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庄镇(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下辖镇)

由网友(黛の綠)分享简介:施庄镇位于阜宁县乡南郊,取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垦区邻接,取在设置装备摆设的阜宁新区融。施庄汗青悠长。新石器期间,迟有先平易近正在此耕种逸做、繁殖熟息。兴盐铁蜃蛤,艳有“田间连作稻麦,渠沟栽种柴柳,河中鱼虾蚌蚬,陆上鸡鸭猪羊”之美称。中文名施庄镇地舆位置阜宁县乡南郊,取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垦区相邻。下辖地域宋野行政种别镇所属地域江苏省盐都会...

施庄镇位于阜宁县城南郊,与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毗邻,与正在建设的阜宁新区融。施庄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早有先民在此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兴盐铁蜃蛤,素有“田间轮作稻麦,渠沟栽种柴柳,河中鱼虾蚌蚬,陆上鸡鸭猪羊”之美称。

中文名

施庄镇

地理位置

阜宁县城南郊,与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相邻。

下辖地区

宋家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

历史沿革

飘荡软件站 阜宁县地图高清版 阜宁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施庄镇

施庄镇位于阜宁县城南郊,与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毗邻,与正在建设的阜宁新区融。施庄人文荟萃。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将军、专家、教授等党政军企高级人才达100余人。施庄交通便捷。二O四国道、沿海高速接线、231省道穿境而过,与长江、大运河航运贯通的国家二级航道串场河、通榆河傍镇而行。施庄风光旖旎。区域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景观独特,具有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施庄发展迅速。通过“以工强镇、兴农富民、协调发展、促进和谐”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新型工业化雏形初现。油田机械、五金电器、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已具规模,一批农副产品先后通过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饮誉大江南北。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全镇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一派繁荣。拥有全国农村素质教育示范区、江苏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盐城市社会治安安全镇、盐城市书画艺术之乡、盐城市十佳特色文化乡镇、盐城市信用乡镇、盐城市造林绿化十佳镇、阜宁县“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镇等光荣称号。

“奋战四年达小康,跻身全市五十强”。施庄人民正围绕新的目标,按照“融入新城区、接轨开发区、做强服务区、当好先导区”的发展思路,负重奋进、跨越争先,用灵巧的双手编织施庄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开放的施庄充满无限商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施庄镇区域地图

施庄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位于阜宁县城南郊,与江苏省阜宁经济开发区相邻。施庄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早期先民在此耕种劳作、繁衍生息。兴盐铁蜃蛤,素有“田间轮作稻麦,渠沟栽种柴柳,河中鱼虾蚌蚬,陆上鸡鸭猪羊”之美称。施庄人文荟萃。全市仅有的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施庄的戴浩院士独居其一。从这块土地上走出的将军、专家、教授等党政军企高级人才达100余人。施庄风光旖旎。区域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这里有平如棋盘的良田、南北朝古井遗踪、莺蝶翻飞的果园,水清见底的沙塘浴场,绿荫环抱的乡村垂钓,射河大堤十里绿色长廊以及射河夕照、渔舟唱晚等自然景观,具有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施庄区位独特。二O四国道、沿海高速接线穿境而过,与长江、大运河航运贯通的国家二级航道串场河、通榆河傍镇而行。施庄发展迅速。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方针,大力实施“以工强镇、兴农富民”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优质黄沙境内除了喻口、沙岗等地有泥炭矿、粘土矿外,还有一条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7公里,腹宽1.5公里的沙地。沙层厚度5米左右,沙质纯净,沙粒均匀。颗粒为70—120目,是工业、建筑业的理想材料。

行政区划

施庄镇

据当地政府官方资料[1]显示,该镇下辖:2个居委会(和平、北陈);16个村委会(路庄、邓灶、安乐、必余、中岗、红心、孙桥、向阳、两合、岗北、沙岗、营港、喻口、骥超、锦仁、桃园)。村庄名录
路庄村邓灶村朝阳村安乐村必余村田舍村高峰村中岗村红心村孙桥村向阳村双元村两合村岗北村沙岗村营岗村喻口村

人口民族

面积63.19平方千米,人口44712人。

经济

施庄镇

施庄发展迅速。该镇通过“以工强镇、兴农富民”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主体经济突飞猛进,已步入盐城市财政收入超千万乡镇的行列。支柱产业优势凸显,形成了机械制造、五金电器、精细化工和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已具规模,一批农副产品先后通过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饮誉大江南北。在2005年财政税收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基础上,2005、2006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入翻番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具规模,“银桥大米”、“小香玉花生”、“富裕挂面”、“红心蕃茄”通过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饮誉大江南北。

文化

城镇特色

施庄镇高清大图

大棚蕃茄之乡──施庄镇阜宁县施庄镇大棚蕃茄生产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2万个大棚,占地10130万亩,主要分布在宋家、红星、永丰、孙桥、沙岗、喻口、营港及204国道沿线的安乐、新民等15个村3441户。每年生产早春茬蕃茄4万吨左右,产值4000万元,纯收入达3000万元,长蕃茄的农户人均增收千元,占全年收入的40%。目前,该镇已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大棚蕃茄接水稻栽培模式,大棚蕃茄成为了广大菜农增收致富渠道。

