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村(云南保山市隆阳区辖村)

由网友(熬夜等死)分享简介:红花村隶属隆阴区永昌街谈服务处,地处保山乡边,距永昌街谈服务处四.五私里,东邻河图镇,南邻汉庄镇,西邻兰乡服务处,北邻沈官村。辖大红花、小红花等一一个村平易近小组。现有庄家一零一一户,有村落人嘴四一四六人,此中农业人嘴四零九六人,逸能源二一九零人,此中从事第1财产人数一三四六人。中文名红花村面积一.六平方私里人嘴四一四六人...

红花村隶属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地处保山城边,距永昌街道办事处4.5公里,东邻河图镇,南邻汉庄镇,西邻兰城办事处,北邻沈官村。辖大红花、小红花等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11户,有乡村人口4146人,其中农业人口4096人,劳动力21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46人。

中文名

红花村

面积

1.6平方公里

人口

4146人

民族

汉族

原名

荷花村

行政区划

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保山城边,距永昌街道4.5公里

村民小组

11个

村民户数

1011户

人均收入

2009年2950元

人口数

4146人

国土面积

1.6 km²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中国咖啡第一村 的小小梦想

行政村隶属隆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地处保山城边,距永昌街道办事处4.5公里

红花村

,到永昌街道办事处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隆阳区4公里。东邻河图镇,南邻汉庄镇,西邻兰城办事处,北邻沈官村。气候特征

全村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海拔1642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966.4毫米,适合种植莲藕、水稻、蔬菜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村耕地面积1231亩,人均耕地0.3亩。

交通

红花村原名为“荷花村”。因荷塘多、荷花美而得名,交通出行都要靠小舟,可以想象当时的“荷花村”风情,后逐渐演变至今的“红花村”。但荷花多而美仍是红花村的一大特色,景色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口民族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46人。该村现有农户1626户,共乡村人口4408人,其中男性2194人,女性2214人。其中农业人口4249人,劳动力2194人。

社会

基础建设

民居

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130户通自来水。有1130户通电,有9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0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85.1%、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2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55户(分别占总数的64.5%和57.9%)。该村到永昌街道办事处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面;村内主干道均

水渠

为硬化的路面;本村通公共汽车,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38辆,拖拉机7辆,摩托车31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2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2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亩。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53户;已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没有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7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1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教育

水塘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在校学生401人,距离河图中学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31人,其中小学生401人,中学生130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该村现有农户1130户,共乡村人口4158人,其中男性2114人,女性2044人。其中农业人口4104人,劳动力2202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白族14人,彝族2人,其他民族3人。到2008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980人,参合率96.3%;享受低保16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街道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该村距离永昌卫生院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6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没有。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红花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河图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30公里,距离中学2.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401人,中学生140人。

医疗卫生

到2012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2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1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2]

经济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产业为主。

柑桔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8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02万元,占总收入的21.1%;畜牧业收入180万元,占总收入的7.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34头);渔业收入258万元,占总收入的10%;第二、三产业收入1436万元,占总收入的60.2%;工资性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2.7%。农民人均纯收入3720元,农民收入以一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1人(占劳动力的9.1%),在省内务工154人,到省外务工47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8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4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莲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莲藕产业。

政治

基层组织

住宅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6人,少数民族党员2人,其中男党员87人、女党员19人。该村党支部2007年被评为区、街道办事处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5人组成,下设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80人。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27亩。年末集体总收入1万元,有固定资产54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2、农民对发展前景认识不足;3、村内部分道路未硬化。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到2009年粮食产量达15万公斤,鱼产量达15万公斤莲藕达125万公斤,蔬菜达105万公斤;2、到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190万元,利润达76万元;3、到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2950元;4、到2009年为村民办五件实事;5、到2009年解决村民最关心的清淤排障和道路硬化问题。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2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227.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30万元,有固定资产54.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参考资料

1.云南省数字乡村(引用日期:2019-07-10)

2.人口卫生 · -(引用日期:2016-06-0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