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勋(延边大学教授)

由网友(凉什么凉,老子都不老子了)分享简介:李宗勋一九六一年出熟于吉林安图,延边大学力史系传授、专士熟导师,延边大教教报(社会科教版)主编,中国晨鲜史教会副会少。中国晨鲜韩国汗青研究范畴闻名博野,是海内最先的晨鲜史专士。平易近族晨鲜族国籍中国出熟地吉林安图职称教报主编职务教报主编学力研究熟业余标的目的中国晨鲜韩国汗青研究范畴教诲履历一九七九⑴九八三年,延边大学力史教教...

李宗勋1961年出生于吉林安图,延边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朝鲜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领域著名专家,是国内最早的朝鲜史博士。

民族

朝鲜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吉林安图

职称

学报主编

职务

学报主编

学历

研究生

专业方向

中国朝鲜韩国历史研究领域

教育经历

党团在线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举办延边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之第一任校长朱德海主题宣讲活动

1979-1983年,延边大学历史学学士

1983-1984年,东北师范大学研修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

1987-1990年,延边大学地区史(韩国史)硕士

1994-1998年,延边大学世界史(东北亚区域史)博士[1]

工作经历

1983.7—至今,延边大学历史学科执教

1997—2003年,延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

2000—至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1—至今,吉林省史学会副会长

2001.7-2001.12,日本新潟大学通常勤讲师(讲学)

2002.2-2003.3,日本明治大学招聘教授(共同研究)

2003-2005年,中朝日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2003.7-2003.12,韩国成均馆大学招聘教授(讲学)

2005-2013年,吉林省重点学科(历史学)负责人

2005—至今,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

2005—2015年,世界史(东北亚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

2006-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朝韩日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2009—至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议委员

2010.6-2010.8,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招聘教授(访问学者)

2013—至今,延边大学社科学报主编

2013—至今,韩国公州大学客座教授[1]

学术成果

出版物

1992年,《朝鲜通史》第一卷(合著),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4年,《中朝日关系史·古代篇》(合著),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年,《简明韩国百科词典》(合著),黑龙江民族出版社

1999年,《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专著),延边大学出版社;《延边大学历史系成立50周年纪念—史学论丛》(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合著),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5年,《高句丽史新研究》(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7年,《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3)》(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系研究》(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中国廿六史及明清实录东亚三国关系史料全辑》(合著),延边大学出版社;《东北亚政局的变化与共同繁荣》(主编),(韩)白露出版社

2008年,《东北亚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社会经济》(主编),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9年,《东亚中韩日三国文化之交融与葛藤》(合著),延边大学出版社;《东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第四辑(主编),九州出版社

2011年,《东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丛书第五辑(主编),九州出版社[1]

期刊论文

代表性学术论文:

1993年,《在山东半岛的张保皋和新罗人》,(韩)《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图书出版,1995年;《在唐新罗人足迹》,《中世东亚经济文化交流》,韩国文化部编

1994年,《新罗坊》,《朝鲜学—韩国学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高丽源流略考》,《中朝韩日关系史研究论丛(1)》,延边大学出版社;《国际渤海史研究动向》(论评),(韩)《文化日报》

1997年,《中国的渤海史研究》,(韩)《历史与社会》,韩国圆光大学校

1998年,《高句丽栅城考》,《先史与古代》,韩国古代史学会编

1999年,《唐府兵制与新罗和日本的军制》,(韩)《白山学报》第68号。

2000年,《渤海东京龙原府与日本道》,(日)《还日本海研究学报》七号,日本新潟大学

2003年,《东夷族与朝鲜民族的形成》,(韩)《儒学与传统文化》,成均馆大学

2004年,《韩国高句丽研究及其史观》,吉林大学,《史学集刊》4期

2007年,《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历史》,《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4期;《中韩日三国语言文化比较》,《东疆学刊》2007年第4期;《略论朝鲜与清朝贸易的形态和意义》,《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08年,《渤海文化的双重性特征》,(日)《古代日本异文化的交流》,日本国学院大学,勉诚出版株式会;《东亚传统华夷观念与现代自尊历史意识》,(韩)《韩国东北亚论丛》第49辑,韩国东北亚学会;《园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九世纪的东亚海上通交》,《东疆学刊》第2期

2009年,《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对辽东地区的争夺》,(韩)《白山学报》第83号;《试论新罗译语的来源及其特点》,延边大学学报;《高丽与明嘉靖时期倭寇问题比较》,《韩国研究论丛》第二十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

2010年,《百济族源与丽济交融之过程》,(韩)《忠清学与忠清文化》第12卷,忠清南道历史文化研究院

2011年,《新罗律令制的特色》,《东疆学刊》第1期,延边大学;《中韩两国高句丽史争论焦点与解决方法的思考》,(韩)《白山学报》第89号

2012年,《朝鲜北学派“和谐”思想论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明朝对女真与朝鲜关系的影响》,《新华文摘》第7期(论点摘编)

2013年,《近二十年来中外学界古朝鲜研究现状与课题》,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图们江区域历史发展的地缘优势》,《全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第4期(全文转摘)

2015年,《略谈朝鲜与明清的诗歌交流》,(韩)《渊民学志》第23辑,2015年2月。

2015年,《东亚秩序与儒学的世界意义》,延边大学学报2015年第三期;;《高等学校科学学术文摘》2015年第四期。

2015年,《传统东亚体系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一期(全文转摘)

2016年,《中韩为什么在历史文化问题上纷争不断?》,澎湃新闻网,2016-1-23

2016年,《萨德入韩,美国一举三得》,凤凰国际智库,2016-08-03

2016年,《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外交》,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第四期

2016年,《中韩日三国汉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交流》,辽宁大学,〈亚洲问题研究论坛〉第十卷。

2016年,《近二十年来中外对古朝鲜的研究与课题》,〈世界史〉,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6年07期。[1]

科研项目

2001-2003年,韩国学术振兴财团项目《新罗坊遗迹调查与研究》

2005年,“东北工程”研究项目《中韩高句丽研究差异与互动认知》

2006-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韩日三国的历史意识与东亚国际关系》

2007年,国家民委项目《东北民族的文化互动与边疆和谐》

2011年,吉林省文科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入元高丽人研究》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之子项目《朝韩文化史》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北亚地区领土争端的历史由来》[2]

荣誉奖项

2001年 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

2002年 吉林省优秀图书三等奖

2014年 《卧龙学术奖》,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颁发

2016年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

[1]

参考资料

1.延边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 延边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7-03-11)

2.李宗勋 · 延边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7-09-1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