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7反坦克导弹(1979年研发的反坦克导弹)

由网友(再遇太难)分享简介:基原简介“混血儿”又名“萨克斯”,北约编号AT⑺。AT⑺“混血儿”是种轻型反坦克导弹体系,可用去弱化下层军队的反坦克威力。一九七九年出生避世的“混血儿”称“混血儿”⑴,编号AT-七a,应用射程较短的九Mll五型导弹。一九九零年拉出的AT-七b“混血儿”⑵改用尺寸较大、沉一三私斤的九Ml三一型导弹,增长了有用射程。事...

基本简介

“混血儿”又名“萨克斯”,北约编号AT-7。AT-7“混血儿”是种轻型反坦克导弹系统,可用来强化基层部队的反坦克能力。1979年出世的“混血儿”称“混血儿”-1,编号AT-7a,使用射程较短的9Mll5型导弹。1990年推出的AT-7b“混血儿”-2改用尺寸较大、重13公斤的9Ml31型导弹,增加了有效射程。

事件

现代战场如何打坦克 别太想当然,导弹还没一坨水泥块好用

1992年,俄KBP公司在“混血儿”-2基础上研发出适于城市作战的AT-13“混血儿”-M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1996年又根据车臣城市战的经验教训对它进行了再改进。它被士兵称作“袖珍大炮”。“混血儿”-M的最大特色是更好地适应城市作战需要,方便街巷快速运动携带,攻击装甲目标击毁率高,具有多用途使用特点,成本低且利于大量生产装备。

“混血儿”-M反坦克导弹系统由发射装置和筒装导弹构成。新型9Pl51M型发射架配备有性能较先进的观瞄系统和电子控制设备。主要改进项目还有火箭发动机功率增大,使射程从1公里增大到1.5公里;战斗部口径增大到130毫米,采用串联战斗部和燃料空气战斗部;增加了带有冷却系统的热成像夜视仪。“混血儿”-M采用半自动指令瞄准线制导,作战反应时间8~10秒。

“混血儿”-M的攻击力来自两种战斗部。一种是对付爆炸式反应装甲的改进型9M131导弹。在80米~1.5公里的有效射程内,它采用重4.6公斤的串联空心装药,可对付爆炸式反应装甲,在清除反应装甲后还能侵彻800毫米~1米厚的主装甲。因此,“梅卡瓦”的多层装甲防护难以抵御“混血儿”-M的持续攻击。而射手近距离突然攻击,又使坦克车上的告警系统来不及反应。另一种是用于对付掩体及有生力量的云爆弹,采用燃料空气炸药战斗部,可对付掩体目标、轻型装甲目标和有生力量。它增加了“混血儿”-M的使用价值。

为了降低成本,减轻重量,“混血儿”-M简化了控制装置,成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的便携式多用途武器。它可由3人小组携带。除单兵武器外,小组能携带5枚导弹。它可从狭小密闭的空间,如在楼房居室、工厂车间、机动车车厢或其他狭小掩蔽地发射。射手可在行进中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目标出现时,射手可接近目标选定最佳射击距离,或抵肩部或抵地面发射“混血儿”-M反坦克导弹,然后迅速撤离。“混血儿”-M在黎巴嫩南部创下的战绩已在世界反坦克导弹发展史上写上了闪亮的一页,它对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课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