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东镇(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下辖镇)

由网友(不爱请少扯淡)分享简介:芒东镇领土面积为二零四.零七平方公里,辖一三个村平易近委,七七个天然村,一三二个村平易近小组。总人嘴三一零五一人(二零一七);辖区有汉、傣、阿昌、景颇、傈僳等五个平易近族,各平易近族除了了配合应用汉语外,都应用原平易近族言语。中文名芒东镇车牌代码云N地舆位置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面积二零四.零七平方公里人嘴三一零五一人(二零一七)天气类型温戴大...

芒东镇国土面积为204.07平方千米,辖13个村民委,77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51人(2017);辖区有汉、傣、阿昌、景颇、傈僳等5个民族,各民族除了共同使用汉语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

中文名

芒东镇

车牌代码

云N

地理位置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面积

204.07平方千米

人口

31051人(2017)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电话区号

0692

下辖地区

13个行政村

外文名

mangdong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云南省

友好城市

北京

地方特产

药材

知名产业

畜牧业

政府驻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

邮政区码

679206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概况

云南德宏梁河一村民家中惊现1.44米长 怪兽 经鉴定竟然是

芒东镇位于梁河县西部,面积237.8平方千米,人口31051人(2017)。辖13个村委会:芒东、帮别、罗岗、翁冷、那勐、户那、笋子凹、洒坞、清平、小寨子、杞木寨、湾中、平坝。镇政府驻地芒东村,海拔1060米,距县城22千米。公路北接梁河县城,南通州府芒市。[1]

沿革

1961年设芒东区。1969年建卫东公社。1984年改芒东区,1988年改乡。1997年,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2.5万,傣族占65.2%,辖芒东、笋子洼、洒坞、户那、小寨子、那勐、清平、邦别、罗岗、翁冷10个村。2002年撤乡设镇。2004年,面积184平方千米,人口25052人,其中傣族16421人,辖芒东村、笋子洼、洒坞、户那、小寨子、耶勐、清平、邦别、罗岗、翁冷等10个村公所,76个自然村,106个农业社。2005年,原杞木寨乡的杞木寨、平坝和湾中3个村并入芒东镇,面积231.7平方千米,人口32467人,辖13个村委会,78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1]

代码

[邮编]679206 [2008年代码]533122102:~201芒东村 ~202邦别村 ~203罗岗村 ~204翁冷村 ~205那勐村 ~206户那村 ~207笋子洼村 ~208洒坞村 ~209清平村 ~210小寨子村 ~211杞木寨村 ~212湾中村 ~213平坝村

附:杞木寨乡位于梁河县城东南,距县城32千米。1972年从大厂公社分出,建杞木寨乡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区改乡。1997年,面积57.7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札木寨、水箐、湾中、平坝4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杞木寨乡,将其辖杞木寨、平坝和湾中3个村并入芒东镇,水箐村并入遮岛镇。[1]

地理

全貌

芒东镇位于梁河县西部,距县城22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全镇国土面积为231.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40人/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委,77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全镇总户数7102户,总人口31051人(2017);辖区有汉、傣、阿昌、景颇、傈僳等5个民族,各民族除了共同使用汉语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芒东镇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显,平均气温13.3摄氏度,年降雨量1242—1490毫米,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600米,地形以山区丘陵、河谷为主。森林面积123292亩,覆盖率32.84%,有多种经济林木。全镇耕地面积56122亩,其中水田25477亩,旱地30645亩,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油菜、茶叶、柑桔、草果。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0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5元,粮食总产量1179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75公斤,萝卜坝河纵流坝区,坝区土壤肥沃、平整,是全县高产稳产的粮食主产区。

农村经济

芒东 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山坝区结合的边疆农业镇,经济落后,农民的科技水平低。全镇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以农产品为主。

