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村(黄德村)

由网友(干净的像个已死去多年的人)分享简介:黄德村辖一八个村平易近小组,占高空积三.三平方私里,共有四零零零余人。今朝,年均出栏熟猪二零零零余头,输往天下各地。圣飞兔业占地一五亩,年均出栏獭兔二零零零零只。详情黄德村是黄德镇当局地点地,为区域性经济,文明中间,别离取叶寨、开寨、北辛庄、文岩、演马、蒋东交界。黄德村辖一八个村平易近小组,占高空积三.三平方私里,共有四零零零...

黄德村辖18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4000余人。目前,年均出栏生猪2000余头,输往全国各地。圣飞兔业占地15亩,年均出栏獭兔20000只。

概况

淮阳黄集乡有个村叫黄德寺村,黄德寺村有座寺庙叫黄德寺

黄德村是黄德镇政府所在地,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分别与叶寨、开寨、北辛庄、文岩、演马、蒋东接壤。黄德村辖18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4000余人。在历任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带领下,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谋发展,先后赢得了“招商引资先进村”、“畜牧养殖先进村”、“农田水利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黄德村重视基础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壮大党员队伍,党员后便力量充足,目前共有92名党员,在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特色产业

黄德村是黄德镇镇区所在地,工业基础较好。目前,较大的企业有博源化工有限公司、红星机制砖厂、三农饲料厂、封丘广继配件厂、众佳电子厂、国富预制厂等。该村养殖业发展较快。

养猪协会

于2005年成立了黄德村生猪养殖协会,目前拥有会员82人,协会整体运行按照“支部+协会”的模式,长期坚持以“统一购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三统一原则,极大的调动了村民养猪的热情。目前,年均出栏生猪2000余头,输往全国各地。

茂源农牧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饲养、销售、奶产品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占地80余亩,投资500多万元,预计存栏奶牛300头。

岳俊排生鸡养殖厂

占地20余亩,年均出栏肉鸡10万只。

圣飞兔业

占地15亩,年均出栏獭兔20000只。特色种植有:1、斤柿规模种植:沿新长北线公路一带,百亩柿园成为黄德村的一道风景。2、名贵中草药金银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历史

黄德村历史悠久,据镇地老泰山庙,现在清光绪年间,残碑记载:“重修泰山行宫” ,碑记内述舜帝东泰山路过此地居住,孔子周游列国在此讲过学。

相传春秋时,公元前651年(桓公三十五年)齐桓公为防黄河水患,联已赵等国,修(古阳堤)太行堤,时因该村北依此堤故起名黄代,又传元朝末年,顺帝叔父(四陀王)在此地住扎守卫,原重要关口,当时元统治苛刻,又加灾荒。据滑县志记载,顺帝甲申至正四年五月,黄河北决白茅堤,元月又决金堤,河水蔓延千里,至正十一年四月,其间凡七、八年之久,一任河水横流,不可制止,壬辰至正十二年二月,盗起河朔,有数百贼突入滑城,烧官舍,劫囚徒,焚掠州储粮谷。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红中军(农民起义军)首领刘福通,率部攻过黄河以北,在此与元军作战取得胜利,为纪念黄代改名黄德。

现存元四陀王墓,在镇东北一公里处(演马辖)。

又据大明天启年间泰山庙文书碑记,时属大名府黄德村,清乾隆年间文书碑记。为黄德集,据滑县志“记载”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黄德集371户,2142人,并经济繁荣市场活跃。

1949年划归封丘县居,历属区、乡、公社政府所在地,1996年12月省批为黄德镇至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