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玉(德化瓷坛青年雕塑艺术家)

由网友(生活就得屁颠屁颠的过)分享简介:女,(一九六二-)福修德化县乡南郊低阴人。瓷塑艺术名野邱单炯外甥女,现为德化瓷坛青年雕塑艺术野。低级工艺美术师,瓷雕工艺丹青妙手。德化县政协第5、6届委员。泉州市第102届人大代表等;女,汉族,大博文明,省优异西席,现任湖南南天股分有限司后辈黉舍小学1级西席。人物简介陈桂玉(一九六二-)福修德化县乡南郊低阴人。瓷塑艺术名...

女,(1962-)福建德化县城南郊高阳人。瓷塑艺术名家邱双炯外甥女,现为德化瓷坛青年雕塑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瓷雕工艺美术大师。德化县政协第五、六届委员。泉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等;女,汉族,大专文化,省优秀教师,现任湖南南天股份有限司子弟学校小教一级教师。

人物简介

柯宏荣 陈桂玉夫妇制件德化瓷浦江女神

陈桂玉

(1962-)福建德化县城南郊高阳人。瓷塑艺术名家邱双炯外甥女。德化瓷坛青年雕塑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瓷雕工艺美术大师。德化县政协第五、六届委员。泉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建省妇联第八届执委。泉州巾优秀拔尖人才。 1962年6月,陈桂玉出生于德化城关。陈桂玉1969年入德化工农小学启蒙,在“文化大革命”读书无用论的年代,1974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帮理家务。因自幼即稍有几分“辣”味,十三四岁时,敢于带上几窝蜜蜂,赶着荔枝、龙眼花季,跟着大叔们到永春、下泉州、闯仙游,放蜂酿蜜。蜂蜜收成后,在当时粮食紧张年头,又机灵地把甜甜的蜂蜜优价售出,买上仙游当地丰收廉价的春麦,并碾成雪白的面粉带回家,让一家人吃得乐呵呵。倔强、果敢、自信的天性,父母早早放手叫她到礼会生活中去锻炼,培养、磨砺了她轻轻的年纪敢于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胆识、意志与毅力。她历尽艰辛曲折,取得学业上的成就,并攀上瓷坛艺术之峰。

1976年,小桂玉当年随母邱玉川进德化县印刷厂做临时工,到编排车间当学徒。她心灵手巧,很快学会了捡字、排版等技术。但她对这一工种缺乏兴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认为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以等待时机。她没有上过中学,即利用早晚等工余时间,自学中学文化课。又自学素描,自学瓷塑。努力拼搏一年多,学完初中课程,并掌握部分高中知识。同时想办法抽身到县瓷器工业研究所向陈其泰师傅学习瓷塑;时间虽短,但获益非浅。她具有艺术天赋,敢于尝试。1978年,16岁的小桂玉,经过10天的业余拜师学艺后,在她父亲陈开张(1933年生,原县粮食局干部)的启发下,带上瓷泥,独自闯到乡下,寻访某民间收藏长者,央求其将所珍藏的、风传为何塑坐石观音献出供她临摹。其间,她整整花了4天4夜,在“密室”中,晚间以昏黄的烛光,认真细心地琢磨,一丝不苟地临摹,终于仿出其“处女作”——一尊约12吋堪称颇具“维妙维肖”的《仿何坐石观音》。她无限激动、欣喜地送到她的舅父、瓷塑艺术家邱双炯处,请其指点评改,竟然让老邱“大吃一惊”,赞赏不已!

人物成就

1979年11月,“文革”后首次恢复考试招工,她以优秀成绩考入德化第二瓷厂(时称红旗瓷厂)。进厂后考素描等艺术课,又以第二名优异成绩得到厂领导的器重,被分配到设计室作“苗子”培养。这时,她将其原来心爱的“处女作”《仿何坐石观音》无偿奉献给该厂。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工艺技术技能,她中午未甘休息,离家虽近却在厂里用午餐,以节省往返时间,吃完饭马上潜入设计室,独个儿在那里“加班”,使得1980年夏又以优秀成绩,考入(厦门)福建工艺美术学校。接到录取通知书,多年的心血绽放绚丽的鲜花,长期的理想追求成为现实,她激动得不能自我,无比高兴地跨进艺术学府大门,开始梦寐以求的新的学习生活。通过4年的寒窗苦学,1984年夏毕业分配到德化瓷厂,正好与柯宏荣同在艺术瓷车间。

