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衣萍(现代作家、翻译家)

由网友(與亂丗為敵)分享简介:章衣萍(一九零二—一九四七),乳名灶辉,又名洪熙,安徽绩溪人。年少人蒙堂馆,一九零八年赴潜阜念书后进安徽省立第2师范黉舍,一九二一年进北大预科。北京大学结业后,正在陶行知开办的教诲革新社主编教诲纯志,上海大东书局任总编纂,取鲁迅准备《语丝》月刊,系沉要撰稿人。一九二八年任暨南京大学黉舍少秘书兼文教系传授,抗战前任成都大教传授...

章衣萍(1902—1947),乳名灶辉,又名洪熙,安徽绩溪人。幼年人蒙堂馆,1908年赴潜阜读书后入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北大毕业后,在陶行知创办的教育改进社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大东书局任总编辑,与鲁迅筹办《语丝》月刊,系重要撰稿人。1928年任暨南大学校长秘书兼文学系教授,抗战后任成都大学教授,南社和左翼作家联盟成员。著作甚丰,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学术著作、少儿读物、译作和古籍整理等20多部,为现代作家和翻译家。

中文名

章衣萍

别名

鸿熙

性别

出生日期

1902

去世日期

1947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绩溪人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职业

现代作家和翻译家

代表作品

古庙集

人物经历

老舍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章衣萍1902年生。17岁时由南京去北京听课。这是因为有胡适的背景,当时胡适在北大任教。

这时的章衣萍并无资本,但很狂傲,常和一些穷哥儿们在一起胡闹,喝酒骂世,很有一点笑傲江湖的味道。胡适看不过去,便让章衣萍给自己打工。其遂以胡适“秘书”自居,在言谈之中,也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引为自豪。

章衣萍的过人之处是有胆量,讲义气。当时小同乡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在文坛引起风波,章衣萍出来打抱不平,和胡梦华干将起来,时被鲁迅所发现;日后他又把张耀翔骂了一通,再次得到鲁迅的激奖。这就有了和鲁迅来来往往的机遇,于是也就成了名人。这时他与女友吴曙天,同是《语丝》的撰稿人。

1925年,章衣萍的成名作《桃色的衣裳》问世,据说这是由吴曙天的那件粉红色的衣裳而激发灵感写成的,很有韵味。章衣萍也很得意,自称文章第一流。

章衣萍著有诗文《江城子》。[1]

抗战时期,章衣萍来到成都,投奔了当地的军界人士。1937年,其出版一本旧体诗词集《磨刀集》。他自己解释说,这是因为“予来成都后,交游以武人为多,武人带刀,文人拿笔。而予日周旋于武人之间,磨刀也不也。”这似乎说明他在军界混的不很得意。

之后,文坛上很少提到他的名字。1946年3月,因脑溢血逝于成都。一代才子也就从此销声匿迹。

人物评价

鲁迅评价

鲁迅

鲁迅在编完《两地书》以后,对李霁野等北方朋友说:“你们看,我来编一本《情书一捆》,可会有读 者?”鲁迅先生的话,意在讽刺章衣萍。这个叫章衣萍的人,在192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情书一束》的书。《情书一束》,据说是一本“足以令人生厌的书”。“这种似小说又非小说的文字算不得什么文艺创作,除了宣扬有妇之夫和有妇之夫可以乱爱之外,要么就是写嫖娼和色情。”

章衣萍是这样书的作者,鲁迅先生觉得他无聊,则是情理中事了。

不久以后,这个叫章衣萍的,又出版了一本《情书二束》。难怪鲁迅先生说要编一本《情书一捆》,一束又加一束,这无聊的情书,真的可以凑成一捆了。

个人生活

胡适与章衣萍

章衣萍以《情书一束》小说集和“我的朋友胡适之”出了名。《情书一束》是章衣萍的成名之作。这部短篇小说集,可以说是章衣萍和画家叶天底、女作家吴曙天三角恋爱的产物。章衣萍就因叶天底写给吴曙天的情书,连着他自己创刊号的部分,编写成《情书二束》,结果是章衣萍和吴曙天结为伉俪。《情书一束》成为当时主要畅销书之一,该书1925年6月由北新书局初版,至1930年3月已印十版,发行近两万册,还被译成俄文。1936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一中国新文学大系》,列全国作家124名,绩溪有胡适、汪静之、胡思永和章衣萍四人。

