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庄村(山西太原尖草坪区阳曲镇下辖村)

由网友(掩饰心伤。)分享简介:尖草坪区阴曲镇晋庄村位于太本郊区西南标的目的,东邻一零八国谈,西邻阴兴河,南交太本市没有锈钢园区,北靠阴曲镇,接通前提便当,地舆位置优胜,区位上风较着。齐村共有一三零户,三五三人,耕地七零零余亩,二零零八年农平易近人均杂支出五五七五元。中文名晋庄村别号晋庄地舆位置太本市西南标的目的人嘴三五三德律风区号零三五一车牌代码晋A邮政区码零三零...

尖草坪区阳曲镇晋庄村位于太原市区东北方向,东邻108国道,西邻阳兴河,南接太原市不锈钢园区,北靠阳曲镇,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共有130户,353人,耕地700余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75元。

中文名

晋庄村

别名

晋庄

地理位置

太原市东北方向

人口

353

电话区号

0351

车牌代码

晋A

邮政区码

030052

所属地区

太原市

民族

特色产业

小麦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类别

基本情况

每日一村 ┃泥屯镇下辖村 思西村

晋庄村全村163户,人口354人,劳动力人数126人,党员人数14人,村通公路3公里,村内有车9户,我村近期将补修烂的村内路面,农作物面积396亩。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晋庄村两委在尖草坪区委、区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紧紧围绕“农业稳村、畜牧强村、生态绿村”的发展思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建设生态园林村为切入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绩和效果。,2007年,晋庄村被区委区政府定为环境优美示范村;2009年被列入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名单。

一、加强领导,全民动员,城乡清洁绿色先行。

环境卫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一个优美、整洁、文明、绿色的家园,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形载体,更是创建文明和谐村镇的重要条件。晋庄村两委干部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全力推进村中“四化、四改”建设,大搞绿化美化,突出展示精品效应,全力打造园林示范村。

道路硬化。2006年,为解决村民行路难,村两委在当时集体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硬化道路1.4公里,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村庄绿化。由于宣传动员到位,克服了集体经济薄弱的困难,积极引导和激发了广大农户绿化美化家园、甘于奉献的主人翁意识,农民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都栽植了适宜树木,村里对一河一道、四巷全部进行了绿化;新建两个绿色草坪,在绿化选种上力求多样,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品种、多色彩的绿化格局;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村南凡有土墙处全部种植爬山虎,形成“林荫型”的立体模式。全村共计种植卫茅1000株,卫茅球800株,香花槐1000株,爬山虎800株,整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80%,成为尖草坪生态园林村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环境净化。村两委对主要街巷进行统一规划,在村边新建五座垃圾池,配备了20余个垃圾箱;集体给予适当补助,各家把门前废弃的砖块重新利用,既美化了环境还做到了废物利用,“脏、乱、差”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路灯亮化。村里已配备安装了20余盏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和文化活动生活。

“四改”建设。改水,自来水已进入户户农家,村民不用担心吃水的问题;改厨,村里修建一座沼气站,每户都接入了沼气燃具,既环保又实惠;改厕,基本上都是封闭或半封闭式的,露天粪坑已基本上消除;改圈,村里零散养殖户不多,下一步将以生态养殖合作社建设为重点,实行小区化集中饲养。

如今的晋庄村一改往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脏、乱、差”现象,街巷整洁,绿树成荫,美化香化,空气清新,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一个宜居绿色生态村庄,已基本实现了“三园”:远看似花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村民生活幸福的乐园。

二、建章立制,专人负责,完善管理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件持之以恒的工作,必须建立常效管理制度并加以坚持落实执行,才能保证工作的实效性。对此,村里成立了领导小组,一把手总负责,全体村民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使得村里的卫生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建立了清洁工程责任制,每天清扫,保证了村容村貌的干净整洁;监督检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不协调的行为,立即整改;环境卫生管护制度,配备两人专职负责清扫保洁,每日集中收集清运垃圾,要求村民宁可多走几步,也要把垃圾送到集中点,逐步培养农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生活习惯。此外,村里还统一粉刷农民房舍院外墙及主街道设置张贴新农村宣传专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了文体活动室,配备文体器材,拓展了活动中心,处处展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精品园林化新农村。

三、加快产业化发展,构建绿色循环经济

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搞好绿色能源革命,我村在市区农业局、镇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采取“集中管理,集体经营,分户使用”的形式,在村西空地建设了一座投资150万,占地1300平方米,日产沼气达300立方米的大型集中沼气站,满足了全村130户村民的生活燃料需求,每年可为每户村民可以节约燃料费800元,村集体每年可节约垃圾清理费6000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四堆”问题。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实现农民增收,最具重要作用的是成立生态养殖合作社,实行沼气技术的综合利用,前促养殖业,后带种植业,形成“猪-沼-菜”的生产链条,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沼气池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种植基地产品可为养殖基地提供饲料,养猪可使农民增收,产生的粪便可用于生产沼气,沼渣沼液又可作为绿色无公害种植的高效有机肥料使用,既节约了能源,又清洁了环境,还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创建生态环保家园。

生态养殖合作社位于晋庄村西,新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和生猪规模养殖基地,占地约13亩,蔬菜大棚节能温室10排100间,形成日光节能温室种植基地,并配齐了各类内部设施,以建设规模养殖基地为重点建猪舍20排200间,存栏数可达1000头。大力发展养殖,使周边散养户形成规模,带动全体村民向规模养殖业发展,统一管理,统一防疫,提高效益。

四、增进村民福祉,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务管理

农村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扎实做好了计生服务工作,符合政策生育率达100%。,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率达100%。

农村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目前广播电视用户128户,实现了广播电视接收率100%;通讯:全村10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手机,实现了信息畅通;农民休闲活动广场:为解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在村委会门前的空院,配备了文体器材,新建了文化活动室,拓展了活动中心;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搞好农民福利。逢年过节,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老党员能领取三百元,给每户村民发放大米、白面,食用油。响应国家“两免一补”的政策,对上小学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三百元,对考入中专以上的学生都有两到三千元的奖励,村民真正享受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所带来的福祉。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紧张问题,改善村民居住条件,聘请规划设计单位对村庄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座座住宅楼将拔地而起,晋庄将焕发更大的勃勃生机。

抓好村务管理,晋庄村两委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中心,以凝聚人心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坚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10多年来,无村民上访事件,如今的晋庄村党风正,民心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