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嘉(明朝礼部右侍郎)

由网友(弑神丶战殇灬)分享简介:王士嘉(夏历一三六九年九月七日~一四五五年五月一七日),字谈亨,号裕庵,山东武乡人,本籍河北省永清县。自幼聪敏喜教,102岁题古塔诗,强冠拔贡进太教。历任山西大异府山阳知县、陕西按察司佥事、工部员外郎、工部郎中、陕西布政司左参政、礼部左侍郎授通议医生,历官510年,7103岁致仕。历经洪武、修文、永乐、洪熙、宣德、邪统、景泰...

王士嘉(农历1369年9月7日~1455年5月17日),字道亨,号裕庵,山东武城人,祖籍河北省永清县。自幼聪敏喜学,十二岁题古塔诗,弱冠拔贡入太学。历任山西大同府山阴知县、陕西按察司佥事、工部员外郎、工部郎中、陕西布政司右参政、礼部右侍郎授通议大夫,历官五十年,七十三岁致仕。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七朝。

生平年表

他是明朝内阁首辅,做错了什么事被崇祯大骂死有余辜

据《明实录》 、《抑庵集・侍郎王公墓志铭》等文献记载

洪武二年九月七日(1369年)出生
洪武十九年(1386年)入国子监读书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以国子监祭酒宋讷荐举出身历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山阴县知县
永乐二年四月(1404年)由 山阴县知县 升 陕西按察司佥事
永乐中(1403-1424年)历任饶州监陶官、工部都水/虞衡/屯田员外郎
展开表格

少年英才

王士嘉母亲“少从女学颇知诗书”,在其母教育熏陶下,少年时便显露才华。十二岁作古塔诗(题于庆林寺塔):“浮屠何代建?峭拔入云端,绝顶登临处,摩挲星斗寒”,乡先生刘中行见而奇之,以拟寇莱公。十八岁入太学,“太学诸生让其能”,破格擢升为大同山阴令。

善决疑案

墓志铭记载了两则案例:

有瞽者賫钞百缗,醉卧城南荆树下,觉而失之。诉于公,公扬言:此荆树为孽,当出城按问,民大骇从之。公令人密捕不往者,得一人,仓惶失措,讯之果服,还其钞而罢。

代府内藏失彩币,而户牖封识宛然,莫知其所自。王知公有智略,召问之,公察视气楼似有物尝往来,而非人迹,疑为狙所窃。乃以币列庭中,伺群狙过而观焉,一狙果玃取之,因诘其主皆款服,尽还之官,人以为神。自是邻邑有疑狱,皆请决于公。

孝感动天

母淑人年逾七十迎养来山阴。有疾,公朝夕侍汤药,惟谨而疾弥甚,忽气绝不可救,公哀号不止,声彻天地,久之淑人复苏,人以为诚孝所感,云公忠厚爱人,上每欲用之而下不忍舍。

清廉好善

正统己未秋(1439年)京师多雨,公之居压焉,上知其贫,命有司赐地东安门外,给以材俾自营。其素行见知于上。如此既三年(正统三年1438年)以七十乞致事不许,又三年再请乃许焉。陛辞之日上赐之酒,给以道里费慰谕而遣之。

公归怡神养性,手不释卷,汲引后辈尤惓惓。其质干魁伟,言动不妄,人皆望而敬之。历事五朝,享有厚禄,然居处服食如寒士,见人之贫穷无告、孤而不能婚嫁者,辄周给而相成之,若此类盖多。

忠勤任事

山阴民犷悍,公教之以礼义,均其徭赋,躬历畎亩,视勤惰而课励之,人知公之爱己也,莫不化服。

永乐初擢为陕西按察佥事,所至无冤民。后监饶州陶器,凡三十馀万皆如期而办,授都水员外郎。以母忧去。服除改虞衡,时宫殿大材皆积紫荆关,山西军民防守虑有失,以公临之令严而事妥。兴济河决妨漕运,俾公涖屯田往塞之,不劳而成功,升北京行部工曹郎中。

