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脍(汉语词语)

由网友(没什么大不了)分享简介:脍,kuài,诠释为粗切的熟肉。出自南晨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中文名鲈鱼脍拼音lú yú kuài释义本为菜肴名称,后被当成典故应用,寄义是思城赋回。短语类型偏偏邪短语来由《世说新语.识鉴》具体释义典源《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三九三~弛季鹰辟全王东曹掾,正在洛睹金风抽丰起,果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熟贵患上适...

脍,kuài,解释为细切的生肉。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中文名

鲈鱼脍

拼音

lú yú kuài

释义

原为菜肴名称,后被当做典故使用,含义是思乡赋归。

短语类型

偏正短语

出处

《世说新语.识鉴》

详细释义

典源邯郸V音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393~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2384~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1]

典源译文

张翰,字季鹰。他曾多年在洛阳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官职不高,难以施展抱负。又因官府诸事繁杂,颇多不顺心之处。加之他预见到司马炯将要垮台,恐累及自己,便想避祸退隐。他曾对同郡人顾荣说:“现在天下战乱纷纷,战祸不断。凡有名气的人都想退隐。我本人是山林中人,对官场难以适应,对时局又很绝望。看来,也该防患于未然,考虑一下以后的事了。”然而要断然放弃眼前的功名利禄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他迟迟未作出最后的决定。一年秋天,季鹰在洛阳感受秋风阵阵,似乎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绪。接着,他又回忆起家乡吴地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更觉得乡情无法排遣。于是,他自然自语地说:“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就在季鹰辞官回乡不久,齐王司马炯谋反被杀,他手下的人纷纷受到牵连,有好些人还丢掉了性命。只有张季鹰幸免遇难,人们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因为擅自离开,被除官名。但张翰自得其乐,并没有想着在仕途闻达。有人对他说,您纵情一时,难道不为身后留名吗?张翰回答,与其身后留名,不如当下饮酒尽欢。当时的人因其旷达而看重他。张翰非常孝顺,其母过世,过分悲伤以至于超出常礼,五十七岁去世。有数十篇作品闻名于世。

释义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鲈鱼脍"为思乡赋归之典,亦作“鲈鱼鱠”。

同源典故

莼鲈 西风忆鲈鱼 西风归计 负鲈鱼 还吴张 鲙美菰香 鲈脍 鲈乡 鲈香 鲈鱼 鲈鱼堪脍[1]

示例

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鲈鱼脍,复有沧洲心。”

唐 李白《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鲈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唐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鲈脍漫劳思。”

元 朱希晦《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鲈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明 王世贞《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鲈脍,吾曾识凤毛。”

清 陈梦雷《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鲈鱠娱亲请尚方。”[1]

故事

张季鹰调任齐王的东曹属官,在首都洛阳,他看见秋风起了,便想吃老家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说道:“人生可贵的是能够顺心罢了,怎么能远离家乡到几千里外做官来追求名声和爵位呢?”于是坐上车就南归了。不久齐王败死,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能见微知著。

参考资料

1.典故 · 搜韵(引用日期:2012-12-1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