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桥镇(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辖镇)

由网友(◎-龙霸天)分享简介:金桥镇,湖南省衡阴市祁东县下辖镇,地处祁东县南部,东取衡南县茅市镇相邻,南取鸟江镇接近,西抵过火坪镇,北取洪桥街谈、黑鹤展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七九.八九平方公里。截至二零一八年底,金桥镇户籍人嘴有四六五五四人。 中文名金桥镇地舆位置湖南省衡阴市祁东县面积七九.八九平方公里(二零一七年)人嘴四六五五四人(截至二零一八年...

金桥镇,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下辖镇,地处祁东县南部,东与衡南县茅市镇相邻,南与鸟江镇靠近,西抵过水坪镇,北与洪桥街道、白鹤铺镇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79.8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金桥镇户籍人口有46554人。 

中文名

金桥镇

地理位置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

面积

79.89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

4655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行政类别

所属地区

祁东县南部

下辖地区

2个社区、1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

电话区号

0734

邮政区码

421671

著名景点

金兰寺

车牌代码

湘D

历史沿革

祁东春耕之声 开耕咯,我们田里见

1952年,为金桥乡,属祁东县第二区。

1956年6月,新桥乡并入金桥乡,属县直管乡。

1958年10月,金桥乡为金桥人民公社一个耕作区。

1961年8月,金桥乡成立金桥人民公社,属金桥区。

1984年,复称金桥乡;同年5月,撤乡建镇,仍属金桥区。

1995年4月,撤区并乡。

地名由来

相传一千多年前,当地一条五丈阔的白河阻断了南来北往的通途,乡亲们千辛万苦集资修桥,后感动观音菩萨显圣,架起了一座金篮桥,又称“金桥”,由此得名。

金桥历史

金桥历史悠久,夏商周属衡湘国,战国属楚国庞邑,西汉属钟武侯国,吴天纪四年(公元264年)为祁阳县治,经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不改。魏晋南北朝时期,古祁阳县城金桥曾三度为“侯”、一度为“伯”的封地。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祁阳县治由今祁东县金桥镇迁至今祁阳县老山湾(但老山湾一带目前没发现任何古城遗址,史载不详,现祁阳县仅存明景泰三年即公元1453年建城的今县城浯溪镇)。据史载,在元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摧毁了这座古祁阳县城金桥,后迁址此地。新中国成立后,金桥为祁阳县第二区;1961年,改制为祁东县金桥区;1995年4月撤区并乡时建立金桥镇。

《祁阳县志》和《祁东县志》记载,三国东吴孙皓元兴元年至天纪四年(264~280)始置

祁阳县

,县治设今

金桥镇

西新桥村一带,为“郡之首邑”、“一等县”、“特等县”。辖今祁东县金桥镇、洪桥镇、白鹤铺镇、风石堰镇、白地市镇、灵官镇、双桥镇、过水平镇、鸟江镇、归阳镇、河洲镇、粮市镇、祁阳县羊角塘镇、黄泥塘镇和潘市镇等15个镇。

吴孙皓始置

祁阳县

,为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祁阳

之名,因县治

金桥

位于岐山(

古祁山,

今衡南县岐山)以南,故名祁阳。岐山(

古祁山

)位于祁东、衡南与衡阳三县交界地带。

名称来由金桥的来由(一)

金桥,原名金篮桥,又名金兰桥。

相传一千多年前,祁阳县治金桥没有桥,一条五丈阔的白河斩断了南来北往的通途。

河南岸住着个叫周积德的农户。一天,他的两个儿子过河去看外婆,双双都被水淹死了。周积德一狠心,砍下了屋前房后十八棵大水桐,算是把桥架成了。可是第二天,那两个木桥墩便像喝醉了酒,看着看着,垮倒在河心。

木头不行,石头还不行吗?周积德咬了咬牙,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河边的石料垒了几十个大堆堆。

两岸的农户,谁不想有一座桥呢?周积德一领头,千家百户都来了。真是百家钱,千家米,没有钱米就出力。

百多号精壮汉子下到河里捞石脚,可举了七七四十九天,还有捞到河心的实地呢!几百斤重的方石料——放下去,就被流沙卷走了。周积德一气一急,便偏起个脑壳往石料堆堆上撞去,这一撞,却不料撞在一个老叫化婆的破竹篮上。

这个老叫化婆,人人都认得。因为修桥修了四十九天,每到吃饭的时候,她便来了。千家米,千家吃,穷人共着一“苦”字,当然少不了她那一碗,想不到误打误撞,她今天倒救了周积德一条性命哩!

