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平公路(惠平公路)

由网友(情敌别怂。)分享简介:简介惠平私路是广东省最先通车的1条私路。动工构筑惠阴县乡(今惠乡区桥东街谈服务处)至马安路段。一九二零年,广东省设置装备摆设厅私路处会异惠州弛友仁师长教师以及商会及乡城等无名人士倡议构筑惠安然平静惠樟(樟木头)两条私路,异时,惠(阴)樟(木头)私路局建立,此路是属平易近办私帮性子。线路线路从惠州县乡咸水船埠(今桥东街谈服务处西枝江桥相近)起...

简介

惠平公路是广东省最早通车的一条公路。开工修筑惠阳县城(今惠城区桥东街道办事处)至马安路段。1920年,广东省建设厅公路处会同惠州张友仁先生和商会及城乡等知名人士发起修筑惠平和惠樟(樟木头)两条公路,同时,惠(阳)樟(木头)公路局成立,此路是属民办公助性质。

路线

广东惠州1932年,西湖城墙东新浮桥

路线从惠州县城淡水码头(今桥东街道办事处西枝江桥附近)起沿西枝江而上,途经息鞭亭、大石桥、文头岭、鹂鸪岗、塘布(马鞍塘)、平潭、乌塘、红岭岗、坑口,至平山之西枝江河边止,基本上按清朝时驿道走向,全长33.2公里。路面为砾石或山石铺筑,属矿土路面结构;桥梁涵洞用钢筋混凝土。路基宽22英尺,小桥总宽27英尺(净宽22英尺),其中乌塘桥、坑口桥净宽为15英尺。线路的线型顺直,但抗洪水能力低,稍有洪水便不能通车,整个工程的估计造价超过十万元。

历史

1920年11月,在广东省财政厅长廖仲恺的捐助和支持下,省公路处会同惠州人士发起修筑惠平公路。

1920年10月,南洋烟草公司捐款50万元作为赈济惠州兵灾,惠阳县请求得到了其中10万元作为修筑惠平公路,以工代赈。

1920年11月,惠平(惠州~平山)公路开工。次年5月举行通车典礼,全长33.2公里。此路属民办公助性质,财政厅长廖仲恺赞助,省粮食厅拨出赈款10万元作为工赈费,实行以工代赈。

1921年5月1日,“五一”劳动节惠平公路县城至马安路段通车。从这个月起,开始征用人工办法修筑惠樟公路惠阳县路段。(独石桥栏杆有印字“民国十年五月建成”可作物证)。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修好33.2公里公路,虽然是等级较低,按现行标准是不列等,但工程进度是快的。可以说平樟公路局的成员是实干家。

通车初期,惠州至马鞍疵在每天乘客百余人,惠州至平山班车每天乘客仅二三十人。1923年以后搭客逐渐增加,惠州至马鞍班车每天乘客达二百余人,惠州至平山班每天乘客亦相应增多。当时的票价是每十华里二角,因路途常有土匪打劫,车上设保护卫兵,每人另增收保护费二角。

1922年,广东省公路处核准惠平公路由惠阳商会、教育会、慈惠善堂、乡团总局等单位各选代表一人,组成董事会,负责惠平公路管理工作。道路养护费由益群行车公司按营业收入的15%作为路租缴给董事会。至1925年再增加30%即45%作为路租,该年路租为五仟余元,以后营运金额逐年有所增加。路租费一部分作为养路费,一部分作为其他费用。养路费多少没资料,笔者根据当时的交通量、物价、工资估算每公里年养路费为80元左右,则养路费约占路租50%。

惠平公路的建成通车,为广东兴办公路提供了范例,推动了广东公路事业的发展,它的贡献是很大的。1923年惠樟公路建成通车,这两条公路对惠州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东,在大鹏湾登陆,广东省政府在1938年12月和1939年4月,先生两次下令全面破坏公路,规定每华里破坏四段,每段长5丈,深1丈多,挖成“之”字形,仅留3尺行人小道,从此惠平公路中断通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仍没设法恢复通车,直至1947年,才由得生汽车公司组织人力。将抗战期问挖的大坑填平,整修路面,开始营运。得生汽车公司是民办的,它的主要股东为杨启明、杨钦明、张友仁等。

