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尾枫(唇形目马鞭草科植物)

由网友(羁゜)分享简介:尖首枫(教名:Callicarpa longissima)为马鞭草科紫珠属的动物。漫衍正在中国台湾、越南和中国大陆的广西、4川、广东、福修、江西等地,熟善于海拔一二零零米的地域,多熟少正在山坡、荒原和谷地森林中,今朝还没有由人工引种栽培。灌木或者小乔木,低一⑶-(七)米;小枝紫褐色,4棱形,幼嫩部门稍有多粗胞的双毛,节上...

尖尾枫(学名:Callicarpa longissima)为马鞭草科紫珠属的植物。分布在中国台湾、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四川、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坡、荒野以及谷地丛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灌木或小乔木,高1-3-(7)米;小枝紫褐色,四棱形,幼嫩部分稍有多细胞的单毛,节上有毛环。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3-25厘米,宽2-7厘米,顶端尖锐,基部楔形,表面仅主脉和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背面无毛。

中文名

尖尾枫

亚纲

菊亚纲

别名

粘手风

拉丁学名

Callicarpa longissima

拼音

jiān wěi fēng

植物界

紫珠族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外文名

Acer acerifolia

唇形目

马鞭草科

亚科

牡荆亚科

紫珠属

亚属

紫珠亚属、紫珠组、纵裂药系

尖尾枫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 Merr.

分布区域

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四川,台湾

形态特征

图片最前面是什么植物

尖尾枫

叶片有细小的黄色腺点,干时下陷成蜂窝状小洼点,边缘有不明显的小齿或全缘;侧脉12-20对,在两面隆起,惟网脉在背面深下陷;叶柄长1-1.5厘米。花序被多细胞的单毛,宽3-6厘米,5-7次分歧,花小而密集,花序梗长1.5-3厘米;花萼无毛,有腺点,萼齿不明显或近截头状;花冠淡紫色,无毛,长约2-5毫米;雄蕊长约为花冠的2倍,药室纵裂;子房无毛。果实扁球形,径1-1.5毫米,无毛,有细小腺点。花期7-9月,果期10-12月。[1]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荒野、山坡、谷地丛林中。

分布范围

产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州近郊。[1]

主要价值

全株供药用,有止血镇痛、散瘀消肿、祛风湿的效用,治外伤出血、咯血、吐血、产后风痛、四肢瘫痪、风湿痹痛等。[1]

【瑶药】粘手风:用于风湿骨痛,偏瘫,产后风,皮肤瘙痒,创伤出血。[1]

尖尾枫

全株:辛、微苦,温。散瘀止血,祛风止痛。用于咯血,呕血,产后风痛,四肢瘫痪,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1] 参考资料

1.尖尾枫(引用日期:2016-11-08)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