桥没有修成,领头的急得要寻死,大家都难过得低下了头。这时,只听得这位老叫化婆笑嘻嘻地说:“我吃了你们四十九天饭,这只破竹篮就算是我的饭钱吧!”说完,就将竹篮往白河里丢。

说来也真奇怪,一只黄篾破竹篮,一落河面,立即发出了万道金光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哩。河水、流沙,急骤地向河两边闪开,片刻,露出了坚实的河床。接着,只见那竹篮变长了,变大了,变高了,打横了的篮框一头抵南岸,一头抵着北岸,提篮的弓形竹篾化作了一座眩人眼目的金桥。

修桥的人们一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等大家回过神来时,老叫化婆却不见了。不但老叫化婆不见了,连周积德也不见了。大家正在急得团团转,却听得周积德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深谢父老乡亲,我随观音菩萨到南海去了。”

大家抬头一看,只见桥头上空,飘着一朵五彩祥云,一位端庄的玉面菩萨坐在莲花台上,旁边站着一个人正是周积德。大家这才明白,那老叫化婆原来是救苦救难的南海观世音,慌得大家齐刷刷地跪倒礼拜。

据说,那只破竹篮就是观音菩萨采莲用的宝篮。为了纪念菩萨显圣,这座桥就取名为

金篮桥

。后来,人们又在桥头附近修了一座金篮寺,并塑上了观音菩萨和周积德的神象,一年四季,香火不绝哩。

金桥的来由(二)

相传,祁阳县治金桥依河而聚,却没有桥可以连通两岸,城民想要过河办事便要乘船渡河,那时候河面很宽,比现在要大上数十倍,而且水流还特别急,每逢初一、十五,河中便会有水怪出没,兴风作浪,吞食人畜。

县城居民请了很多本领高强之人,想要降伏这水怪,可没有半分效果,这些本领高强之人都被水怪卷了走一去无回,县城人民终日人心惶惶。一天有一尼姑来到县城,告诉县城之人说是前来降伏水怪,县城居民都已经对此事失去信心,便劝那尼姑不要去送死,枉做牺牲。

最后那尼姑还是去了,和那水怪大战三天三夜,却也奈何不得那妖孽,只好从身上取出一金光闪闪,形状如篓的宝物,往那水怪身上一投,就见水怪被困其中,沉入水底。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听闻水怪作乱的消息,水面也是平静许多,不再是波涛汹涌。

虽然水怪不再出没,可两岸的居民要出入却是很不方便,便商量着搭一座桥,可每次搭桥只要一接近河中央便会出现风浪,使得人们无发施工。

正当县城人民为此事而烦恼之时,上次降伏水怪那尼姑又来到县城,告诉大家水怪只是暂时降伏需要修缮一物镇住它,方能永保太平。县城的居民当日见得那尼姑施法,早就把她看做神仙中人,听得他说只是暂时降伏都暗暗担心,待听需一物镇压,都忙问需要何物。

那尼姑也不多说,只是施法把原本宽两百余丈的河面缩小成现今五丈宽的白河,便叫居民在斗法之处搭桥。如此过了月余,桥已修缮完成,那尼姑喧了一声佛号,飞上天空刹时金光大作,原来是观音菩萨幻化,镇民诚心叩拜不提。

为纪念这位菩萨在此丢失的法宝,县城人民把此地取名金篓,后又改为金篮,那桥也因此而命名金篮桥。后时代变迁,古县城也就变成现在这模样,镇名为了图个便利便更名为‘

金桥

’。

古县城

三国至唐朝,古祁阳县城遗址

位于金桥镇新屋町北部边缘。《水经注》载:“余溪水过县南,入于湘”。余溪水即今流经祁东县的白河。余溪水流经常登第南面9口相连的长塘,塘底有卵石层,传说是护城河遗址,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城南面还有通往邻近大城的古驿道,城对面有铺子町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等遗迹。