施庄镇万亩大棚蕃茄栽培模式是:过寒菜──蕃茄──水稻。即上年秋季种菠菜、耐寒菜,在当年1-2月份上市,亩产地菜等2000公斤,经济效益可达600-1000元;上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蕃茄冷床育苗,2月份定植到大棚,4月上旬上市。6月下旬进行水稻秧苗栽40插,10月初收割,亩产水稻650公斤,产值可达800-1000元,三季合计亩产值5400-7000元。与种麦、油相比,麦子亩产450公斤,油菜亩产200公斤,产值只有400-500元,纯收入只有250-350元,蕃茄亩效益是麦油种植的15-20倍。沙岗四组周其友是大棚蔬菜接水稻最早示范户之一,仅搞3.1亩蕃茄接水稻,纯收入即近2万元。过寒菜、蕃茄、水稻栽培茬口较紧,技术要求高,在技术上要做到统筹兼备,抓住关键。

1、选择适宜土壤:蕃茄对水份十分敏感,在田块选择上,我们必须首先考虑供水,蕃茄田最好靠近水源、电源、交通便利,并建立良好的排灌水系统。其次要注意轮作,最好划片实施3-4年轮作,以减少土壤病菌传播。

2、优化品种组合:大棚蕃茄的前茬蔬菜应以生长期短、耐肥、产量高的蔬菜为宜,如菠菜、耐寒青菜等。蕃茄则应选择耐低温、开花较早、座果节位低,座果率高,早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果型大,单果重150-250克,如西粉一号、三号、苏粉2号、霞粉8901等。后茬水稻则选择耐肥高产品种,如65002、镇稻88、武育粳3号等。

3、合理安排茬口:过寒菜可直播或移栽,但必须在2月上旬前结束。蕃茄在上年11月底前采用冷床育苗播种,2月中、下旬进行旱育秧苗,蕃茄在6月20日前后拆棚腾茬,保证水稻在6月中下旬适时栽插。

4、推广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栽培,可比一般大棚提早定植7-10天,上市期提早5天左右,亩产量增加20%。

地方特产

小香玉花生产于桃园、岗北、沙岗一带的黄沙岗上,型小壳薄、果仁匀称、清脆味香、营养丰富。清朝乾隆年间曾被选为贡品,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的席位时,曾作为招待与会代表的风味食品。

社会

基础建设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有线电视光缆已进入千家万户,程控电话联接五洲四海,全镇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和服务行业一派繁荣。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全镇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一派繁荣。

2006年分别获得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财政收入跨越发展奖”、“社会治安安全乡镇”,县委、县政府颁发的“财政贡献奖”、“开放型经济奖”、“全民创业奖”“招商引资奖”、“城乡建设奖”、“十佳文明镇区”和“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先进集体”。

城镇建设

施庄镇

“弯弯故道流尽沧桑,跨越坎坷奔向海洋,粉红的桃花笑意飞扬,洁白的梨花高雅端庄。苏中、苏北桃花源,美丽乡村,古镇施庄镇用勤劳的双手谱写华彩篇章,托起明天的太阳!”欣赏这首动听的“桃花源之歌”,踏步在阔别十余载的故乡土地,其情深深,其景依依,尽情地吸收着老家的亲情气息,陶醉在苏北家乡阜宁县施庄镇那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火如荼大发展的氛围中。

四月的盐阜平原,春光无限,桃花盛开,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故乡施庄,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苏北桃花节暨西域风情度假村开业典礼,远在江南昆山创业的家乡人士,有幸接到镇人民政府邀请,喜滋滋地赶赴享受一次“贵宾”礼遇,与省市县领导一起参加了这一特别的盛会,所见所闻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施庄镇,那一桩桩、一幕幕的贫困情景记忆犹新,因为穷,当时处于渠北三乡镇的施庄、芦蒲、北沙,在苏中、苏北是出了名的“三靠乡”;群众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遭灾靠政府,因为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东有苏北灌溉总渠、排水渠两条大河挡道,西有地上河古黄河把关,进出都是靠摆渡往返,因为水深流急,经常发生翻船等事故,人们出行还选择所谓的“黄道吉日,以祈求平安。这几道被百姓恨之入骨的河道,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手脚。特别是人们耐以生存的数万亩古黄河滩涂,因水利设施不到位严重缺水,晴天黄沙随风舞,雨天流水冲泥土,种粮食广种薄收,有时又得不偿失,只能眼睁睁地靠天吃饭。

由于逐渐搞活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家庭三位一体,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经过勤劳智慧人民的精心治理,水害变水利,天堑变通途,由于加大水利设施配套,将源头活水引上了几十米高的黄河滩涂,使得古老堆堤旱涝保收恢复生机,生态农业特色尽显眼前。现如今,一座座致富金桥横空出世,道路变宽了,渡船绝迹了,故乡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尤其是古黄河滩涂废沙土变黄金,名优果树,中药材,特种蔬菜芦笋等基地独具特色身价不菲。

基础设施

供电

电力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供电网络结构优越,拥有35kv变电所一座,在建110kv变电所一座。

供水

可连接县城区地面水厂,日供水能力10万吨。

供热

处于2×1.2万kw香港协鑫热电公司供汽范围。

电信

电话容量充足,信息传输实现光纤化宽带网。

现状

2009年下半年,阜宁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盐政发[2009]218号文件通知,对施庄等部分镇区行政划进行调整,撤销施庄镇、吴滩镇、合利镇,将其原辖区域并入阜城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崔湾居委会。区划调整后,阜城镇区域面积199.04平方公里,人口27.68万,辖48个村、12个居委会。

2010年2月10日,阜宁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涉及到金沙湖,原隶属于施庄镇,后合并给阜城镇的喻口、营港、沙岗、岗北、两合、桃园、向阳等7个村建制划归金沙湖开发管理委员会托管。

至此,施庄镇已被拆分,其大部分面积被划给金沙湖管委会,剩下的并给阜城镇。

参考资料

1.面积人口资料(引用日期:2019-07-3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