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藏族艺术持久的生命力。因为有他这样执著于本民族艺术的年轻人,我们对于藏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作者:李明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