《祁阳故城考》具体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民国李馥《祁阳县志·山水志》引李建勋《祁阳故城考》,指出祁阳古城在今祁东县金桥镇。

1962年版的《衡州省志》载:祁阳“吴至隋的县治在祁东的金兰桥,今祁东县金桥镇。

1985年10月,实地勘察证实:古城在

金桥镇金兰桥常登第

附近。常登北在现新屋町北部边缘,这里有约5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他农田,土壤是由第四纪红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

新屋町后面是一带岗丘,前面是开阔的大町,山环水绕,地沃人稠。后面山岗的岭上湾、油子塘、黄家屋、马泉塘都有古墓,墓葬规模较大,出土的汉砖、陶器、铜器、铜币形式古老,这里约有五万平方米的地面略高于邻近的其它农田,土壤是第四纪经壤发育而来,是筑城的上等土壤。余溪水流经常登北的南面,城南面常登第有九口相连的长塘,墉底有卵石层,为护城河遗址。

余溪水历来通行木船,是古城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当地的国地契据中,还保存故城遗附近计多有关城边的地名,常登北旁边有口塘叫城脚塘,对面有铺子町,当时为古城外的商业区,城东面有校场坪,点将台,是练兵之处。经过古城南面的古驿道,向东北到排山通

衡阳

,向西北通宝庆(今邵阳)和永州,向南通归阳、常宁,是古城通邻近大城的官道。故城东边有驿行庙、马场坪,应是驿站、驿马的所在地。在古城东北有总管庙,1900米处有辖神庙,再向东有城墙口,这此故时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

现金桥镇街头至新桥头沿带均属古祁阳县城,并有县治大院、校场坪、点将台、商业区、驿道、马场坪、驿行庙、总管庙、辖神庙与辖神桥(今在)。其实,“常登第”三字就是“墙垛里”的方言谐音。像铺子町,城墙口等流传下来的地名,是这里古代建城的旁证。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桥镇下辖2个社区:黄土岭、新市,43个行政村,531个村民小组。 

映月长岭深柳
龙门天堂黄吉
黄桥官山银盘
长寿清塘金竹
竹叶狮丰金桥
柿中路陂福寿
展开表格

截至2020年6月,金桥镇下辖2个社区:新市社区、金桥社区,1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黄土岭社区。

云丰村油丰村
路陂村仁赋村
枧桥村金福村
沙冲村金城村
金竹村胜联村
官山村深宫厦村
展开表格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1年,金桥镇有耕地面积3100亩,林地面积15000亩。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2534

男:22313

女:20221

家庭户户数:12912

家庭户总人口(总):42531

家庭户男:22312

家庭户女:20219

0-14岁(总):10491

0-14岁男:5713

0-14岁女:4778

15-64岁(总):28548

15-64岁男:14890

15-64岁女:13658

65岁及以上(总):3495

65岁及以上男:1710

65岁及以上女:178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2024

2011年末,金桥镇辖区总人口460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91人,城镇化率7%。总人口中,男性24414人,占53%;女性21657人,占47%;14岁以下9489人,占20.6%,15—64岁28649人,占62.2%;65岁以上7933人,占17.2。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5.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31人。 

2017年末,金桥镇常住人口有43439人。 

截至2018年末,金桥镇户籍人口有4655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金桥镇的财政总收入11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 

2014年,金桥镇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3.39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093万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34263元。

2018年,金桥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第一产业

金桥镇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000吨,其中水稻199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草席、烤烟等。畜牧业以生猪、山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5000头,山羊饲养量7000头,家禽饲养量6万羽;年生产肉800吨,其中猪肉500吨,羊肉175吨。畜牧业总产值1893.9万元。 

2011年,金桥镇造林4000亩,其中防护林200亩,经济林2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8000株,林木覆盖率23.7%,活立木蓄积量3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2%。渔业以山塘养鱼为主,年养殖面积40000亩,产量1300吨;渔业总产值12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2%。2011年,拥有农业机械1850台。名优农产品有黑米、红米、香米、草席、荸荠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060元。 

第二产业

2011年,金桥镇的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有工业企业11家。 

第三产业

2011年,金桥镇的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000万元。有商业网点202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00万元。

乡镇产业

金桥镇企业衡阳市衡峰酒业有限公司

金兰寺

衡阳市衡峰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白酒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酒类企业。公司地处

