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难民(汉语词语)

由网友(无情血影)分享简介:非洲灾黎,汉语词语,拼音为fēi zhōu nàn mín,是人类社会中1部门果天下大乱衣食无着以致不能不衣锦还乡的可怜人们;非洲灾黎则是世界上灾祸最为深沉的大陆上1部门景况最为悲凉的人们。中文名非洲灾黎拼音fēi zhōu nàn mín 分类人群孕育发生缘故原由国度的抵触、连续的内战等地域漫衍非洲发源一九九二年造成配景做为...

非洲难民,汉语词语,拼音为fēi zhōu nàn mín,是人类社会中一部分因天灾人祸衣食无着乃至不得不背井离乡的不幸人们;非洲难民则是世界上灾难最为深重的大陆上一部分境况最为悲惨的人们。

中文名

非洲难民

拼音

fēi zhōu nàn mín

分类

人群

产生原因

国家的冲突、持续的内战等

地区分布

非洲

起源

1992年

形成背景

麦当娜探访非洲难民 与孩童坐地热聊送关怀

作为非洲联盟难民问题特别首脑会议预备会的执行理事会会议19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召开。乌干达总理恩西班比在开幕式上说,将于22日正式开幕的特别首脑会议将致力于建立保护和帮助非洲难民的长效机制。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难民问题一直困扰着非洲的发展。解决难民问题一直受到非洲各国的重视。1974年,非洲统一组织通过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将每年的6月20日确定为“非洲难民日”,以唤起国际社会对非洲难民问题的关注。

非洲难民产生于一些国家的冲突、持续的内战与政局动荡。另外,非洲经济的落后、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因素也造成大批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在东非地区目前约有88万名难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布隆迪。乌干达境内容留了数万名来自苏丹、刚果(金)、卢旺达、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截至今年3月底,非洲中部和东部16个国家境内流离失所者和难民人数已超过1100万人,较2008年12月的1090万人进一步增加。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UNHCR)最新公布的数字,非洲大陆目前有1700万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

具体分布

1992年末非洲难民527.8万,约占全世界难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一年后上升为745万人;1960年至1993年,非洲大陆经历了二十四场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黑色难民潮。莫桑比克内战使难民流向坦桑尼亚、津巴布韦、马拉维、南非、赞比亚和斯威士兰等周边六国;肯尼亚就曾先后容纳了来自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索马里、苏丹和乌干达的难民。如今,索马里、利比里亚、塞拉利昂、苏丹、卢旺达、布隆迪、安哥拉等国的战火仍在制造着新的难民潮。塞拉利昂内战使3万难民逃往几内亚;卢旺达的部族仇杀使得200多万难民涌入邻国坦桑尼亚和扎伊尔。

扎伊尔东部戈马地区的卢旺达难民达125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地。难民营内食物、饮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极为匮乏,卫生条件极差,霍乱至少已夺去了3.5万人的生命。灾难迫使人们流离失所,一批又一批难民将在许多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过着最为悲惨的生活。

南部非洲形势的演变为非洲难民问题的根本解决树立了榜样,带来了希望。纳米比亚独立、新南非的诞生、莫桑比克内战结束和安哥拉的和平进程使南非地区难民问题接近彻底解决。当务之急只能是设法为难民们提供藏身之地。为了这种人间悲剧的早日结束,包括非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及许多非洲国家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解决难民危机,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努力,一方面寻求民族和解、政治稳定与和平,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根除产生难民之源,这已成为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