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朴(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由网友(叼着棒棒糖爹叱诧风云)分享简介:李私朴(一九零零年-一九四六年),号仆如,本名永祥,号晋祥,寄籍武入县湖塘桥,正在淮安出熟。巨大的爱国主义者,果断的平易近主兵士,中人民主联盟晚期带领人,良好的社会教诲野。一九四六年七月一一日正在昆亮市遭人民党间谍开枪暗算,越日凌朝果伤沉、流血过多捐躯。中文名李私朴别号本名永祥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零零归天日期一九四六籍贯江苏常州...

李公朴(1900年-1946年),号仆如,原名永祥,号晋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在淮安出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

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

中文名

李公朴

别名

原名永祥

性别

出生日期

1900

去世日期

1946

籍贯

江苏常州

民族

出生地

江苏淮安

代表作品

《华北敌后--晋察冀》

毕业院校

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

主要成就

主编《全民抗战》《民主教育》

字号

字晋祥,号仆如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五四运动期间,他在报上揭露一此奸商将口货改贴商标冒充国货的行为而被店主开除。

1923年顺利被文华大学校高中部录取,远离家人来到武昌求学。

1928年他考取美国俄勒冈州雷德大学,半工半读。留学期间,他对美国及世界各国的教育状况进行考察研究,认为学校“是改善社会环境的策源地”。

归国发展

李公朴年轻

归国后,他与高士其在南京筹办《徐球通讯社》,与邹韬奋、胡愈之等发起筹办《生活日报》,创办旨在改变店员和青年学生痛苦生活的申报流通图书馆。

1936年底图书馆藏书由两千多册增至三万多册,拥有读者二万多人,其中学生达四千五六百人。

1934年李公朴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一部中译本《资本论》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

1935年12月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他被选为常务委员。

1936年11月23日“七君子”事件发生后,35岁的李公朴在庭审中据理力争。宋庆龄、何香凝等发动爱国入狱运动,中外电报声援纷至沓来。被羁押8个多月的“七君子”被无罪释放。

山西考察

1939.6李公朴访问延安

出狱后到山西调查考察,拜访周恩来等人,并与大批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热血青年座谈。他经平绥、平汉、津浦铁路线,对抗日形势作了全面考察。10月10日回沪后,发表《为全民动员告国人书》等一系列文章,认为“没有全民的动员,就没有全民的战争”。他应阎锡山之邀去山西主持民族革命大学,他拟订的民族革命大学十大纲领符合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民族革命大学教职员工很快增加到五千多人,后来不少学生去了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看望李公朴等,还为李公朴夫人张曼筠所画的《饿长城图》题了旧作《清平乐·六盘山》,支持李公朴组织抗战建国教学团,并给他配备一个红军老战士做警卫员。李公朴一行深入华北敌后晋察冀,教学团象个流动学校,每到一地都开办短训班,宣传抗日,传播抗战教育的种子。此举引起蒋介石仇视,命令严予查禁。李公朴6个多月的晋察冀之行,走访了15个县500多个村庄,认为晋察冀是今天民主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也是将来新中国的雏型。

1937年8月到1940年11月的三年多时间,他四上华北抗战前线、二访延安,完成了四五十万字抗战言论、战地通讯、抗战教育文章。其中《全民动员论》《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华北敌后—晋察冀》4本著作风行一时,给人以巨大鼓舞。

筹备民盟

烈士李公朴之墓

1940年11月沈钧儒电邀李公朴回重庆商谈筹备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等事宜。皖南事变后,周恩来为了李公朴的安全,让他去云南、缅甸,并赠送路费。李公朴搜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抗战业绩的资料,准备去缅甸举办“中国抗日战争现状”展览,争取侨胞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在昆明,他办了《北门书屋》,两年多时间里出版了各类进步文艺读物30余种,并在地下印刷厂翻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等书。

1945年10月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委兼教育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委员。

1946年1月在重庆与陶行知共办社会大学,任副校长兼教务长,主持校务。李公朴在抗战前办国难教育,抗战时办抗战教育,抗战后办民主教育,并积极投身于反内战、争民主运动。

公朴遇难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制造“较场口血案”,郭沫若、马寅初、李公朴等各界人士60余人被打伤。面对险恶环境,李公朴说:“我们搞民主运动的人,是要随时准备牺牲的。”“为了民主,我已准备好了,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进门了。"

1946年5月从重庆来到昆明,他的到来增强了昆明的民主力量,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慌,中统和军统特务到处张贴标语、散布谣言,说民盟与中共“勾结”,利用地方势力想夺取政权,说李公朴携带中共提供的巨款来昆明密谋暴动。为了揭穿反动派的阴谋和向广大市民说明真相,民盟支部在昆明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民盟负责人再三声明,民盟是一个非暴力的革命团体,只以和平的方式争取民主,暗杀和暴力更是民盟所坚决反对的。反动派的阴谋被揭穿以后又对李公朴等人进行造谣中伤和威胁恐吓,李公朴都不放在心上,为了中国的和平民主事业,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一次集会上,李公朴说:“想用死来威胁我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天我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跨回来。”

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虽然民主同盟一再声称自己并非暴力团体,只以和平方式争取民主,反对暗杀和暴动。但南京国民政府却密令昆明警备司令部、宪兵十三团等机关:“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揆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李公朴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归途中,于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次日凌晨逝世。整个昆明沉浸在悲哀与愤怒之中。毛泽东、朱德发来唁电。

其他作品

文学作品

序号

作品

序号

作品

1《几句说明》2《回顾与前瞻》
3《山西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山西进步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哪里?》
5《山西怎样摧毁敌伪政权》6《一些零碎的观感》
7《敌寇在山西的活动和暴行》8《一个前途的预测》
9《走上胜利之路的山西》10《二一三旅旅歌》
展开表格民主军歌

李公朴改词的《民主军歌》档案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中,有李公朴用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改词而成的《民主军歌》,虽然歌词、曲调都比较简单,但充分体现了李公朴用鲜血和生命践行“创造民主中国,永做自由人”的理想和信念。

家族成员

李公朴

妻子子女
周氏、程氏永仁、永义、永康、

后世纪念

故居

李公朴照片集

这是一 个一宅两院的房屋,大门朝东,面临东长街,进门为一院落,院北为朝南正房三间,为大七路房屋,外墙为磨面砖,中间一间为格扇门,厅房地面铺大方砖,东西两头房为木地板。中间两隔山为木壁板,两头房朝南有条格窗。院西面对大门为小五路过道三间。进了过道房又是一小院落,迎门为一花台,内种花木。院北为朝南房屋三间,比前面正房规模略小,中间为两扇门,厅房地面亦铺大方砖,两头房为木地板。紧接过道房南山为门朝西的厨房一间。李公朴于1902年就出生在这所普通的宅院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直至1915年随父母全家迁居镇江。李宅南为别姓房屋,北面、西面为徐翰林竹园。李宅原房屋已在1958年拓宽马路时被拆掉,原址即今市广播电视局,宅基包括马路北侧的人行道及其北侧部分。

人物关系

张曼筠妻子闻一多战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