祁东县金桥镇

,公司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一是拥有多个窖池的酿酒基地,二是具备现代化规模的生产线及包装车间、贮存仓库。公司拥有资产13000余万元,年产量可达1800余吨。公司现有员工1200多人,其中营销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260多人,为企业稳定发展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先、质量至上、信誉第一”的宗旨,并将其贯穿于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公司研制、开发、生产的“衡州”系列酒,秉承了千年来民间传统酿酒之工艺,结合现代科技酿酒技术,精选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糯米五种优质原料,经老窖固态发酵、长期储存、精心调味而成。酒质“无色透明、窖香浓郁优雅、醇和绵柔、香味协调、尾味爽净、回味悠长、风格典型”。

祁东县金桥草席集团有限公司

祁东县金桥草席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11月,由原金桥草席协会发展而成。现辖6个分公司,8个生产区,拥有织席机3860台、车边机2860台、织边机1000台、拉丝机20台、平光机16台,制线厂1个,牵纱机10台,设有1100个作坊,固定资产8600万元,从业人员9200人,在全国设有销售网点3216个。草席产品曾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优秀出口产品铜奖和全国星火计划成果产品铜奖,2002年被湖南省评为优质产品奖,被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奖。

公司成立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加工席草20万吨,生产各种草席7000多万条,创产值4.8亿元,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5600万元,年年荣获县纳税大户奖。生产的产品有金桥牌绿色保健踏踏米席,提花色席、胶丝压光席、五色压光席、旅游折叠席等25个品种。其产品色泽柔和,手感舒适,吸温透气,冬暖夏凉,且根据人体穴位设置凹凸面,具有保健功能,因而倍受人们青睐。产品主要销往除青海、西藏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系列草席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祁东草席业的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带动了全县12万农户从事席草种植,草席生产及加工致富。产区农民仅此一项年人平增收2800元。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以适应WTO新形势,公司正在扩大生产规模,规划在镇新街出口处新增作坊500个,新增织席机1000台,力争2-3年内年产值突破6亿元,出口创汇突破4亿元。

祁东县笑容草席工艺品厂

祁东县笑容草席工艺品厂是一家专业生产磁性纱门,床上四件套,枕芯,枕套,抱枕,家用草席及各种鞋席等的工厂。现磁性防蚊纱门年产110万条,湖南第一、全国第三。磨毛四件套,年产42万套,湖南第一。

祁东县金鹏草席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全国著名的草席之乡

——

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是一家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桥席草资源丰富,品种优良,公司加工的草席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其他公司

祁东兰峰草制工艺品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中国最大草席生产基地——金桥镇,年产各种花色草席6000万条。

祁东县金桥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

祁东县金桥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祁东县金桥食品公司

社会

教育

祁东县金桥镇一中2021年春季开学典礼(2张)

2011年末,金桥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320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13所,在校生2300人,专任教师1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升初中率100%。 

文化事业

1995年3月,建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25米,覆盖半径6千米。2004年1月,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开通76个电视频道,数字电视用户178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25%。2011年末,金桥镇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演职人员216人。俱乐部6个,文化专业户1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室44个,藏书6600册。档案室4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桥镇有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44个,医疗床位80张,执业医师18人,注册护士10人。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37000人,参保率8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2‰。 

社会保障

2011年,金桥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21户,156人,月支出3万元,月人均200元;城市医疗救助1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62人次,共支出113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6人次,支出230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1250户,1741人,支出103万元,月人均65元;农村五保户供养521人,支出78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1人次,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共支出2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7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金桥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线单程总长度10千米,投递点218个,乡村通邮率96%;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800门,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普及率28%;移动电话用户6772户,普及率63.8%;互联网端口500个,宽带接入用户42户。 

基础设施

  • 城区道路

2011年末,金桥镇的城区道路总长度3.5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1米,城市桥梁2座,总长度1.5千米。 

  • 供水

2011年末,金桥镇有自来水厂2座,铺设干线水管7.3千米;生产能力8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8%。 

