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由网友(囍)分享简介:《秦初天子陵寝考古陈诉》是1原由文物出书社出书,二零零七年刊行的图书,做者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初皇戎马俑专物馆。[一]装帧平装页数四一零 页图手札息出书社: 文物出书社; 第一版 (二零零七年六月一日)外文书名: Report 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f the Qin Shihu...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是一本由文物出版社出版,2007年发行的图书,作者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

装帧

精装

页数

410 页

图书信息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 1999 前言 目录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外文书名: Report o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of the Qin Shihuang mausoleumprecinct (2001-2003)

丛书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

精装: 41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0开

ISBN: 7501019843, 9787501019847

条形码: 9787501019847

尺寸: 27 x 19.5 x 3.5 cm

重量: 1.5 Kg

内容简介

为揭开秦始皇帝陵神秘的面纱,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调查、勘探和试掘。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保护秦始皇帝陵园这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决定建设秦始皇帝陵大型遗址公园。为配合这一巨大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始皇陵考古队进一步加强了对陵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在继陶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之后,又有石铠甲坑、陶百戏俑坑、铜禽坑等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

目录

目 录

第一编考古勘探与调查

壹2002年陵园考古勘探

一内城东北小城的墓葬

(一)位置

(二)墓葬类型

(三)墓葬概况

二组合式陪葬坑

(一)砖坯围墙

(二)K0101陪葬坑

(三)K0201陪葬坑

(四)K0202陪葬坑

(五)K0205陪葬坑

三其他陪葬坑

(一)K0203陪葬坑

(二)K0204陪葬坑

四石道遗迹

五小结

(一)关于地宫宫墙

(二)关于秦始皇帝陵东墓道位置、数量

贰"秦始皇帝陵园国家遗址公园"砖房移民点考古勘探

一勘探目的

二移民点的选择

三移民点考古勘探概况

(一)墓葬

(二)窑址

(三)陪葬坑

四小结

叁代王汉代墓葬勘探

一位置

二形制与结构

(一)封土

(二)M1

(三)M2

三墓葬时代

(一)两座墓的时代相同

(二)墓葬时代不早于汉初

肆2002年陵区考古调查

一前言

二遗址

(一)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秦或秦汉遗址

(三)汉代以后的遗址

三墓葬

(一)秦墓

(二)汉代及以后的墓葬

(三)与传说有关的墓葬

四与秦始皇帝陵有关的其他遗存

(一)陪葬坑

(二)窑址

(三)井址

(四)散见文物出土地点

五小结

(一)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与环境关系

(二)本区域不见或少见先秦遗址

(三)本区域秦始皇帝陵建设时期遗址、墓葬最多见

伍秦始皇帝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课题组织

(三)项目背景

二项目目标

(一)目标

(二)方法

(三)遥感考古、物探考古基本原理

三项目的主要收获

(一)遥感考古的主要收获

(二)物探考古的主要收获

四项目的考古验证

(一)秦始皇帝陵地宫的存在与位置

(二)封土堆下细夯土墙的存在

(三)地宫中石质板材的存在

(四)地宫的深度

(五)墓室的范围、大小

(六)地宫中存在高汞

(七)阻排水系统的阻水效果

(八)封土堆南侧下部的砂石块堆积

(九)西墓道的存在

(一0)泥石流的分布

(一一)未经验证的成果

五项目的结题

第二编考古发掘与整理

壹脚陪葬坑发掘

一地理位置与发掘经过

二形制与分区

三地层堆积

(一)I区地层

(二)Ⅱ区地层

(三)Ⅲ区地层

四建筑结构

(一)工区的结构与建筑遗迹

(二)Ⅱ区的结构与建筑遗迹

(三)工区与Ⅱ区衔接处的建筑遗迹与结构推测

(四)Ⅲ区的结构与建筑遗迹

五出土遗物

(一)各区域遗物出土状况

(二)青铜水禽

(三)陶俑

(四)其他遗物

六小结

(一)水文环境与陪葬坑

(二)陪葬坑的结构

(三)陪葬坑性质推测

(四)坑体被毁成因

贰山任窑址发掘

一地理位置与发掘经过

二地层堆积

三形制与结构

(一)窑址

(二)窑场

四窑场内埋葬的人骨

(一)地层

(二)葬式

(三)年龄与性别

五出土遗物及戳印、刻划文字

(一)陶质遗物

(二)其他遗物

(三)戳印文字与刻划文字及符号

六小结

(一)窑址保存状况良好

(二)窑场乱葬人骨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叁新丰井址清理

一地层堆积与形制、结构

二出土遗物及刻划文字

(一)甲片粗坯与甲片

(二)其他遗物

(三)刻划文字及符号

三小结

(一)关于井址

(二)不明器物的用途

(三)石甲片的制作

肆2001、2003年秦始皇帝陵园内、外城墙发掘

一发掘点的位置与地层堆积

(一)各发掘点的位置

(二)地层堆积

二遗迹概况

(一)内 城

(二)外城

三出土遗物及戳印文字

(一)出土遗物

(二)戳印文字

四小结

(一)内城墙的结构

(二)内城隔墙的结构

(三)外城墙的结构

伍石质铠甲K9801T2G2甲5、甲6整理

一出土现状

(一)甲5出土现状

(二)甲6出土现状

二甲片类型及其概述

(一)甲片类型

(二)甲片概述

三铠甲概述

(一)铠甲的编缀与开合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

(二)铠甲上的绳类痕迹

(三)铠甲的结构和制作

四小结

(一)铠甲上的图案

(二)包边

(三)刻划和钻点

陆石胄K9801T2G2胄2、胄3整理

一出土现状

(一)胄2出土现状

(二)胄3出土现状

二胄片分类

(一)胄2胄片分类

(二)胄3胄片分类

三石胄概述

(一)胄片概述

(二)胄片的制作

(三)胄的结构与胄片上的细绳痕迹

四小结

第三编相关研究

壹秦始皇帝陵区K0007陪葬坑性质研究

一陪葬坑的环境

二陪葬坑的结构

三陪葬坑的内涵

四陶俑属性分析

五以音乐驯化水禽的可能性分析

六小结

贰秦始皇帝陵区K0007陪葬坑出土陶俑的制作工艺

一陶俑的出土现状

二陶俑的制作工艺

叁秦始皇帝陵区K0007陪葬坑出土木炭的鉴定

肆秦始皇帝陵区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的研究

一性别和年龄

二颅面部的形态特征

三头骨测量数据的分析

四肢骨的观测和分析

五病理和创伤

六与秦始皇帝陵区其他刑徒墓地或修陵人墓地的比较

伍秦始皇帝陵区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牙齿磨耗状况的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附表1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的头骨测量数据

附表2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的肢骨测量数据

附表3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的肢骨形态观察

附表4山任窑址出土人骨的病理和创伤记录

后记

英文提要

日文提要

参考资料

1.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 · 豆瓣(引用日期:2021-09-1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