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宋代张俞诗作)

由网友(童話、漸漸融化了)分享简介:来由宋诗3百尾做品文体5言尽句做品类型即事感念主题感伤主题恻隐主题悲忿植物蚕做品赏析齐诗构想奇巧,三言两语,含意粗浅,振聋发聩;言语大白如话,亮快流利。1、2句“昨日进都会,回去泪谦巾。”写蚕妇的伤感。妇人今天入乡里来售丝,归去的时辰倒是疼哭堕泪。“泪谦巾”可以看出蚕妇情感刺激之深。诗人用质朴的言语无声地展现了社会的极...

出处

宋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

五言绝句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感伤

主题

怜悯

主题

悲愤

动物

作品赏析

全诗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含意深刻,发人深省;语言明白如话,明快流畅。

每天读一首好诗 张俞 蚕妇

一、二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三、四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整首诗中,淳朴通俗的语言,明快流畅的韵律、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成为流传很广的诗作。[3]

创作背景

宋代初期,其社会形势比起晚唐、五代百余年来的混乱局面,表面上安定得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努力生产,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但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便大量剥削,以其所得的物质财富来宠养前朝的降王、降臣和庞大的官僚地主集团。张俞屡试不第,深明民间疾苦,此诗即是诗人目睹了劳动者的辛劳后,为揭露这种剥削压迫现象而作。[4][1]

作品评价

清代文人马位《秋窗随笔》:此等诗读之令人知衣食艰难,有关风化,得《三百篇》遗意马。 

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北宋张俞的《蚕妇》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写得更深婉。[5]

作者简介

张俞(生卒年不详),《宋史》作张愈,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俞工诗文。苏舜卿尝谓其诗“优游感讽,意不可尽,吾不能也。”《宋史》记载《张俞集》二十六卷,妻蒲芝亦有文才,并有《玉清编》一卷。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蚕妇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傅德岷、卢晋主编 . 唐宋诗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9-01 . 350 .[3] 张学忠、党怀兴主编 . 大学生背诵古诗文三百首 .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4-07 . 88 .[4] 姜书阁著 . 中国文学史纲要下卷、 . 杭州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09 . 391 .[5] 霍松林著 . 霍松林选集第十卷历代好诗诠评 .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0-10 . 363 .展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