临清舟楫往来带砖者皆颂公之德(王士嘉建议运河北去经过临清的船只,可捎带临清贡砖,并根据数量抵销一定的榷税。此举不仅受到带砖者的欢迎,而且巧妙地将贡砖运入北京,保证了故宫的建设。)

正统初以少傅杨士奇荐升礼部右侍郎,勤于稽古礼文之事。两知贡举,皆以公得誉。关中大旱,命公往祷之,辄应。凡其所行莫不尽诚。

千古美誉

明英宗实录・卷二五三记:士嘉仪观魁伟,性度开爽,为人狷介,持正不苟,家无馀赀,士林高其行。

国朝列卿纪・卷四十四记:处事谨饰详雅一毫不苟,以才识老成荐升陕西布政司参政,持身清白无他嗜好,不入义外一钱,出督郡邑田赋措置得宜,人受其惠,以清誉召为礼部右侍郎,为人端重践履笃实,与尚书胡濙并以忠厚称。

嘉靖武城县志・卷七记:才识老成,清誉振世,为人端重详雅不苟,践履笃实,为士大夫推重。

山东东昌府麒麟碑赞:倬彼哲人绰有清誉,敷政山阴保怀黎庶,执法宪台冰霜益著,晚岁林泉优游自豫。

墓志铭后评:生既逢时,出也有为,其德则优,其才具宜,故功业日彰,而誉望四驰。归老于家不见阙亏,大耋而终一往莫追(临终遗言:忠厚传家,清白继世。勿请谥封,封必辞),昭德有铭,百世之思。

致仕艺文

正统六年王士嘉辞官,上锡驿传荣归,当朝大臣赋诗颂德饯别于都门郊外,“送者车百辆,道路观者皆曰贤哉”,已知名者有杨士奇、杨溥、徐有贞、王直、刘定之、刘球、李时勉、胡濙、钱习礼、王英等约三十余人。

以下摘录部分诗文:

杨士奇赠诗两首:

平生操节比琼瑶 身荷天恩到五朝 为国一心常耿耿 历官双鬓已萧萧

西人每见谈仁政 故吏频闻诵教条 独恨相逢各迟暮 白驹那复永今朝

萧散高情早息机 衣冠祖送出都畿 六官守道如公少 七袠辞荣自古稀

沃野秋风黄黍熟 长河春水白鱼肥 不才苦被樊笼系 翘首冥鸿叹愿违

杨溥赠诗两首:

十载南宫两髩丝 玉壶秋水共襟期 潞河一棹还乡日 赢得松筠似旧时

霄汉飞英五十年 衣冠今喜赋归田 竹窗梦觉霜风晓 犹似朝钟到耳边

徐有贞赠诗一首:

践扬中外著贤名 掌礼南宫属老成 节操当为千载重 归休赢得一身轻

林泉自适多新趣 轩冕何尝恋旧荣 惟有爱君心未已 时还飞梦到瑶京

刘定之赠诗一首:

华发趋朝羡老成 亚卿望重荷恩荣 喜看解组辞文陛 得遂悬车向武城

报国功名书简册 传家诗礼继簪缨 于今暮景浑无累 桑梓阴中衣锦行

另有王直、李时勉、刘球长篇诗序分别载于其个人文集中。

家庭成员

长子:

王玉

,由进士升翰林院修撰侍讲,据明英宗实录及謇斋琐缀录记“正统中朝廷选翰林院王玉等仪表俊伟者十人,习制诰于东阁,盖以备内阁之选也”,后因英宗亲征被俘代宗即位,外放河南按察司副使。

次子:

王玺

,正统丁卯科举人,以父士嘉年老未仕,士嘉病逝服阙后,任河南郏县知县,仕至光州知州。

三子:

王瑄

,未入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