  • 供电

2011年末,城区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5千兆伏安,年售电量215万千瓦。 

  • 燃气

2011年末,金桥镇有供气站2个,煤气用户621户。 

交通

金桥镇境内有S210公路穿过。

文化

文物古迹
  • 金兰寺

金兰寺位于衡阳市祁东县城东南16公里,原寺座落于现金桥镇政府驻地。始建于唐代,明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补修。该寺规模较大,占地2000平方米,寺宇为四进两横,前进为戏台,纯木结构,戏台门口为大金刚分列两旁;二进为岳圣殿。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三进为大雄宝殿,土木结构,是该寺最早的宫殿式建筑物,以32根大木柱为主体,重檐斗拱,上盖绿色玻璃瓦、屋脊有镀金的“风保筒”压顶,柱头有龙凤、狮子、麒麟雕刻装饰,其为壮观;四进为三圣殿,土木结构,供有孔、孟、朱夫子神像,整个寺内有大小石碑50多块。1945年,在该寺院后办了一所镇中心小学。

代表人物

宁良

宁良,字元善,明朝重臣,生于明代永乐年间,衡州府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兰镇)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考取进士,提升为行人首,后迁升刑曹。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镇于土木堡被蒙古酋长也先所俘,大臣于谦立代宗朱祁钰以御侮。次年,也先送回英宗,宦官曹吉祥、石亨扶英宗复位,挟嫌报复,大杀于谦一派忠良。宁良对人说:“我等头颅可断,官守不可移,不能受权贵指使去干坏事。”他言行一致,坚持与宦作斗争,保全了不少忠良。

不久,宁良升任浙江省参政。有一次,他到浙江诸生中去考察,了解到谢于乔和王海日才学非凡,便把他们并拔第一。后谢、王相继登魁,于乔先中状元;王海日被宁良聘至祁阳,为子讲学于梅庄,后亦于公元1481年考中状元。宁子由于海日的教诲,也以明经廷试天下第一,人们无不佩服宁良识人的才能。

曾上疏《救荒十策》,被皇帝采纳。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浙江左布政使宁良在西湖孤山重修西湖书院(又名孤山书院)。

宁良历任

广东按察使

浙江左、右布政使

(明朝省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任期能振扬政纪,均赋节役,崇尚俭朴,力戒一切浮夸不实之风,为人所称颂。

宁良《

燕冈阴雨

》描写祁东县八景之烟江石燕:

石燕江头云暗时,几番风雨出乌衣。

双双仿佛沿林舞,对对依稀遍野飞。

自信生成由地脉,谁知隐见合天机。

还疑此物成虚幻,隐伏何人辨是非。

陈荐

陈荐(1545~1632)

,字君庸,号楚石,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卒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衡州府祁阳县咸菜塘(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咸菜塘)人,累官

吏部

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选的大臣)、

刑部

尚书(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

户部

尚书(掌管全国赋税、户籍、军需、粮饷大臣,明朝管理国家财政、经济的最高机构最高长官)、

河漕

总督(全国河运与漕运最高长官,地位与六部尚书平行)。

荐高祖子铭,为解漕粮殒命。曾祖志荣,恩赐寿官。祖宪。父良能,字汝懿,号德泉,曾任郡吏,赠资政大夫。荐元配周氏,生子朝鼒,继娶曾氏,生子钥朝。朝鼒字韦少,号调卿,刑部员外郎。朝鼒长子兖征,字伯开,广信别驾。朝鼒次子元征,字仲开,号抑唐,常外翰。朝钥字密所,县丞。

陈荐幼时随父亲在公廨读书。陈良能为郡太守办事甚力,太守卸任时,以物相赠郡吏,陈良能独请赐所辑《书经讲义》以训子。太守高兴地答应了。陈荐得了这本书,认真阅读,学业日渐有成,为继任太守史朝富所赏识。隆庆丁卯(1567年)乡试,中举人,辛末(1571年)登进士第。历任松江法官、河南副使、山西参政、监察御史、陕西及四川按察使、云南巡抚,旋迁史部、刑部、户部尚书,兼河道漕运总督。

陈荐为人刚正不阿。明朝宦官权力很大,朝廷大臣争相巴结,甘为宦官干儿义子,连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也畏惧他们。当时设有类似特务机关的东厂,由宦官把持,大臣们路过时都要进去拜访,陈荐任谏官,却过而不入,并投侍生贴而去,东厂的守门人大声怒骂,他不屑一顾,后来陈荐在工作上出了一些差错,宦官们想借机为难他,由于首辅张居正的大力帮助,陈荐才得以幸免。

