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允村(下允村)

由网友(白露饮尘霜)分享简介:下允村隶属谰沧推祜族自治县上允镇,领土面积七四.零三平方私里,海拔九二零.零零米,属于相对穷困村,农平易近支出首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中文名下允村面积七四.零三平方私里人嘴八零七四人(二零零七年)所属地域谰沧推祜族自治县上允镇特点财产莳植业所属国度中国行政区种别村村情详情该行政村隶属谰沧推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地处上允镇北边,距...

下允村隶属谰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国土面积74.03平方公里,海拔920.00米,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中文名

下允村

面积

74.03平方公里

人口

8074人(2007年)

所属地区

谰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

特色产业

种植业

所属国家

中国

行政区类别

村情概况

上允镇脱贫摘帽周动态 11月18日 11月24日

该行政村隶属谰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地处上允镇北边,距上允镇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上允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99.00公里。东邻文东乡,南邻浪邻安康乡,北邻双江县。辖淘金河、城子等3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013户,有乡村人口8074,农业人口7985人,劳动力7011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56

国土面积74.03平方公里,海拔920.00米,年平均气温19.20 ℃,年降水量1,189.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624.00 亩,人均耕地1.5亩,林地16,192.00亩。2009全村经济总收入1967农民人均纯收入 1329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 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624.00亩(其中:田5,500.00 亩,地6,124.00亩),人均耕地1.4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6,19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7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 芒果、桔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625.54亩,其中养殖面积240.00亩;草地8,935.00亩;荒山荒地面积63,350.00亩,其他面积7,318.46亩。有煤矿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下允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775 户通自来水,有 48户饮用井水,有20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0.2 %。有 1748户通电,有1303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90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8.37%、65.87 %和5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81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621户(分别占总数的41.3 %和39.4 %)。

下允村到镇政府道路为 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距离最近的车站8.5公里,建有集贸市场 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 6辆,拖拉机197 辆,摩托车593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55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85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1 亩。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66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07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86 户。全村有 2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2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8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4 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8 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 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砖瓦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3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44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0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2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基层组织

下允村建有党(总)支部1 个,下设 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5人,少数民族党员 96人,其中男党员 98人、女党员7人。该村党支部2004年至2008年连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云岭先锋”工程先进集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进集体。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武干、支委委员、村委委员组成,下设34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72人。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6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35万元,占总收入的47%;畜牧业收入263万元,占总收入的13.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034头,肉牛147头);渔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0.02%;林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0.8%;第二、三产业收入769万元,占总收入的39%;工资性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0.7%。农民人均纯收入132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20.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805人(占劳动力的12.32%),在省内务工 379人,到省外务工576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013户,共乡村人口8074人,其中男性4097人,女性3977人。其中农业人口7985人,劳动力 7043人。该村以佤族、傣族为主(是傣族、佤族、汉族混居地),其中佤族5322人,傣族1324人,拉祜族506人,汉族882人。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640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72.64%;享受低保80人(人员名单附后),五保户1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9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5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8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9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6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34 户,占农户总数的1.72%。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5,731.20平方米,拥有教师34人,在校学生705人,距离 镇中学8.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71人,其中小学生705,中学生26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5个、图书室3个、业余文娱宣传队9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