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成立的学院)

由网友(为未来加油!)分享简介:西南林业大教马克思主义教院的成立时间是二零一二年一一月,其前身是马克思主义学研部。基原先容西南林业大教马克思主义教院建立于二零一二年一一月,其前身是二零一零年四月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学研部。教院现有博兼职西席五一人,此中兼任西席二九人,兼任西席中传授七人,副传授一三人,得到专士教位及正在读专士研究熟一九人、得到硕士教位八人。...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立时间是2012年11月,其前身是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基本介绍

喜迎二十大 同心庆七一 结对携手谱新篇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社区 企业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2年11月,其前身是2010年4月成立的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1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获得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研究生19人、获得硕士学位8人。学院设有6个教研部,1个网络实验室,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等6门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校研究生已达200多人;学院现有3个研究中心,其中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以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实践教学三结合”模式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时代性和实效性的统一,同时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东林特色,获得了同行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予以了报道。

学院共获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70余项。特别是青年教师实现了科研项目的全覆盖。学院先后出版高水平专著12部,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200余篇。2012年,学院事业再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批准,学院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学院又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殊荣。

教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承担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1门为校级精品课,4门是校级重点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方面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承担近30多项教学改革课题,其中教育部和中国高教学会课题9项,省教育厅、省高教学会课题17项;获30多项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3项,校级9项;我院教师获得多项教学荣誉奖项,其中2人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荣誉称号,3人获得东北林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人连续5年获得我校最喜爱的十佳教师荣誉称号。

学院先后在哈尔滨王岗镇、动力区民政局、哈尔滨烈士陵园、道里区人民法院和共青团省委建立了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和对师资、研究生的培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出了一条新路子,这是一个创新,一个突破。学院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实践,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使全体师生在实践基地中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机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现有教师4人,高级职称3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获得或在读博士2人, 3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教研部承担全校本科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任务。教研部教师致力于教学与科学研究,纲要课程被评为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教研部教师在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奖赛中曾获得教学三等奖和“精彩一课”奖,教研部教师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教学科研课题多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张 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张 纯 宋成鑫 胡庆祝 林美群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教研部承担全校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所授课程曾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两课”重点课、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教研部被省教委授予教学先进教研室称号。教研部教师主持的教学科研研究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任课教师在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奖赛中,曾获得一、二、三等奖和“精彩一课”奖。两名教师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十佳教师,一名教师曾获学校首届教学新秀奖及多次获得学生最喜欢的十佳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主任:李晓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团队:李晓兰 汪金英 雒文虎 王 晶 李光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现有教师5人,高级职称3人,全体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教研部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教研部主持多项省部级科学研究课题、获得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年的不断努力探索,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灵魂、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势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关春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关春玲 刘经纬 王 刚 胡 水 王 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现有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7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研部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比较思想政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专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研究》、《科学发展观专题》、《政治经济学》和《证券投资学》等本科公选课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教研部在教学上勇于探索与改革,概论课教学采用专题式授课、教师轮讲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好评,课程被评为东北林业大学校级精品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 于海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于海涛王越芬 刘晓黎 李文杰 许 婕 李军刚 候彦杰 邹佰峰 杨丽艳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现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教研部全体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除专任教师外,教研部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专任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共同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2012年《形势与政策》课获得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建设立项。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李铁英

《形势与政策》教学团队(专职):李铁英 陈文斌 刘伟杰 张宝霞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共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教研部主要承担全校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教研部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自然辩证法概论》三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和《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两门博士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鲁志美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教学团队:鲁志美 刘经纬 王越芬 关春玲 邹佰峰 胡 水

科研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是一个体现学科交叉融合,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集管理科学、生态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于一身的重要研究基地。自2001年成立以来,经过13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全面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领域的一面旗帜。中心人才济济,学术队伍实力强劲,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在全省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及政策建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2年,东北林业大学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专门的生态哲学研究室。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校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我们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依托思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森林经理学等博士学科的优势,集结起东北林业大学各学科研究力量,先后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使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成为国内本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中心。2001年,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05年,组织召开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7年,中心被确定为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11年被黑龙江省哲社办批准为黑龙江省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研究基地。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刘经纬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婕

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文斌

东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金英

东北林业大学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

东北林业大学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正林

东北林业大学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关春玲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