襄阳郑继子得罪了首辅张居正。有一次,陈荐被委任为钦差大臣巡视各地,出发前,张居正嘱咐他调查郑的为官行事的一些情况,想要加害他。陈荐深知郑继子是个贤能之官,他不顾张居正曾有恩于自己,巡视回来后,第一个推荐郑继子。张居正只好说:“先前我对你说的,正是想知道他(郑继子)的贤能,为的是重用他。”

陈荐做官公正廉明。任

松江

法官时,县内有两个致仕还乡的宰相因争势而打官司,他不偏袒谁,秉公而断,名声大振。生性刚直,因忤权宦冯保,称病归家。明神宗朱翊钧即位,起用为

陕西

按察使。时陕西因连年干旱,三秦大地一片荒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荐积极组织救灾,特别是清理陕西国库,得到4万余金,他大胆上书朝廷,请求捐献救济,得到同意,救活了不少老百姓。河漕总督是个肥缺,许多人在这个位子上都发了大财,陈荐总摄

河漕

时,却洁己奉公,不谋私利,为下属作出了榜样。

陈荐为官洁己奉公,关心人民疾苦,曾疏请改折漕粮,均平排山(今祁东县鸣鹿乡)驿马。关爱家乡祁阳(今祁东、祁阳两县),有两件事至今为县人所称颂。

一是请免漕粮

。祁阳县为湖广行省(辖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小部分,省城在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边远县,原来没有漕粮。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湖广巡抚因浏阳歉收,向祁阳借谷1000余石,作为漕粮解往京师。这本来是一时补救措施,不料后来便沿以为例,祁阳每年都要向京师交漕粮1000石。并且此谷以粮船起解去衡阳,必须经过溘浪滩,俗称喝罗滩、建新滩等浅滩,粮船重载,每每触礁则船破粮漂,甚至人船俱没。船破之后,上面责成祁阳赔偿,县令负责民补赔再解,如果再次遇险沉没,则责成再赔,加以运费繁多,官吏索取,趁机牟利,百姓往往因此而家破人亡。陈荐了解家乡人民的疾苦,要免掉漕粮已经不可能。万历五年(1577年)陈荐为御史,以《漕粮改折疏》呈奏皇上(其理由是:祁阳县漕运交通十分困难,民谚有“上有熊罴岭,下有溘浪滩。熊罴岭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溘浪滩水急礁又多,鱼过要压扁,谷过要成壳”之说),乞求折银缴纳。皇上准奏,漕运之苦才得解除。

二是均平驿马

。明嘉庆18年(1539年),排山新设驿站,运送公文。衡阳、祁阳两县各出夫45名、马8匹。后来驻地的道台和知府议定再加马6匹。因排山地属祁阳,商议由祁阳人负担。祁阳认为不合理,表示反对,又决定由零陵、道州各州县协济。后来,协济的马没有来,衡阳连前8匹都不管了,22匹马都要由祁阳人负担。五六百里紧急公文,且多行山路,马不堪役,常常倒地而死,须不断补充,祁人因此偏受重累。祁阳上诉,各衙门都说无可稽考。陈荐为户部尚书时,上疏奏请,说明原因,两县平均负担驿马,获准,祁阳百姓才免去额外负担。

陈荐曾多次说过:“平生不为过分事,惟适当而已。”然而每逢大事,却敢做敢为,并能坚守原则。当时的内阁辅臣以及六卿,都交相推重他。

陈荐为官50余年,年老致仕退居林下,闭门谢客,著《古今衷辩》百余卷和《督漕疏草》。遗著有《漕粮改折原疏》和《题全州宗支图》。

陈大受

陈大受

(1702~1751),字占咸,号可斋,大清

宰相

,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今衡阳市祁东县金桥镇)人。幼沉敏。既长,读书不辍。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及第,选庶吉土。乾隆元年(1736年)授编修,

御试第一

,擢侍读,充当日讲起居注官,成为乾隆近臣。先后任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乾隆十三年(1748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宰相)、

军机大臣

太子太傅

。历任安徽、江苏、福建巡抚,

直隶总督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首,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两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军民政务)。

