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慈中(国画家)

由网友(幸福、給nI德)分享简介:弛慈中,男,一九二四年八月出熟正在上海枫泾镇,是1位国绘野。中文名弛慈中性别男出诞辰期一九二四-零八归天日期二零一九⑴二⑴五国籍中国出熟地上海枫泾镇事业国绘野善少册本装帧人物履历弛慈中弛慈中自幼喜爱画绘,常果正在野中墙壁上涂鸦做绘遭祖父叱骂。两岁时正在上海徐野汇上帝学堂受浸礼后,随父弛子衡来喷鼻港。后果其父介入歇工被清查,...

张慈中,男,1924年8月出生在上海枫泾镇,是一位国画家。

中文名

张慈中

性别

出生日期

1924-08

去世日期

2019-12-15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枫泾镇

职业

国画家

擅长

书籍装帧

人物经历

国画家施贞泉作品欣赏

张慈中

张慈中自幼喜欢绘画,常因在家中墙壁上涂鸦作画遭祖父责骂。两岁时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受洗礼后,随父张子衡去香港。后因其父参与罢工被追查,被迫回沪。因其酷爱绘画,经常自行临摹烟盒内的画片,并将在上海所见画在玻璃上,用鞋盒自制成幻灯片,在家里放给镇上小朋友看。1937年日寇侵华,上海沦陷,日机轰炸,祖宅毁半,举家分散外逃避难,随祖父母投亲寄于乡下。15岁时,乡人感于其绘画才能,不忍他埋没于乡间,将他送到上海父亲身边,其父将他送到上海联合广告公司图画部学徒。因其聪明勤奋,第二年即转正,成为正式职员。1944年到五和织造厂任广告部主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21岁的他与人合作创建了杭州第一家广告公司,起名为银波广告公司。1947年回上海,开始自由职业生涯,成立了“张慈中广告设计事务所”,专为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广告,还和他人合开了一家丝漆印刷厂,成为当时上海广告设计界四小龙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亟需出版编辑、设计人员,1950年将其从上海调往北京,到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担任美术编辑室设计组组长。至此,25岁的张慈中结束了他在广告业的生涯,开始步入书籍装帧艺术的领域。

来到北京的张慈中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不仅搞美术设计,还画连环画、宣传画,并在中国画和书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但随着工作的需要,使他逐渐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装帧设计领域。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大会所使用的会议记录本等均由他设计,这些设计上所用的字,是他自己创新的一种长宋字体,并全部用手书写。这种新字体修长秀气,得到当时国家副主席刘少奇的好评和赞赏,并直接受命他说:“三天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要通过了,你来设计宪法的封面吧,封面就用这个字体。”之后,国家组织人员将他首创的长宋体编写于中华字体库,开发成专用印刷字体。

1957年,因他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议上对党组织提出七点建议,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后划为右派。由于当时中央很多重要的政治类书籍都需要他来设计,所以没有被送到黑龙江去劳动改造。被错划成右派后,张慈中不计个人恩怨,仍旧倾心工作,期间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中央交付的党刊《红旗》杂志的创刊设计,还担任并负责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厅的设计及布置等工作。当时国家重点政治书籍,均首选他来设计,《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资本论》等图书,都是在此期间设计的。

几十年来,他先后为四十多家出版社设计过各种类型的书籍,设计内容涵盖政治、历史、哲学、军事、地理、传记、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医药、经济和各科类工具辞书。还为军事院校、艺术院校、出版行业等设计过徽章、证书、标志、奖杯等。

1991年,中国正式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1991年4月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已67岁的张慈中,参与到新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工作中来,近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外出的活动和会议,张慈中与夫人吃住、工作都在宾馆中渡过,递交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奥运申办书、中国为举办奥运会所做的各项工作和场馆设施等资料册,都是由他亲自编辑和设计。

张慈中

1994年,经他编辑设计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一百周年》画册,得到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赞誉,并亲自写信向他致谢。

张慈中的设计在业内素以端庄、大气、简练之称闻名。由于工作关系,他前期设计的作品几乎都是政治类书籍,其书籍装帧的轨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历史密切相关,现在党中央和国家的文件以书册形式发布的封面,仍在沿用他新中国成立初期设定的格局和风格;当年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新印制工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当面亲口褒奖;《毛泽东选集》一、二设计手稿,都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看过后提出修改意见并最后认可。他设计《列宁全集》时发明的“漏底漆布”压印新工艺,使装帧艺术得到新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后,由他发起并和曹幸之、吴寿松等业内大家筹建的“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是中国出版业最早的行业学术组织。

1983年10月,张慈中受命带领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家赴西德访问,代表团在西德考察了一个月,使他看到了中国在设计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也看到了电脑设计对书籍装帧发展的必然趋势。回国后,他立即向国家出版局、文化部、中宣部和教育部提出建议,并申请创办电脑设计教育试点,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以北京印刷学院为试点,在国内率先组建成立了计算机数字化教育的电脑艺术设计系,并提出将绘画与出版相结合,强调文化、科技、艺术的结合,为以后中国电脑平面、立体设计打开了一条通道,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电脑设计人才。

1985年,张慈中在担任国家出版局书籍装帧研究室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研究室负责人期间,创办了出版行业的第一份简报——《装帧简报》。同时,他开始推动装帧设计界的专业人员出国交流和学习、促进全国各省市成立装帧研究会,并在全国出版界组织装帧设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讨论,举办书籍装帧展览,为提高和促进我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装帧艺术设计人才。

1992年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批颁发的终身政府特殊津贴。

张慈中一辈子在书海里畅游拓新、海阔天空,寻梦不失痴情;在人生经历中走南闯北、摸打滚爬,挫折不言放弃,他在当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进程中留下无数传奇。2012年3月,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南腔北调——张慈中书籍艺术60年回顾展》,使人们在他沉稳大气的作品中,体悟到这位设计艺术家所拥有的东方文化气质,以及他对文本内涵的准确把握和对书籍装帧设计细节与秩序的驾驭能力。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15日傍晚5点左右,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95岁。[1]

代表作品

张慈中

国家重点出版物《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资本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马克思画传》、《红旗》杂志、《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板)、《当代中国丛书》、《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当代学术经典》、《中国音乐字典》、《中国摄影年鉴》、《丁玲文集》、《巴金随想录》(特装本)、《王瑶全集》、《盲流世家》等。

著作

《心灵与形象——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书籍装帧材料》,《书籍装帧ABC文集》。

获奖作品

《资本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

《当代中国丛书》

《中国摄影年鉴》

《丁玲文集》等。

获得荣誉

1983年10月代表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家赴西德考察。

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

1.张慈中(引用日期:2019-12-1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