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林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网友(一世浮华ゝ乱谁浮生)分享简介:朱世林墓是朱德父亲墓,座落正在4川省仪陇县马鞍镇邻接的周河镇(本名单龙城)梁山村2社钟野湾的小山下。中文名朱世林墓景区等级市级文物掩护单元占高空积六零零平方米所属地域正在4川省仪陇县马鞍镇邻接的周河镇墓主朱世林出诞辰期一八六一年儿童朱德地舆情况朱世林墓是朱野祖坟中独一生存无缺的1座,它为研究朱德迟年反动勾当供给了沉要的什物...

朱世林墓是朱德父亲墓,坐落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毗邻的周河镇(原名双龙乡)梁山村二社钟家湾的小山下。

中文名

朱世林墓

景区等级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

600平方米

所属地区

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毗邻的周河镇

墓主

朱世林

出生日期

1861年

孩子

朱德

地理环境

收藏打卡 烟波淼淼,浓荫滴翠,仪陇这个村落美翻了

朱世林墓是朱家祖坟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它为研究朱德早年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此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主简介

朱世林是朱德同志的生父,生于1861年,为人忠厚,勤俭持家。1919年,朱德同志任护国军旅长时,将父母接到泸州奉养。因“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0年10月27日朱世林从泸州的返乡途中,病逝于重庆,是年冬扶柩回籍安葬。

该墓建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春,雄伟壮观、工艺精湛,为研究朱德同志早年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历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1年3月7日,仪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已修通了马鞍镇至朱世林墓地的公路,还改扩建拜台地坝近600平方米。

墓冢介绍

朱世林墓

墓冢坐西向东,呈圆甑形,直径达3.9米,周围用条石叠砌,高约1.5米。正面建造了一道仿木牌楼形式的五重檐七龛两孔推棺墓石坊,石坊通高5.5米,宽6.5米。上檐以高浮雕手法刻了朱氏先祖灵位“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及花草走兽图案。两根滚龙抱柱引人注目,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中间刻有墓联:“积累功仁称两世,光昌守姓应千秋”,正下方对联:“墓对马鞍地势奇,经传鹿□□家声”。墓门两侧刻了披甲执戈的门卫武士像两尊,左似杨宗宝,右似穆桂英。两孔墓室门均有对联,左联:“寅恭生孝友、辛苦出英雄”;右门“□梦兰双盛、联方桂五株”。

石坊前面还建造有祭奠陈馔用的石香案和拜台。

朱世林墓雕刻

两穴墓室石门首镶嵌着墓碑,左墓碑刻有墓主人朱世林的墓志铭。墓志记叙了朱世林的家世,并叙及朱德在护国、护法之役中所建树的“名震三省、福国利民”的丰功伟绩。右墓碑空无字迹,本是备作朱德生母钟氏逝世安葬之用。但后因其母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难以与夫合葬,本属母亲的墓穴,埋葬的却是朱德最小的弟弟朱泰阶(朱德母亲墓在朱德父亲墓的西南方,1958年朱德胞弟朱泰阶逝世后入葬此墓穴),父子合葬在中国乃至世界墓葬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整个墓地依山傍水、俨然似一把太师椅,慈竹茂密,顺湾生长,屏蔽成一个半园形的靠背,坟墓居中,端坐椅上,正面对着一个圆形的小山峦,一年四季翠柏茂密、郁郁葱葱,宛如一乘绿色大轿,老地名就叫“轿顶包。”

墓台前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石坝,约100多平方米。石坝正下方相隔28级石阶外是钟家湾堰,绿柳垂丝,波光潋滟。据当地老人讲。堰内淹没有一眼古井,水流量大,常年不断,大旱不竭,堪称附近农民的“救命塘”。

盗墓故事

风雨沧桑,朱世林墓几经劫难而幸存,充满了传奇色彩。朱毛井冈山会师后,红军队伍日益壮大,革命势头不可阻挡,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国民党反动军阀极为恐慌,在两年间三次下令挖掘朱德的祖坟。他们迷信地认为,捣毁了朱家的阴宅,风水败了,“龙脉”断了,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事业就要垮台,红军就会被消灭。

一九三四年农历正月二十八,四川军阀杨森派部下李家钰带一连士兵,抄了朱德曾祖父母朱朝星夫妇、祖父母朱邦俊夫妇、养父朱世连的坟墓。一九三五年农历二月十五,杨森又派部下复抄朱家坟墓,并火焚朱世连的残骸。一九三五年农历腊月初四,杨森部下第三次来抄朱家祖坟,专程来“移葬”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坟墓。杨森非常相信风水,这次派来的阴阳先生用罗盘测试地形后说:“此坟葬在卧虎地形上,朱德是白虎星下凡,挖了这座坟就等于放虎归山,朱德还要大大发迹。”在场围观的群众中,有一个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叫戴乾华,他仔细分析坟墓地形后也说:“马鞍场的地形是凤凰展翅走向,此墓是蜂包地形。把坟挖了就等于放蜂出巢,蜂拥而出,越飞越高。”杨森部下思忖:一个朱德都难以对付,“朱德”多了那还了得!他们深信不疑,朱世林墓绝对挖不得!他们只好在第二天无功而返。

轿顶山

轿顶山

朱德父亲墓前面有湖名感恩湖,对面是轿顶山,也叫官帽山。轿顶山高约500米,顶宽60多米,整座山峦呈椭圆形,远看一官帽,近看一乘轿。山的圆椭形部份坐落在四条山梁的交江处,这四条山梁恰似两根穿轿的轿杠,每匹山梁前端两侧的树木,有似抬轿的轿夫。上下巧妙地组合成一顶青纱大轿。此山前面有油房包,后面有马桑包,两包各有高低不齐的柏树上千根。每当大雾降临,远观此山,仿若帝王乘轿出巡,众人拥着一乘大轿,在云雾中浩浩荡荡,缓缓而行,惟妙惟肖,令人赞叹不已。

朱世林墓志

感恩湖

窃闻沛郡朱氏,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业农,数传而至于公。公讳世林,邦俊公之仲子也,妣氏潘,公前清咸丰辛酉年八月十三日戌时生。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事亲孝,持家勤,一兄两弟。克尽友恭,配夫人钟氏,和如琴瑟。生六男,育二女,教养皆无偏私。初公以生齿繁多,而家计日蹙,乃以先王父钱百缗,另佃躬耕,以供抚字,若非沐风栉雨,戴月披星,子若女乌得完婚毕嫁而有今日之安闲也。三男珍、虽过继于伯兄,其求学各费,皆公资助,厥后,名震三省,福国利民,又无非公庭训之力也。公年六旬犹健,民国八年,三男驻军于泸,就养于旅部、不幸跋涉感冒,一病不愈,次年秋九月十六日亥时遂卒于渝之旅邸。是年冬,扶榇回籍,旋葬于兹,其子以佳城功竣,求序于余。余不敏,特就其事实而勒之于石,是为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