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铭(中国传奇大骗子)

由网友(怪咖)分享简介:李万铭,男,熟于一九二七年。1熟中最明的看点,便是这些“骗绩”了。李万铭的行骗本事像是取熟俱去,彷佛在世便一定以骗为业。闻名剧做野老舍师长教师领下那个使命,并扮成法官到狱中约睹了李万铭,获知了许多行骗粗节,写出了话剧《西视少安》,私演后惹起颤动。正在留念中国话剧百年的表演勾当中,葛劣主演的《西视少安》邪水。中文名李万铭性别男...

李万铭,男,生于1927年。

新中国最传奇的骗子,伪造光辉履历,靠骗成为高官,还出访过苏联

一生中最亮的看点,就是那些“骗绩”了。李万铭的行骗本领像是与生俱来,似乎活着就必然以骗为业。著名剧作家老舍先生领下这个任务,并扮成法官到狱中约见了李万铭,获知了很多行骗细节,写出了话剧《西望长安》,公演后引起轰动。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演出活动中,葛优主演的《西望长安》正火。

中文名

李万铭

性别

出生日期

1927

去世日期

1991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代表作品

《西望长安》

人物事件

人生曲线

1945年1月,李万铭决心离开家乡,到外面施展抱负了。很快,他的“胆大”又有了令人刮目之举。在别人对当兵避之唯恐不及之时,他却主动报名加入国民党的青年军。先是在昆明,之后解放战争中,又随军到沈阳。因为有文化,当了文书。见有机会,他的骗心蠢动起来,开始冒领退伍费。未料出师不利,露馅儿后被关进陆军监狱三个月。所幸又因胸有点墨被一国民党军官开脱,后又进了国民党南京陆军医院。

1949年南京解放后,李万铭隐瞒这段历史,伪造证件,冒充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考入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请读者记住二野军政大学的名字,这是李万铭以后行骗屡屡使用的金字招牌)。同年10月,他从二野军政大学毕业后,嫌分配的地方苦,没去,而后私刻公章、伪造信件,混进了常州市政府。很快,他又嫌科员职位太低,干了一周便溜之乎也。接着又伪造印信,谎称是二野军政大学的“党员教育科长”,“因参加淮海战役负伤致残”,前往苏南公署要求安置。结果骗局在交验证件时被识破,这回惨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谁想事情不久又有转机,1951年1月,李万铭因病获假释。由于原籍是陕西安康,就叫他回老家去。有道是秉性难移,刚走到安徽,李万铭老毛病就又像烟瘾一样犯了,故伎重演,私刻二野军政大学公章,伪造了一封给陕西省政府主席的信,要求给他这位有二野军政大学“军政科副科长”身份的残废军人在陕西分配工作。这一招竟然灵验,他不但被安排到安康专署民政科,随后还成了“党员”,并获得了“人民功臣”奖章和“革命军人残废证”。

李万铭“功成名就”后,心犹不足,越发胆大妄为起来。他借单位送他到西北农学院进修之机,又伪造了一封由二野军政大学组织部给西北农学院的“军事调令”,声称“任命李万铭为某军某师某团参谋长,速赶赴中南局报到”。

1952年2月,李万铭从西安赴武汉,趁自带档案之机,又伪造了“1936年参加红军,历任359旅连长、营长、志愿军参谋长,曾获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的履历表,塞入档案。凭着这些“履历”,混进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随后又被派往中南农科所,担任秘书主任。同年4月,还作为中国农民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

1953年,中南大区撤销后,人员重新分配工作。这时候,李万铭的档案里,不但有他伪造的光荣历史,而且有了行骗任职的几个单位官方的证明材料和“美言”,加之访苏这样非同一般的经历,李万铭很容易地通过关系调到了北京的农林部,并当上了处级干部。至此,李万铭在短短几年间,地到市,市到省,一直骗到北京城,可谓步步“登峰”,而且,连连“造极(级)”。但是,李万铭的魔鬼生涯,远未到此为止。

