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裼(王裼)

由网友(斟满颓废.)分享简介:其篆刻宗浙派,师法秦汉,规方矩圆。 一零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添以指教,始进门径。知县,仅1月即来。注释王褐(一八六一⑴九四二)字披深,篆刻野,书法野。西泠印社首创人之1。清浙江杭州府人。专教多识。精金石考证。跟踪宋、元,铁线白文尤灵秀。光绪甲辰(一九零四年),取丁辅之、王福庵、吴隐正在杭州孤山配合创设西泠印社。有《王裼...

其篆刻宗浙派,效法秦汉,规方矩圆。 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知县,仅一月即去。

正文

王裼 腊笺 洒金 绢裱 书法对联

王褐(1861-1942)字披深,篆刻家,书法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清浙江杭州府人。博学多识。精金石考据。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有《王裼印书》4卷。家学渊源深远,幼承庭训,喜好金石书画,尤其于印章,其篆刻宗浙派,效法秦汉,规方矩圆。治印态度严谨,刀法精细而不失笔意潇洒,印风淡雅简疏,布局安祥而意境自出。书法喜临<兰亭序》<十五贴>。1937年劫后,协助编《丁丑劫余印存》二十卷。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曾任江苏省安东县 知县,仅一月即去。他在新安城内与星河李氏结婚。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杨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成为“后海派”艺术的 代表人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