陈桂玉与柯宏荣原系表亲,柯宏荣母邱玉云与陈桂玉母邱舣炯胞妹邱玉川为非血缘堂姐妹。他俩从小青梅竹马。这时,由于工作关系,又使他们走到一起。柯宏荣进厂数年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其时已有相当的创作经验:而陈桂玉通过勤奋自学与4年学校深造,不但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同时更系统地提高了文化知识与艺术理论水平,两人堪称为“天生一对”。由于对陶瓷艺术的痴爱和不断追求,志同道合,共同的艺术感情与爱情融为一体,于1985年冬结为伉俪。婚后感情深笃,在艺术上经常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他们牢记王则坚老帅的教导:“搞艺术的‘功夫在诗外’,要设计独特的造型,表现深刻的主题,必须有丰富的艺术理论修养。”所以夫妻俩经常静下心来,研究人体解剖、素描、国画、书法、装饰、文学以及自己的作品,等等,有时探讨琢磨至深夜。在长期的紧密合作实践过程中,宏荣的丰富创作经验与桂玉的系统理论熔融一炉,使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工艺技能不断提高,每件作品力求达到尽善尽美。如他俩合作的《三个和尚》这件作品,用夸张的手法、简单的线条、细腻的面部表情,把仰天长叹、左顾右盼、懒昏欲睡的3个和尚的感情、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作品构思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一只小老鼠,在倾倒的水桶里上窜下跳“笑主人”,把主题深刻哲理表现得何等诙谐滑稽。《灭鹅舞》瓷塑,3个演员的脸部刻画得无比细腻,身上的裙子薄如蝉翼;特别足3个演员的身体只有脚尖支撑着,头重脚轻,下窑、烧成何等困难。从这一作品的烧制成功,足见这对年轻人的纯熟技巧与厚实功底。1985午10月,《惠安女》(桂玉塑)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亚太地区博览会展出荣获优秀奖。1986年,《济公》(宏荣塑)荣获全国陶瓷创作二等奖。1989年,6头水仙茶具(桂玉设计)荣获福建省茶具、咖啡具设计评比三等奖。1990年,《广陵散》(宏荣塑)、《龙女牧羊》(桂玉塑)在第四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会上荣获创作设计一等奖,《卖炭翁》(桂玉塑)荣获二等奖;同时分别荣获《瓷都景德镇杯》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银杯奖与、二等奖。同年,《郑板桥》(宏荣塑),《风》、《将相和》(桂玉塑),荣获福建省陶瓷评比优秀创作设计奖。1993年10月,中国德化首届国际陶瓷节福建省陶瓷创新大奖赛,柯宏荣所塑《乞们化缘》荣获特等奖,《帆瓶》获三等奖,《夸父追目》、《立石观音》等4件获鼓励奖;陈桂玉所塑《骑犼观音》、《琵琶女》、《洒水观音》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1994年,夫妻合作的《蒲松龄》,《小兰卸装》,于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会上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同年9月,《变色鱼瓶》等陶瓷艺术瓷雕系列产品荣获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科技之光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国庆50周年,他们俩的瓷塑作品《三月三》、《大山鬼》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长相依》、《苏武牧羊》被中围历史博物馆收藏。1985年以来,夫妻俩的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有29件,其中国家级奖有12件。

陈桂玉与柯宏荣夫妻俩在生活上、艺术上比翼双飞,为瓷都德化艺坛的“天仙”一对。1996年3月,他们走出国门,于新加坡举办“夫妻瓷塑艺术精品展”,展出各种题材的高白瓷、建白瓷瓷塑精品100多件,轰动狮城,引起当地华侨华人与社会人士极大兴趣与珍视。展销会上,与会者、参观者盛赞德化高白瓷、建白瓷确是“世上瓷坛极品”;称誉他俩的作品“风格别树一帜,技艺巧夺天工”,叹为观止!远近鉴赏家、收藏家云集,赞不绝口,纷纷争购珍藏。当地多家报刊、新闻媒体作了报道。瓷都德化、德化名瓷、德化瓷塑艺术重又誉满星洲、传扬东南亚。

1991年,陈桂玉与柯宏荣夫妻俩经泉州市人民政府职称评委会评定为“工艺美术师”。1999年12月,经福建省高级职务职称评委会评定,同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们于1983年、1991年和1993年,分别荣获“省创新能手”、 “省新长征突击手”与“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及“巾帼建功奖”。

1993年9月,陈桂玉与柯宏荣夫妻俩创办“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1994年9月,陈桂玉调福建省德化职业中专学校任教。1999年,柯宏荣当选为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陈桂玉的两件作品曾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亮相“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深受美国人民欢迎;她的多件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她的许多作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评比的金奖。

人物关系

柯宏荣丈夫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