陈大受任内勤政爱民,百姓实受其惠。所到之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民受其利,朝廷倚为重臣,深为时人景仰。清廷嘉其政绩,于乾隆十二年冬升陈大受为兵部尚书。十三年,主会试,转吏部尚书,夏,任军机处协办大学士,教习庶吉士,侍讲经筵,当了皇帝的先生。秋,摄户部尚书。这时正对金川用兵,军事如织,陈大受日夜被召见,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平金川后,出任两广总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积劳成疾,卒于卒于两广总督任所。死后谥文肃。有《陈文肃奏议》。

佚闻趣事

●陈大受少时家贫,其父为人佃耕。同族有商人经常外出贩鱼,家有很多藏书,陈大受为其看家,并借此读书。

●陈大受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因此为官勤政爱民。在安徽、江苏巡抚任上,正值荒年,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以槐树叶、观音土为食。他劳心积虑,筹谷赈济百姓。采取开官仓、贷社谷、向外省购粮、阻截上缴漕米等帮助百姓度过灾荒。任安徽巡抚时,因连年饥荒,盗贼蜂起,地方官员逮捕了600多人。经审讯均为一些饥民,他深表同情,将他们全部予以释放。他还非常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在安徽推广一种耐旱增产的水稻种子,促进了粮食增收。

●陈大受任事富有远见卓识,不落俗套。遇荒年不禁商贾,不禁囤积,有人对此予以责难,他说:“商人贮米,得少利则散,民赖以济”。他还主张“以工代赈”,由朝廷出资,招揽百姓修筑城池,建造庐舍,疏通沟渠,加固堤岸,既能帮助百姓度荒,又有利于公益事业。对工程建设他注重质量,不随便省费,常说:“用省工恶,他日修更倍之,作百年之计,不宜节于目前”。他悉心治理,政绩卓著,使江淮数百万农户,在荒年中饥饿者得以饱食,死亡者得以掩埋,为当时封疆大臣中所罕见。

●陈大受还非常重视台湾作为国家门户的作用。任福建巡抚时,台湾按旧例每年将粮谷运往大陆,后来积欠越来越多。为了国家的安全,他上奏朝廷,免除台湾历年的积欠。他深谋远虑,认为台湾是福建的藩屏,一旦用兵,粮草运输必然艰难,于是千方百计增贮积谷40余万石,以备急需。

●陈大受处事不顾自身的利害得失,曾说:“历事多而利害明,受害即在此。”清代文学家方苞认为这是名言,“可为庸庸者之药石”。

史籍记载

陈大受,字占咸,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人。幼沉敏,初授内则,即退习其仪。既长,家贫,躬耕山麓。同舍渔者夜出捕鱼,为候门,读书不辍。雍正十一年,成进士,

选庶吉士。乾隆元年,授编修。二年,大考翰詹诸臣,日午,上御座以待。大受卷先奏,列御试第一,超擢侍读。五迁吏部侍郎。四年,授安徽巡抚。初视事,决疑狱,老吏骇其精敏。庐、凤、颍诸府时多盗,有司多讳匿,大受定限严缉,月获盗五十倍,得旨褒美。淮南、北洊饥,发仓谷赈之。谷且尽,继以麦。又告粜江南、广东,且发且储。时频岁饥民掠米麦以食,有司以盗论。哀其情,奏原六十馀人。麦熟,禁鵕麹造酒及大商囤积。又以高阜斜陂不宜稻麦。福建安溪有旱稻名畲粟,不须溉灌,前总督郝玉麟得其种,教民试艺有获。因令有司多购,分给各州县,俾民因地种植。事闻,上谕曰:“诸凡如此留心,甚慰朕怀。”

是年,调江苏,疏请饬粮道较定各州县漕斛,及先冬令民搜蝻子。屡谕嘉奖,并以搜蝻子法令直隶总督高斌仿行。常州、镇江、太仓三府州被水灾,发仓治赈。江南旧多借堰圩塘,或有久废者,被水后尤多溃败,工钜费重,民力不能胜。大受出官粟借之,召民兴筑,计时而成。於江浦缮三合、永丰、北城诸圩,於句容复郭西塘黄堰,苏州、太仓疏刘家河,灌溉潴泄,诸工毕举。七年秋,黄河决古沟、石林,高、宝、兴、泰、徐诸州县罹其患,大受驰视以闻。上命截漕米协济,大受乃命多具舟,候水至分载四出,舳舻数百里,一日而遍。丹阳运河口藉湖水灌输,淤沙需疏濬,大受奏定六年大修,每年小修。后高宗南巡,御制反李白丁都护歌曰:“岂无疏濬方,天工在人补。轮年大小修,往来通商贾。”盖嘉其奏定岁修法利於漕运也。

