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贵勤(河北承德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

由网友(末路狂澜)分享简介:于贵勤,女,一九五六年出熟,一九八七年一零月进党,谦族,大博,河北省启德县3野城孤山小黉舍少,一九九六年枯获天下优异新闻人物称呼;一九九八年她枯获教诲部优异西席王丹萍基金惩等多项声誉。中文名于贵勤出诞辰期一九五六平易近族谦国籍中国事业教诲,河北启德县3野城孤山小黉舍少得到声誉省妇联评为“10大女杰”政党中国共产党小我私家简介于贵...

于贵勤,女,1956年出生,1987年10月入党,满族,大专,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人物称号;1998年她荣获教育部优秀教师王丹萍基金奖等多项荣誉。

中文名

于贵勤

出生日期

1956

民族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河北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

获得荣誉

省妇联评为“十大女杰”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个人简介

于贵勤 为大山守候不尽的希望

于贵勤

于贵勤,女,1956年出生,1987年10月入党,满族,大专,河北省承德县三家乡孤山小学校长,中共十七大代表。于贵勤将一所破烂不堪、教学质量较差的村级小学逐步打造成固定资产达220多万元,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都成为县、市、省、全国所关注的品牌学校。她帮助许多孩子走出深山,成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她却放弃多次进城机会,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深山的第一线上。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省委省政府给她记了一等功,并三次作为河北省代表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电视台曾三次进山将她的事迹拍成《冬天里的故事》、《梦圆孤山》等专题片播出。

1994年她被评为全国先进女职工;1996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人物称号;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教师王丹萍基金奖,1998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99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2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被河北省政府记一等功,被省妇联评为“十大女杰”;2007年10月光荣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2008年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候选人提名。2009年入选建国以来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劳模"提名奖;2010年,参加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组织的河北省“全国劳动模范”事迹巡回报告团活动"。2012年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人物特写

于贵勤

1980年,于贵勤在邓上乡东三十家子村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此,她就和学生、教育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90年,她被组织上安排到三家乡孤山小学当老师。当时的孤山小学只有一个5元钱的手摇铃,12间破旧的教室缺门少窗,一张课桌要挤四名学生上课。面对这个境况,于贵勤并不气馁。经过一年的努力,她把昔日名列全乡教学水平倒数第一的毕业班的学生,全部送入了初中。这一年,她被任命为该校校长。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于贵勤先后到市、县、乡的二十多个部门和企业争取支持。10多年来,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她先后为学校争取资金、物资合计100多万元,使孤山小学的教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占地1.3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名学生上课的一流乡村小学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教学成绩从全县最后一名,发展成全县闻名的优秀小学。

于贵勤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亲人。她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献出了全部的爱。10多年来,孤山村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没钱而辍学。于贵勤20多年如一日扎根偏远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她的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她从有着优厚待遇的地方走进孤山,在这里,她奉献了她的青春和她全部的爱。同时,她的崇高与伟大也从孤山村升起,并不断传播开来,走进全国人民的心中。于贵勤为学生的生活费、学费、医疗费究竟花了多少钱谁也不清楚,但人们知道于贵勤每月的工资根本剩不了多少,为了补贴生活她把新房子给卖掉了,一家人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连县委书记都感动的掉眼泪。于贵勤就是这样无怨无悔的把一颗慈母的心,慈母般的爱全部用到了学生身上,在这条艰辛而充满希望的育人创业路上,她真正做到了无私忘我。

对于李德福,李德民,李德新这三个孤儿来说,遇上于老师是他们一辈子的幸福。在这三兄弟面临辍学的状况下,于贵勤把工资给他们交学费,把获奖得来的自行车送给他们,自己步行开会和上下班。为了不让孩子动坏脚,她把丈夫给自己买的新棉鞋穿在李德新的脚上,自己到集市花了5元钱买了一双旧棉鞋,穿了几天就挂不4住脚了,她只好钉上两根带子。对于十三岁患有心脏病的李晓红来说,遇上于老师亦是她的幸福。有次李晓红发病,在于贵勤的努力和求援下,李晓红住进了医院。期间于贵勤每天都楼上楼下跑上几次,再加上心里着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身体十分虚弱,每次上下楼都汗流浃背,不知具体情况的病友们都羡慕她有个好妈妈,当听说于贵勤是她的老师时,大家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锅炉工”校长于贵勤

2011年12月15日凌晨3时,河北省承德县孤山小学校长于贵勤就起床了,她在棉衣外又罩上一件深色的长大衣,戴上棉帽、围巾和口罩,走进学校锅炉房,打开炉门开始填煤烧水。半小时后,水温升到60摄氏度,她打开锅炉送水的截门,给学生宿舍供暖。此时,室外的温度是零下17摄氏度。

这已经是于贵勤坚持给学生烧暖气的第8个年头儿了。

56岁的于贵勤已过了退休年龄,可为了学校的工作,市里、县里挽留她再干两年,她欣然接受。因为于贵勤心里装着孩子们,还想为学校的发展奉献“余热”。

2002年,在承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孤山小学建起一座2层教学楼,墙体厚度达半米,墙内还填加了保温材料。教室内虽然没有暖气设施,但是在冬季有阳光的白天里,室内温度能达到20摄氏度左右,就是阴天也能接近十五六度。

孤山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目前的学生宿舍还是几间普通的平房。为了解决学生宿舍的取暖问题,学校安装了“土暖气”。

承德地区供暖时间,从当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学校取暖每年要消耗近10吨煤,这都是于校长一铲铲填进炉子,再一点点地掏出炉渣,填煤、出渣时人的腰都要弯到90度,每次填煤出渣,都得花费40分钟时间。每天从下午4时到深夜12时之间,如此的工作约两小时循环一次。于贵勤每天睡觉不足5小时。[1]

参考资料

1.于贵勤 · 长城网(引用日期:2012-09-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