惠平公路从1921年通车至1938年长达15个年头,由于平山大桥和惠州东新桥未建,惠州平山两地的主要城区未能直通汽车,惠州府,县两城靠舟桥过行人,平山则靠渡船。

为了解决惠州府县两城的交通,于l938年春建成东新桥。不到半年被日机炸毁,后多次用木桁架桥通行。解放后交通厅拨款由东江公路处修复,于1951年通车。

平山大桥原设计为11孔、跨径为60英尺、宽为l5英尺的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与龙川大江桥相似。平山桥始建于l937年。l938年10月因日军侵入广东,工程停建,只完成下部构造,桥面工程完成3孔,不能通车。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42军派出一个工兵营和交通厅第六筑路分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桥工用贝雷构件,将未有桥面的8孔,建成贝雷式桁架木面桥(贝雷构件是由英国工程师贝雷于1944年设计的标准钢构件,它可以拼装多种型式和长度的钢结构,可作为桥墩和桥面使用的一种钢构件,组装很快捷,是为战时快速架桥而设计的)。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平山桥是单车道桥,不能满足行车要求。1964年,交通厅派工程队改建平山桥,拆除贝雷桁架桥面,另将原下承式混凝士桥面炸掉,升高桥墩70公分,增宽桥面,由原来的单车道桥改为双车道桥,为了增加抗洪能力,增设1孔,于1965年3月建成通车。

解放后,1950年成立东江公路处,掌管东江行署范围内的公路。该处于1950、1951两年冬季先后发动民工大修公路,将路基适当扩宽,路面整平、挖通排水沟,做了大量的工程。1950年成立东江渡口所,最先那艘渡车船是由广州拖运来的,后东江公路处委托大明公司新造五艘渡车船。其中两艘为东江渡口之用。两艘为西枝江渡口之用,另1艘为园墩渡口之用。从1951年起,惠平公路列入广(州)汕(头)公路,成为广东主要干线之一。

运营

惠平公路由益群运输公司承办营运(益群公司是民办的,公司的股东资料找不着)。该公司初期购买佛罗里达式载客10人的小客车三辆,后增至六辆。汽车是用船由广州运至淡水码头上岸的,因惠州车站设在淡水码头附近。客车分为平山班和马鞍班两个班次,沿线设定点上落站,计有南门、文头岭、马鞍、平潭、乌塘等中途站。

改造工程

从1956年起,为了交通需要,在原惠平公路作了下列的改造工程:

(1)在1956年以前,广州至汕头的车辆过了东江渡口,经平湖门、东新桥,穿过水东路至淡水码头接惠平公路。为了汽车不经过城区闹市,改为经五眼桥穿越菱湖至佛祖坳汽车站,再经麦地、西枝江大桥、遥头、从马安堤围背水面而走。改掉穿城路段和惠州经文头岭至鹧鸪岗一段,此段长约7公里。另马安至黄严段地势低常受水浸,此段长约1公里改为傍山而走。此项工程于1958年完成。

(2)西枝江大桥1958年建成单车道木桁架桥,1971年进行改建,1973年建成为5孔净跨40米双曲拱桥、桥面净宽7米、两边人行道宽各1米的双车道桥,金长236米。

(3)乌塘段长约1公里,原路地势较低,桥为漫水桥。为了提高抗洪能力,进行改建。提高路堤,改建成5孔20米石拱桥,全长124米,于1978年建成。

(4)为了解决东江渡口渡运难,新建东江大桥为7孔箱型拱,9孔双曲拱,全长806米,于1981年建成。从此广州至汕头方向的车辆便不用经过惠州城区。

(5)坑口段长约1公里,原路地势低,桥为漫水桥,于1984年进行改造,提高路堤,桥改建成3孔20米梁式桥,金长80米,于1986年建成。

(6)为了满足交通需要,惠州至平山段从1971年起逐年修建沥青路面,至1980年4月,全线沥青油路建成,提高了行车速度。

1986年惠平公路划入国道324线(福州至昆明),要求通过城市地段改造为一级公路,其他路段改为二级公路,为了达到这一技术标准,新的改建工程已经有计划,从1988年起逐年实施。

重要人物

廖仲恺广东归善(今惠城区陈江街道办事处)人,生于美国旧金山华侨家庭,近代民主革命家。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

张友仁是惠樟公路、惠平公路汽车公司董事长,是惠州民族资本家。曾支持帮助北伐和东纵革命工作,也是一个进步绅士。

周醒南先生是惠州知名人士,他本人搞工程管理,和张友仁先生亦是多年的朋友。先在福建漳州,后在厦门。抗日期间任广东公路处处长。在惠平公路建设期间,周醒南先生在福建漳州工作,不在惠州,对惠平公路建设不起直接作用,可能提些建设性意见给张友仁先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