十年,有旨蠲明年天下钱粮,大受疏请核准漕项科则,晓谕周知;汇覈地丁耗羡,同漕项并完;酌定业户减租分数,通饬遵行。得旨嘉奖。户部议禁商人贮米,大受谓:“商人贮米,得少利即散,贮不过一岁,民且利焉。请弛禁便。”又言:“城工核减,意在节用。用省而工恶,再修且倍之。”上皆韪其言。常州俗好佛,家设静堂,自立名教。江宁、松江、太仓渐染其习。大受疏请饬有司防禁,移佛入庙;堂内人田屋产,量为处置。上谕曰:“此等事须实力,不可欲速。不然,则所谓好事不如无也。”

十一年,加太子少保,调福建。十二年,疏言:“近海商民,例许往暹罗造船贩米。内渡时若有船无米,应倍税示罚。”部议从之。疏言:“巡台御史巡南北二路,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具厨传犒赏,往往滥准词讼。又於额设胥役外,俾奸民注籍,恃符生事。”上命自乾隆五年起,巡台御史均下部严议。又疏言:“台湾番民生业艰难,向汉民重息称贷。子女田产,每被盘折。请拨台谷二万石分贮诸罗、彰化、淡水诸县,视凤山例接济。其不原借者听。”报可。台湾民、番杂处,土音非译不通。有奸民杀人贿通事,移坐番罪,疑之,再鞫,竟得白。或言海上有岛十四,为田万馀亩,可开垦,前政以入告。大受以岛地久在禁令,一旦开禁,聚人既多,生奸尤易。设兵弹压,为费弥甚,利不敌害,辄奏罢之。召授兵部尚书。

十三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军机处行走。十四年,金川平,晋太子太傅。秋,署直隶总督。十五年,授两广总督。陛辞请训,上曰:“汝直军机处两年,万几之事,皆所目击,即朕训也。何赘辞?惟中外一心足矣。”寻命协理粤海关。两粤去京师远,吏媮民哤,大受以猛治之,举劾不法吏,政令大行。十六年,以病乞解任,温诏慰留。未几,卒,赐祭葬,谥文肃,祀贤良祠。

大受眉目皆上起,丰髯有威。清节推海内。以微时极贫,禄不逮亲养,自奉如布衣时。子陈辉祖,自有传。

(《清史稿》卷三百七·列传九十四)

陈辉祖

陈祖辉(?~1783),衡永郴桂道祁阳县金兰桥人(今

衡阳

市祁东县金桥镇)。大清宰相

陈大受

子,清朝大臣。以荫生由户部员外郎、迁郎中、军机处行走,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两省军民政务)、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闽浙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兼浙江巡抚等要职。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陈辉祖任

广西巡抚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广西巡抚陈辉祖奏请维修灵渠;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陈辉祖任

湖北巡抚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陈辉祖兼署

湖广总督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陈辉祖与刘墉查勘湖北沔阳州冲溃堤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陈辉祖任

河南巡抚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十二月陈辉祖为

河东河道总督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二月,陈辉祖为

江南河道总督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八月,陈辉祖暂署两江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二月,陈辉祖与阿桂、富勒浑、李质颖勘视海塘;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授陈辉祖

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

,督办塘工;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正月,陈辉祖因四弟甘肃理环县知县陈严祖,为王檀望贪污大案成员,贪污四千八百两,坐瞻恂情弊罪,受株连,降三品顶戴留任,罚交议罪银三万两;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陈辉祖褫职逮问;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以牟利营私闽浙总督陈辉祖的弟弟陈严祖要交三万两议罪银,向他求助。陈辉祖于是非法侵吞了一千六百两银子,交给弟弟陈严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因牟利营私陈辉祖被乾隆帝赐自尽。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