2007年末农村经济总收入8007万元,增加1520.46万元,增长率23.44%,其中种植业收入4727万元,增长25.73%;畜牧业收入2223万元,增长157.2%;林业收入266万元,减少9%;渔业收入226万元,增长19.11%;工业收入41万元,减少5.7%;建筑业收入47万元,增长48.51%;运输业收入163万元,增长6.47%,商饮业收入57万元,减少4.19%;服务业收入13万元;其他收入244万元,增长103.18%;完成税收80.7万元;镇财政总收入321.7万元,财政支出3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5元,增长24.12%。粮食总产11790吨。增长1.16%,其中大春粮食产量9709吨,增长8.56%。小春粮食产量1175吨,下降39.62%;人均口粮270公斤,增长87.5%;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水田和旱地转种经济作物。

芒东镇有芒东集贸、那勐集贸、罗岗集贸、杞木寨集贸等4个集贸市场,是全镇人民的经济交流中心,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使当地农产品推向市场。

种植作物

2007年末全镇甘蔗种植面积22231亩,农业产量97190吨,入榨量97190吨,草果种植面积1470亩,可收获面积866亩,干草果产量12.2吨,茶叶种植面积5175亩,可采摘面积2934亩,产量112.5吨,柑桔种植面积3465亩,产量263吨。

人文地理

大树寨傣族奘房

芒东,曾有“夷方坝、瘴气之地”的著称,田驻地,故名。原名骠赕,公元749年又名萝必丝庄,元朝为萝必甸,清朝为萝卜坝,民国年间为蛮东。1958年用字为芒东。位于梁河县城西部,是山坝区结合的农业镇。东接大厂乡和遮岛镇,南与勐养镇相邻,北与九保乡接壤,西与陇川县护国乡、盈江县油松岭乡相邻。地理坐标为北纬24度37分29秒,东经98度11分21秒。距州政府所在地芒市78公里,距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口岸180公里,潞盈路经济干线纵穿全镇境内,处于梁河县对外开放的前沿。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242-1490毫米,平均气温13.6至19.7摄氏度之间,地势呈东北向西南走向。

多民族小镇

芒东镇历史文化悠久,素有“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之称,是傣族、汉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杂居的镇,有美丽而典雅的少数民族服饰;有狂欢的民族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等等;有优美的歌舞,如傣族的象脚鼓舞、孔雀舞、景颇族的火刀舞、阿昌族的窝罗舞等;有优雅朴素的民居;有壮观的佛塔和寺庙。民族风俗独特,有傣族青年男女丢包、阿昌族鹊桥超“腊撒”,阿昌族红娘——“姻为媒”、傈僳族的兰花烟传情等等;民间艺术灿烂,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油画家、书法家、歌舞艺术家。

文化教育

全镇现有1所中学并设有1所分校,共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90人,住校生950人,教职工83人。学校占地3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38平方米,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实验近900平方米,入学率达到83.5%。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93.5%。现有小学30所,中心小学设有1所,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3047人,其中女生1409人,少数民族学生1852人,占总学生数61%,全部学校占地面积9835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919平方米,校舍面积中,危房15924平方米,危房急需解决,雨季严重威胁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有1所民办幼儿园。

基础设施

芒东镇是梁河县山坝区结合的大镇,辖13个村委会,77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其中7个山区村委会,6个坝区村委会。总体来看,芒东镇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山区村,一部分还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全镇60%的村未彻底解决人畜饮水,人民群众仍然到山沟里挑水,饮水十分困难。主要原因是水源距离远、项目资金缺乏。13个行政村全部通电,有75%的群众未能安装有线电视,信息闭塞。全镇有7个村委会的交通畅通,有6个村委会的交通为晴通雨阻,雨季基本无法通行。全镇80%的农田灌溉沟渠时通时阻,雨季来临,坝区洪水泛滥,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全镇共有5个自然村村内路面硬化,有72个自然村村内路面仍然是土路路面。有5个自然村建立了村内排水设施。25%的民居为砖木结构,65%的民居我土木结构,5%的民居属茅草房、叉叉房或土抬梁结构。

参考资料

1.芒东镇 ·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2016-03-1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