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大同小学(1906年在福建创立的公立小学)

由网友(╰錵☆苮孒╮)分享简介:厦门市大异小教是1所百大哥校。一九零六年(光绪3102年)二月,时价清终废科举兴书院之际,黄廷元、洪晓秋、杨景文等人倡议建立“大异两等小书院”,推选洪晓秋为校董会董事少,聘杨景文为校少,校址设正在赖厝埕(今大元路鹭江戏院地点地),校舍是向华裔租用的天井式两层平易近房,仅有6间分歧规格的学室。一九一二年改成“私立大异小黉舍”,一...

厦门市大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时值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际,黄廷元、洪晓春、杨景文等人发起成立“大同两等小学堂”,推举洪晓春为校董会董事长,聘杨景文为校长,校址设在赖厝埕(今大元路鹭江剧场所在地),校舍是向华侨租用的庭院式两层民房,仅有六间不合规格的教室。1912年改为“公立大同小学校”,1929年改称“县立大同小学”。

厦门哪些小学是省重点小学

厦门市大同小学,是一所公立小学,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中文名

厦门市大同小学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小学路29号

创立时间

1906年2月

机构属性

普通

主管部门

思明区教育局

校训

严谨,向上,求实,创新

外文名

Xiamen Datong Primary School

奖项

省先进教育单位

知名校友

舒婷

占地面积

16,091平方米(2017年)

类别

公立小学

类型

小学

简称

大同小学

办学历史

校园风光

“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对大同小学的办学起推动作用。1925年,伍远资继任校长。大同小学以“奋进”为校训,意思为“在路上,永不止步”,校训:严谨,向上,求实,创新。学风:尊师学好;教风:爱生教好。并制定“培养忠公爱国的人,培养自学自律的人,培养体力强壮的人”的教育目标,实施“教、学、做”合一,寓教于生活的教学方法,成立各种研究会,建立学生自治社团,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成为大同的一大特色。办学成绩显著,声誉日隆。

1932年元旦,在小学路奠基兴建校舍,同年秋天,新校舍投入使用,旧校舍改为分校和幼儿园。1933年8月改校名“市立大同小学”。到1937年,大同小学师生员工多达近千人,发展成为厦门市规模最大的小学。

1938年厦门沦陷,大同小学改称“北区二小”。日伪政权企图在学校推行奴化教育,但是大同小学的爱国师生同仇敌忾,不畏强敌,暗地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甚至秘密进行斗争。校园内充满一股民族魂与爱国心凝聚的浩然正气,虽然在日伪当局的重压下,学校不得不进行日语教学,但依然顽强地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使学生们能够避开邪恶的污染而健康地成长。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改校名为“厦西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秋,学校改名“市立示范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春改名“厦门市私立大同小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大同小学从此进入稳步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1950年学校参加全市性话剧、演出、演讲、歌咏、征文等比赛,均获优异成绩。1951年被指定为全市7个中心小学之一,领导学区内的7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

1956年7月大同小学改为公立小学。20世纪60年代初,大胆进行学科教学及学制改革新尝试,试行“五年一贯制”,教师兢兢业业,学生勤奋攻读,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教学成果显著。

1966年“文革”发生,“十年浩劫”,大同小学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一度被更名“人民小学”。

1979年,大同小学恢复原名,并被确定为市重点小学,1980年被确定为省第二批办好的重点小学。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下,大胆改革创新,学校制定了“素质教育为指导,两条渠道并重”教学体系的整体改革实验,确立“以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位,五育并进”的教育运行机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努力实现教育转轨。以“实验性、示范性、高品质、多元化”为办学目标,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之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创新示范性、实验性的学校品牌,已逐步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办学特色。

办学成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学校”;1996年12月通过福建省教委复查,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小学”;1997年底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1年12月被全国妇联和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04年4月被福建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

2018年5月28日,入选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拟表彰名单。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主题浮雕

浮雕群

百年大同浮雕群以大同小学百年的发展纪实为内容,展现了大同小学从1906年创立至2006年一百年的发展历史。浮雕以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运用“百年大同”四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B”、“N”、“D”、“T”构成四面浮雕景观墙。四扇“同字框”寓意着百年大同穿越历史之门,不断奋进。最后一面立体墙将百年大同“同”的拼音字母“T”与“帆船”的造型相结合,构成“扬帆”的立体形态,蕴涵“新世纪、新百年、新跨越、新风采”。

厦门市大同小学校歌

百年大同

校友英才

舒婷

校友英才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谢春池

著名作家、编辑、文化活动策划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作协全省委员、福建省诗歌朗诵协会常务理事,《厦门文学》副主编。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创办人、校董会洪晓春董事长

创办人黄廷元

创办人、首任校长杨景文1906-1924在任

黄邦祯校长1924-1925

伍远资校长1925-1938,1945-1946在任

陈懋材校长1946-1947在任

庄松岳校长1947-1950在任

庄连枝校长1950-1952在任

董白丁校长1952-1959在任

郑佩玉校长1959-1965在任

张庆云校长1965-1973在任,文革期间任革领组第一副组长主持工作

崔碧校长1973-1975在任,革领组第一副组长主持工作

黄雪英校长1975-1980在任

陈彩莲校长1980-1984在任

黄文龙校长1984-1997在任

陈婴校长1997-2007在任

吴洁校长2008-2017在任

庄莉校长2018至今在任

学校荣誉

2020年11月20日,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1]

教学设施

厦门市大同小学教学设施

厦门市大同小学位于美丽的鹭江之畔,与风景如画的鼓浪屿遥遥相对,是一座既有着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的花园式的百年老校。学校现占地面积16,091平方米,教学建筑面积12,131平方米。我校现有37个教学班,200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近100名。校内设施齐全,拥有篮球馆、游泳馆、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等多功能厅,学校“省级达标小学图书馆”占地面积达227平方米,采用开架式选书,微机管理。 参考资料

1.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中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2020-11-23)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