骗子手段

李万铭讲,他的父亲口吃但精明。人们后来看到,这两点在他身上都有遗传,而且还有发展。李万铭平时口吃,骗别人说是因抗美援朝时中了美军毒气。但一行起骗来,就十分兴奋,一兴奋,就非但不再结巴,而且口若悬河。李万铭随团出访苏联时,对同机的一位年轻女性大肆吹嘘编造出来的光荣身世,激情迸发,语言流畅,极富感染力,令这位单纯的女共产党员好生佩服,竟同意与李万铭牵手走入爱情殿堂。

李万铭少小不努力,虽被学校开除,但却有些歪才,比如书法不错,而且特别擅长字迹模仿。他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助推骗局屡屡成功。比如,1952年在武汉,他想去疗养,就编个谎话,说北京的首长陈赓想见他,来电话了。李万铭的直接领导姓徐,正是陈赓的老部下,便托李给老首长捎封信去。不久李万铭回来了,还带回了陈赓给徐领导的一封信。当然,这封信是“书法歪才”伪造的。但徐领导深信不疑,对李万铭也深怀敬意。信中提到让李万铭疗养的事,徐领导自然照办。

为了关键时刻行骗得手,李万铭平时就很注意培养形象。在农林部时,他上班拄着双拐,身着呢军服,俨然一位有贡献的高级军官。他的屋子里,战斗英雄、模范党员的奖章奖状,真的假的,全部显眼地摆挂。去苏联时得到的留声机,骗得的军政首长的赠品、签名簿等等,当然更忘不了时时炫耀。当时,一个人的津贴一个月只有几元钱,但李万铭每月报销看病的三轮车费就有60多元,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位享受特殊待遇的共和国功臣。

公正结局

1954年底,他又伪造了一封急电,称某军司令员任命他当参谋长兼师长,并写来令他飞往兰州商谈重要军务的“亲笔信”。农林部未敢怠慢,遂为其买好机票。1955年1月,李万铭先飞抵西安。因其曾在西安工作学习过,报上又曾宣传过他的“丰功伟绩”,很多熟人朋友便纷纷来看望这位知名的“功臣”、“模范”。消息传开,省委也知道了。在一个场合,李万铭见到了省委书记张德生。谈话间,李又大肆标榜自己,并煞有介事地吹嘘此次赴兰州将担任要职。张德生曾任二野政治部主任,当时又身兼兰州军区政委,对李所言情况却了无所闻,不免心生警觉,便通知省公安厅调查。这一查,伪装很快就被揭穿了。因为李万铭那些经历全是假的,谁也不能证明,处处对不上号。1955年1月,李万铭被逮捕。

与一般骗子不同,李万铭被捕后,既不抵赖,也不隐瞒,竹筒倒豆子,哗哗啦啦,把行骗经过从头至尾、从根到梢悉数供出,像是早有准备,更像是对自己的骗术进行一次汇总和公示,听得办案人员既沉重又惊愕,太匪夷所思了。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连中央都很重视。社会上各种猜测皆有,有人怀疑李是国民党特务,甚至美国间谍,打入共产党内窃取机密;有人说他是政治野心家;有人说他背后肯定有一个反革命集团,否则怎会隐藏这么深这么久;还有人猜他的妻子也是同伙。等等。

但人民法院对李万铭案子仍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被各种猜测左右,而是以事实为依据,查了一年多,到1956年8月30日才判决。经查实,李万铭行骗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骗取公款、为他人牟利等经济目的,他就是想利用欺诈手段骗取荣誉、不劳而获,得到个人享受——吃呀、喝呀、坐飞机呀、疗养呀等等。虽然没有政治背景,但因为他是通过政治手段行骗,影响又十分恶劣,北京市中级法院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李万铭从此成为街谈巷议的政治笑柄。

今天的人们不容易理解那时的干部为什么那样容易上当受骗,使李万铭一路畅行无阻。这中间,除了李万铭这个骗子确实“史无前例”,人们缺乏抵抗力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建国之初难免的制度漏洞、信息不畅、机构人员变动频繁以及当时的官僚主义、崇拜英雄、盲目、轻信等等。这一切与骗子的狡诈混杂交叉,终于酿成了一幕接一幕颇具讽刺意味的政治闹剧。[1]

参考资料

1.真实的李万铭其人其事 · 民主与法制网(引用日期:2013-04-08)

2.被誉为中国版《钦差大臣》,这部话剧讲了一起政治诈骗案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