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由网友(零皮冰点.)分享简介:王达,男,吉林大教国际经济系主任,传授、专士熟导师;中国国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专士后;中国美国经济教会副秘书少,中国世界经济教会、中国国际金融教会理事;《中国社会科教》纯志特约社研究员。研究范畴:国际金融、美国经济。掌管国度天然科教基金、国度社科基金、教诲部留教返国职员科研承动基金和中国专士后科教基金等国度级科研名目。正在...

王达,男,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特约社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金融、美国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研究》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篇,出版《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监管研究》等专著2部。2008年受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代表中国参加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大会;2009年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2011年获德国“联邦总理奖”并赴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受到德国总统高克以及总理默克尔的接见。

中文名

王达

性别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

职业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专业方向

世界经济

职务

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主任

人物简介

长春国投

姓名:王达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国际经济系主任

最高学历: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所在学科专业:世界经济

所研究方向:国际金融、美国经济

讲授课程:

本科:国际金融(双语)、国际证券投资

硕士: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外汇市场实务、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教育经历:

2006.9—2009.6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 博士

2003.9—2006.7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 硕士

1999.9—2003.7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16.9—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17.8—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在职)

2015.1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2.9—2016.8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011.6—2012.8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

2009.7—2012.8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社会兼职: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特约研究员

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吉林大学中日经济社会共同研究中心研究员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Its Impact on Outward FDI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 A Research based on Firm-level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ree Provinces of East China”(项目批准号:GZ943),已结项。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金融数据垄断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应对”(项目批准号:2018T110176),已结项。

[3]第6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对中国的启示”(项目批准号:2017M621000),已结项。

[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形成机理与监管研究”(项目批准号:13CJY127),已结项(免于鉴定)。

[5]教育部第48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机理、风险与监管: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研究”(无项目批准号),已结项。

[6]吉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与外汇市场实务案例库”(项目批准号:2014AL13),已结项。

[7]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项目批准号:2010JQB13),已结项。

学术论文

[1]王达:《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竞争格局与中国创新战略》,《国际金融研究》2018年第12期,10-20页。

[2]王达、伍旭川:《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与经济》2018年第4期,78-81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

[3]何平、钟红、王达:《国际债券计价货币的选择及人民币使用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7年第6期,75-84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4]钟红、李宏瑾、王达:《本币发行国际债券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对人民币国际化和货币回流机制的启示》,《金融评论》2017年第1期,66-77页。

[5]王达:《了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入门之作——评皮凯蒂的<不平等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日(总第915期),第8版。

[6]王达:《以中国智慧助推亚投行前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28日(总第897期),第1版。

[7]王达:《国际金融统计体系改革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调研》2015年第49期(总2000期),2015年12月17日。

[8]王达:《宏观审慎监管的大数据方法:背景、原理及美国的实践》,《国际金融研究》2015年第9期,55-65页。

[9]王达、项卫星:《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71-81页。

[10]王达、项卫星:《静悄悄的金融统计体系革命:意义、进展及中国的参与》,《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4期,121-133页。

[11]王达:《中国的新探索 世界的亚投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23日(总第773期),第1版;被收入《中国学术评论2015》,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12]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风险管理》,《互联网经济》2015年第6期,26-31页。

[13]王达:《亚投行热的演进态势、挑战及应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5年第31期(总第1072期),2015年4月29日。

[14]王达、张佳睿:《美国主导下的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最新进展与中国的参与策略》,《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6期,82-87页。

[15]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及启示》,《学术交流》2015年第6期,124-128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0期部分转载,154页。

[16]王达:《美国金融数据体系改革的背景、进展及影响》,《亚太经济》2015年第3期,68-73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5年7月23日全文转载。

[17]王达:《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3期,48-64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5年6月18日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外交》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4期,132-133页,2015年7月31日出版。

[18]王达、刘天泽:《论影子银行体系的演进与互联网金融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226-228页。

[19]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12期,47-57页;《新华文摘》2015年第7期全文转载,53-57页。

[20]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41-46页;被收入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编著《全球化格局下中美俄经贸关系》论文集,77-86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21]王达:《论美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演进及启示》,《亚太经济》2014年第4期,70-73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4年11月5日全文转载。

[22]王达:《影子银行演进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冲击——为何中国迥异于美国?》,《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4期,73-82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4年8月7日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162-163页,2014年9月30日出版。

[23]李晓、王达:《我国应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14年第9期(总第950期),2014年2月12日。

[24]王达:《美国主导下的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演进、缺陷与重构》,《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10期,33-44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3年12月31日全文转载。

[25]王达、刘晓鑫:《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6期,71-78页。

[26]王达、项卫星:《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全球金融市场LEI系统的构建》,《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10-14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3年9月11日全文转载。

[27]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1期,35-43页。

[28]王达、刘洪飞:《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中国金融》2012年第14期,77-78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2年8月30日全文转载。

[29]王达、白大范:《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及其对美中贸易的影响》,《东北亚论坛》2012年第5期,65-71页。

[30]项卫星、王达:《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51-58页。

[31]项卫星、王达:《论中美金融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非对称性》,《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10-16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2年3月12日全文转载;被收入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丛书《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7月版。

[32]王达、项卫星、刘晓鑫:《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美经济关系失衡及其调整》,《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1期,19-26页;被收入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丛书《后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6月版。

[33]王达、项卫星、刘晓鑫:《后危机时代的中美经济关系: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分析》,《亚太经济》2010年第6期,19-24页。

[34]项卫星、王达:《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FDI增长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54-61页。

[35]项卫星、王达:《境外战略投资者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0期,85-89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10年6月9日全文转载。

[36]项卫星、王达:《拉丁美洲、中东欧及东亚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第4期,22-28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8年8月12日全文转载。

[37]项卫星、王达:《东亚地区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部门FDI的增长及其发展趋势》,《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3-7页。

[38]项卫星、王达:《论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的公司治理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93-99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金融与保险》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39]项卫星、王达:《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文献综述》,《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91-110页。

[40]项卫星、王达:《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26-31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中国经济信息网2007年6月5日全文转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年9月13日全文转载。

[41]项卫星、王达:《战略引资与转轨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基于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的案例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68-74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7年6月7日全文转载。

[42]项卫星、王达:《金融支持与吉林省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2期,58-63页。

[43]项卫星、王达:《日本经济的复苏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1期,24-29页。

[44]项卫星、王达:《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失败的原因分析》,金华林、张杰主编《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与东亚经济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261-270页。

[45]项卫星、王达:《中东欧五国银行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外资参与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36-41页。

著作教材

[1]《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中国如何汲取中东欧转轨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获奖情况

[1]2017年6月获“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独立署名)。

[2]2016年8月获“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独立署名)。

[3]2014年7月入选“吉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阶段)”。

[4]2014年6月获“吉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排名第二)。

[5]2014年6月获“第六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排名第二)

[6]2012年12月获“第五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排名第二)。

[7]2011年2月获德国“联邦总理奖”并于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受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

[8]2011年11月获“吉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2011年3月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0]2010年12月获“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名第二)。

[11]2009年2月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12]2008年8月作为“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团”成员赴德国参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会”并进行学术访问。

[13]2008年8月获日本笹川良一基金会奖学金。[1]

参考资料

1.王达 ·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引用日期:2013-06-2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