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梁(微波通信专家)

由网友(时光怎么让爱笑的人哭了)分享简介:刘国梁于一九三零年出熟,传授,于一九九五年离戚,享用国务院特殊津揭待遇。首要从事微波取毫米波通讯方面科研事情,介入研发了尔国第1台毫米波通信机、毫米波交力机、远控功课挪动式呆板人,并别离得到电子工业部科技前进1等惩、国度科技前进3等惩、中国科教院科技前进2等惩。国籍中国出熟地北京业余标的目的微波取毫米波通讯人物简介刘国梁,...

刘国梁于1930年出生,教授,于1995年离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主要从事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方面科研工作,参与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毫米波接力机、遥控作业移动式机器人,并分别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北京

专业方向

微波与毫米波通信

人物简介

微波通信与光纤通信专家叶培大院士逝世

刘国梁,男,1930年出生,北京人,教授,1995年离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1949年赴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参军,1953年毕业并留校,1957年到清华大学进修一年,随后回校继续任教。主要从事的是微波与毫米波通信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参与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毫米波接力机、遥控作业移动式机器人,并分别获得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陕西省通信学会微波通信委员会委员。

人物事件

19岁时,刘国梁响应号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参军学习。忆起当初,刘国梁老人有些感慨:“当时张家口才解放不久,如果不打仗,大家就继续学习专业课;如果打仗,就可能分配到野战部队。”

刘国梁被分到工程甲班,由于学习任务重,从1949年参军到1955年,他都没有请过假、回过家。无线电工程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无线电接收机教研室。一边翻译《无线电接收设备》(俄语)一书,一边参加教学工作。

刘国梁回忆说,他参与研发的毫米波(8mm)通信机是电子工业部下达的科研项目,为我国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毫米波通信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开发阶段,而刘国梁参与研制出的毫米波通信技术性能样机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些都是在国外对我国封锁禁运的条件下进行的,全部采用国产元器件。”回忆起这个项目,刘老非常自豪。然而,自主研发不易,这个样机花费了项目组两年多时间,进行了大量测试和十几次在校外进行的现场试验,最后被评定为“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参与研发的毫米波接力机,曾在黄河边顺利通过相关试验,长途通话质量良好,完成了抢通试验,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研发的“遥控作业移动式机器人”分系统属国内首创,整机性能和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刘国梁说:“高等院校不仅要组织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为了不断加快科研速度,尽快出新成果,接受新的项目,一定要有技术储备,才能使科学技术跨越式向前发展。”他所承担的“遥控作业移动式机器人无线电通信系统”,就运用了8GHz微波通信机等方面成熟的技术,加快了研制进度,只用了10个多月,就完成了该项目科研任务。

除了搞科研,刘国梁还非常热爱教学。他说:“正因为多年受到了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懂得了应如何做好一名教师和当好一名干部,在自己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初期,我的老师和领导给了我极好的帮助,薪火相传,我便以此启发教育自己的学生。”

他寄语热爱科研工作的学生和老师:一个科研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越是老教师,资格越老、经验越丰富,越要尽可能深入第一线;必要时要亲自动手,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和带领年轻人,一起为我们国家的富强贡献一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