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县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由网友(我们太年轻,谈不起永远)分享简介:鱼台县志由鱼台县处所志编辑委员会编,弛瑞檀主编,乔守枯、王庆礼、弛义社、李鸿业任副主编,一九九七年于济南山东国民出书社出书,齐书共八九八千字,八四九页,印质三零零零册,订价一三八元图书刊行代号ISBN七-二零九-零二零七-八。中文名鱼台县志做者山东省鱼台县处所史志编辑委员会出书时间一九九七年出书社济南山东国民出书社出书...

鱼台县志由鱼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瑞檀主编,乔守荣、王庆礼、张义社、李鸿业任副主编,1997年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98千字,849页,印量3000册,定价138元图书发行代号ISBN7-209-0207-8。

中文名

鱼台县志

作者

山东省鱼台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

1997年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页数

849

ISBN

7-209-02057-8

页数

849 页

修志简介

古代最新上架 舒心堂 孔夫子旧书网

鱼台修志始于明代,至清代共修《鱼台县志》五部。其中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顺治九年(1652) 、康熙三十年(1691)、乾隆二十九年(1764)、光绪十五年(188 9)各有县志一部,境内仅存乾隆、光绪两种版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图书馆各藏康熙版本一部。

当代

第六部县志于1982年2月始修,搜集文字资料1300万字。志书上限起自1840年(部分编章上溯至发端),下限断至1995年。全志除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附录、后记外,设专志31编,依次为:行政区域、自然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农业、水稻、林业、畜牧·水产、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商业、粮油、财税、金融、经济综合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医药卫生、体育、风俗·宗教、方言、人物。另有“八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编下设章、节、目、子目,共计156章、586节。

县志特点

本志根据县情特点和各门类资源占有量而设置篇目,为中小编结合体式。水稻是鱼台农业生产的龙头,带动了全县经济建设的发展。鱼台大米1985年成为省优、部优产品,畅销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内享有盛誉。为突出地方特色,将“水稻”从农业编中析出,升格为编,作重点记述。为增强志书的直观感,本志随文插入了65幅不同年代的珍贵黑白照片。其中有新中国成立前贫苦农民居住的篱笆屋及太平车、耩子、耙、手摇纺车、石磨等生产、生活工具;有日本侵略军残害抗日军民的“阎王殿”旧址;有新中国成立初,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和稻改前白茫茫的盐碱地等。

鱼台县简介

鱼台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微山湖西畔。西周为极国封地。春秋为棠邑,属鲁国。秦置方与、湖陵二县。唐宝应元年(762) ,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改方与为鱼台。其后境域未变。新中国成立后,历属平原省湖西专区、山东省湖西专区、济宁专区,1983年为济宁市辖县。县域面积654.2平方千米。1995年,辖4镇、10乡,42.48万人,有14个民族。地势西南部略高,东北部稍低,全县大部属微斜平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有大小河流17条,全长2267千米,流域面积654.2平方千米。盛产水稻、棉花,有鲤、鲫、鲢、鳝等自生鱼类100余种。林木覆盖率达到17%,素有江北“鱼米之乡”之称,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优质大米、淡水鱼生产基地和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单位。矿产资源以煤为主,还有铁、天然气、钾盐等矿藏。境内古迹众多,栖霞堌堆、武棠亭遗址、孔庙大殿、旧城遗址,均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农业

鱼台经济以农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65年实行耕作制度的改革,大面积旱田改种水稻,使农业生产逐步走出困境,由缺粮县变成余粮县。此后,水稻面积逐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1975年,粮食总产达到17.42万吨,人均交售余粮250千克,由全省人均吃统销粮最多的县变成向国家交售余粮最多的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调整内部结构,搞农工商综合经营,各类专业户逐步增多,呈现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兴旺景象。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2.44亿元,比1978年增长137%。先后获山东省粮棉双贡献奖和棉花高产奖。“八五”期间,鱼台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农业强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1995年,农业总产值7.3 4亿元,比1990年增长59.6%,年均递增9.8%。

工业

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建成农机修造、粮油加工、食品、酿造等工业企业。1978年后发展较快。1990年,全县工业企业2073家,拥有机械、纺织、酿造、化学、化工、造纸、缝纫、粮油、食品加工等24个门类300余个品种,工业生产总值达2.56亿元。有16种工业产品获省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孔府宴酒、孔府宴加饭酒在1990年第29届布鲁塞尔世界优质产品博览会上分获特级金奖和金奖。NZJ-10/8.5型联合米机、 SB-10D型米机进入国际市场,出口56个国家。199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3.62亿元,比1990年增长5.5倍。

交通

鱼台交通便利。 1995年形成3条省道贯穿,33条县、乡公路及11条内河航道的交通网络。邮电事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实现电话电路载波化和邮件传递机械化;80年代,电报纳入全省自动传报网;90年代实现国内国际电话直拨。

文教卫

文教卫生事业日趋繁荣。 1995年,全县中学21所、职业中专2所、小学294所、幼儿园322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医疗卫生事业形成了县、乡(镇) 、村三级预防、保健、医疗网络。县乡(镇)级医疗保健机构22处,村级卫生室432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95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4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8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平均每人1576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