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诗歌)

由网友(曾经的王者??)分享简介:创做配景杜牧于八二八年入士中举,从诗中“10载名兼利”取“毂下”字样,此诗应做于八三九年杜牧正在少安时(任左补阙、史馆建馔)诗中表露出对于政界追名逐利的厌倦。[一]做者简介杜牧(八零三年—八五二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唐朝良好的诗人、集文野,著有《樊川文散》,诗歌以7言尽句著称,善...

创作背景

杜牧于828年进士及第,从诗中“十载名兼利”与“都门”字样,此诗应作于839年杜牧在长安时(任右补阙、史馆修馔)诗中流露出对官场追名逐利的厌倦。[1]

作者简介

华夏名人榜 晚唐.杜牧 532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送友人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许智银著 . 唐代送别诗研究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05 . 131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