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由网友(浅时光 BonnenuI)分享简介:《马克思主义实践取理论》是二零零九年五月社会科教文件出书社出书的图书,做者是梁平易近愫。原书首要是正在唯物史观的实践引导下,试图对于兼具今世东方新社会史教野以及英国马克思主义汗青教野单沉身份的教术名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史教思惟举行较为深切的切磋。中文名马克思主义实践取理论做者梁平易近愫订价六九.零零元言语中文出书社社会科教文件出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是2009年5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民愫。本书主要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下,试图对兼具当代西方新社会史学家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双重身份的学术名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思想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中文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民愫

定价

69.00元

语言

中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开本

16开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9706855

内容简介

王希恩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梳理与挖掘其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指出霍布斯鲍姆的史学研究及以此为显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对国际史学发展所作的贡献,特别揭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潜在影响。庄力图论证和展现其史学思想核心内容的同时,折射出这位国际史学大师的学术理念和治史心路。

全书共八章和一个附录,构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试图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章本章以学术流派与社会变革相互关系为总体框架,具体考察霍布斯鲍姆及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中重要成员的学术渊源。从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的国际思潮背景人手,阐明西方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这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之听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学术前提。从社会政治、社会心理思潮和学术文化等思想背景层面出发,分析以霍布斯鲍姆为显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观念形成与学术创新的国内外环境,同时强调英国传统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内在影响。

第二章本章从进步史观、全球史观和“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等分析视角出发,论述霍布斯鲍姆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本体论思想。一方面,分析霍布斯鲍姆进步历史观念的变化和意义;另一方面,在概括“西方中心论”的渊源与流变基础上,阐释霍布斯鲍姆史学研究的全球视野与全球史观的本质特点。特别指出霍布斯鲍姆的全球史观无力避免传统西方中心论的情境浸润,在某种程度上,其欧洲中心主义情结则是一种显性的和隐蔽的西方中心论的结合形态。再者,正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互结合的历史观和史学观为思想指导,他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共同开创了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模式。

第三章本章主要集中于霍布斯鲍姆史学观念的中心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并揭示霍布斯鲍姆在历史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和原则设定。

作者简介

梁民愫,男,汉族。江西泰和人,1967年生。1991年、1997年和2002年分别获得江西师范大学史学学士、广西师范大学史学硕士和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首批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史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江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侧重于近现代中外关系史、西方社会文化史和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

绪论

一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和相关研究

二 关于霍布斯鲍姆史学研究和学术述评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路径和基本方法

四 课题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和价值取向

五 问题困惑、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霍布斯的姆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渊源

第一节 国际思潮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 社会心理的作用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 西方新史学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

三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第二节 英国社会政治变革与学术文化传统

一 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背景

二 国内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传承

第三节 英国传统学术理念与人民史学方法

一 经验主义传统的观念影响和方法熏陶

二 传统主义史学的学术理念和理论渊源

第二章 历史本体论:学术人生和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进步历史观念的变化和意义

一 西方进步历史观念的嬗变与启示

二 霍布斯鲍姆进步史观的演化与价值

第二节“西方中心论”和“全球历史观”

一“西方文明中心论”到“全球历史观”

二 全球视野与霍布斯鲍姆史学研究

三 欧洲中心主义情结与思想悖论

第三节“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和底层历史

一“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与底层历史学

二 阶级分析方法与底层历史研究

第三章 历史认识论:过去和现在的理论认知

第一节 过去的意义与历史的客观性

一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论认识前提

二 过去的意义和历史的客观存在

三 过去与现在的内在关系和辩证解释

第二节 历史认识、历史预测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一 历史认识的实践价值和历史学的预测功能

二 预测未来和社会改造: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功能差异

第四章 历史方法论:历史证据、历史学和社会科学

第一节 历史方法论的分析前提

第二节 历史学和社会科学

一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传统论争

二 历史学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节 历史证据、历史学和社会科学

一 历史证据、历史事实与历史学的科学性

二 历史证据对于历史学、社会科学的共同价值

第五章 理论属性和史观取向:整体社会史的理论方法

第一节 西方社会史研究传统取向和现代“解释类型”转换

第二节 整体社会史的理论属性和学科特性

一 理论依据与整体社会史研究

二 整体社会史的价值目标追求

三 整体社会史的学科特征归属

第三节 整体社会史学的理论架构和分析模式诉求

一 理论框架的宏观建构与结构分析的精心运用

二 传统社会结构模式的借鉴与现代社会理论模式的超越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与整体社会史的建构

第六章 整体社会史研究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国际反响

第一节 整体社会史学研究的实践成效

第二节 整体社会史研究实践的基本特征

一 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大众叙述性

二 整体社会史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三 整体社会史研究的综合性特征

第三节 整体社会史学思想的国际回响

一 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潜在影响

二 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显性激励

三 成为国际社会史学的重要推动因素

第七章 史学思想现实关怀和历史学家社会责任

第一节 世界文明的忧患意识与史学研究的现实关怀

第二节 神话化的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

一 意识形态、认同历史和史学研究效果

二 神话历史、历史记忆和意识形态话语批判

三 史学社会功能、史家社会责任和史学神话终结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创新和研究取向

第一节 唯物史观与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

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史学认知和理性继承

二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批判反思和创新阐释

第二节 史学研究取向与双重理论视阈(代结语)

一 霍布斯鲍姆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取向

二 注重对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双重考察

附录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反响研究

一 中国学者视阈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二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学术界的传播路径

三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潜在影响

四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后记

……

书籍信息

作 者:陈潮光 主编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010083384

定价:¥38.00

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大理论假设

——兼论理论假设的分类

现阶段我国社会利益矛盾的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天壤之别的两个公有制世界

——柏拉图与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

两种经济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以马克思地租理论指导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增殖收益分配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探析

市场经济:新视角下的重新认识

——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

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

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范畴及其当代意义

历史地透析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

和谐之道:劳动范式,还是交往范式

马克思对近代自然法正义观的批判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德意志意识形态》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

民主的伦理纽带

——关于德里达两部政治哲学著作的尝试性解读

詹姆逊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时代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

毛泽东文化批判思想的价值解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