章衣萍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出了名,应该是后事。其实应该说,没有胡适的提携和帮助,他可能无缘成为作家的,章衣萍在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时,爱读《新青年》杂志,崇尚白话文、白话诗,思想活跃而被学校除名,就辗转到上海,投奔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汪孟邹因同乡情缘,就把他介绍给胡适,在北大预科学习,做胡适的助手,帮助抄写文稿,给予厚酬,不但生活上得到了照顾,更易接近名教授,得知识匪浅。

1921年,在北大的绩溪学生章衣萍、章铁民和胡适的侄子胡思永等组织读书会,胡适挤出时间给他们演讲,笔者见到记录的有4月和6月两次,分别讲了《诗经的研究》和《楚辞》的意见,对章衣萍等绩溪学子关怀备至,对他们的成长和成名起着很大的作用。

1922年7月23日,章衣萍、胡思永等联名写信给胡适,建议把《努力》改照《每周评论》一样,谈政治,谈文艺,要求政治进步。1926年北京女师大的爱国学生遭到段祺瑞的镇压,刘和珍等六名学生惨遭杀害。章衣萍以满腔义愤挥笔撰挽联悼亡:

卖国有功,爱国该死;

骂贼无益,杀贼为佳。

《新青年》创刊号

章衣萍曾有一信给胡适:“语丝附上请收。同事们想先生写对子,那晚已蒙先生诤可了。现将墨汁及宣纸 一并递上。”四月九日(年份待考,信笺纸是中华教育改造社),故章衣萍得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跟好学好跟衰学衰”的对联。章衣萍对于胡适这位大恩人,鼎名教授,敢于说自己的真话和学术见解,章衣萍在1924年《晨报副刊》署名连载文章“糟糕的《国语文学史》”,对胡适的大文提出评判和异议。

1930年11月13日章衣萍致信胡适,说久病之后,身体甚弱,每天睡卧之余;写随笔若于自遣,月余成一小册,名 《窗下随笔》出版当寄呈一阅。《霓裳续谱》在校勘中,拟俟周作人、刘半农两君序跋寄来后,再送上请先生为之一序。1931年6月16日章又致胡适一信,“拙作《倚枕日记》寄上,计达尊览。先生所作WHOTIB; ELIEVE(我的信仰)一文,已由友人译成中文,该稿已由大东(书局)收买,作为《英汉对译丛刊》之一。译文由衣萍代看过一次,略改数处。惟间有疑问之处,非得先生亲笔校改不可,该刊专供中等以上学生习英文之用。先生之《胡适文存》中多数论文,已成为全国中学生之普遍读物,则 WHOTIB; ELIEVE将来刊成,将成为中学生所热烈欢迎无疑。且该文为精心之作,影响于青年思想一定很大。”

章衣萍凭着自己的才气和胡适、鲁迅的提携,时在中国文坛上享誉卓著。胡适是一个有名的爱才、好友、助友的使者,章衣萍致信胡适,请求胡适为书作序,介绍商务印书馆为其出书。后来任大东书局总编辑的章衣萍,也主动为胡适的英文著作《我的信仰》译成中英文对照,准备印成《丛刊》,向中等以上学生推荐,造成更深影响。《胡适文存》的印行,是靠亚东图书馆的同仁,平时注意把胡适刊发的文章收集起来,做过目录经胡适审阅,很快就成书印行了。胡适的名人效应,有着绩溪众多好汉的一份功劳,难怪国学大师章太炎惊叹“绩溪为上京”了。

其他作品

刘半农

1、深誓(诗集)1925,北新

2、情书一束(短篇小说集)1925,北新

3、种树集(诗集)1928,北新

4、古庙集(短篇小说集)1928,北新

5、樱花集(散文集)1928,北新

6、枕上随笔(散文集)1929,北新

7、青年集(散文集)1930,光华

8、黄仲则评传(传记)1930,北新

9、枕日记(撒嫩机)1931,北新

10、随笔三种(散文集)1933,险地

11、衣萍小说选(短篇小说集)1933,乐华

12、衣萍书信(散文集)1933,北新

13、我的儿时日记(散文集)1933,上海儿童书局

14、小娇娘(短篇小说集)1933,上海黎明书店

15、管仲(传记)1933,儿童书局

作家章衣萍的作品

16、作文讲话 1933,北新章衣萍创作选 1934,上海仿古书店

17、柳眉君情书选 1936,上海绿灯书店

18、秋风集(散文集)1936,复兴书局

19、孙中山先生(传记)1937,儿童书局

20、我的祖国 1940,儿童书局

21、衣萍文存(散文集)1947,天下书店

22、樵歌(诗词)朱敦儒著,1930,商务

参考资料

1.江城子 · 古诗词网(引用日期:2022-01-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