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志(明正德十年吴宗器等编纂的史书)

由网友(取得很长傻逼都来读)分享简介:莘县建志初于后魏,亮邪德年间尚有旧志残原。现存最先的是亮邪德10年(一五一五)王深督建、吴宗器等编辑,嘉靖2102年(一五四三)知县杨鹄补充的《莘县志》。其次是清康熙101年(一六七二)刘维祯编纂的《莘县志》,清光绪103年(一八八七)弛晨玮督建、孔广海编辑的《续刻莘县志》以及平易近国二六年(一九三七)王嘉猷督建、宽绥之等纂建的《续...

莘县修志始于后魏,明正德年间尚有旧志残本。现存最早的是明正德十年(1515)王深督修、吴宗器等编纂,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杨鹄增补的《莘县志》。其次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刘维祯编辑的《莘县志》,清光绪十三年(1887)张朝玮督修、孔广海编纂的《续刻莘县志》和民国26年(1937)王嘉猷督修、严绥之等纂修的《续修莘县县志》。

中文名

莘县志

首版时间

始于后魏

现存最早版本

明正德

增补

(1543)知县杨鹄增补

内容简介

莘县现存最早的志书 明 正德 莘县志

新编《莘县志》 自1982年7月起步,搜集资料2000余万字,图片1000余幅。本志从事物发端记起,下限一般断于1987年。全书除首设彩页、序言、凡例、目录,末设1988-1996年大事纪要和后记外,设27编,依次为:概述、大事记、建置、人口、自然环境、农业、林业、养殖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税·金融、城乡建设、经济综述、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政、民俗·方言、人物、杂志。除概述、大事记、杂志编外,其他编下均设章,章下一般依次列节、目,共112章、358节。

新编《莘县志》突出了经济内容的记述。全志27编中经济类占10编,编目和篇幅均超过全志的1/3。政治类突出记述了境内作为革命老区、冀鲁豫边区中心区、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的历史和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莘县赢得“平原小延安”美名的史实。文化类中,特色显著的有解放初期轰动全国的“冬学扫盲运动”;有唐碑、宋塔;有烈士陵园;有回民查拳、刘菜园杂技以及曾被选为“中国一绝”的“火狮子”等。民政编突出拥军优属。民俗·方言编将陋习革除和新风尚各设一节以彰兴废,方言采用国际音标注音,并收集大量地方特色浓郁的民谚和歇后语等。杂志编分6部分:一、旧志序言;二、历代诗文;三、碑刻铭记;四、史迹考略;五、轶闻传说;六、文献辑存。

莘县介绍

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秦代置县。1987年,全县辖28个乡镇,1144个行政村,总面积1387.74平方千米,总人口79.6万人,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其他1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境内属黄泛冲积平原,暖温带半干燥季风气候;石油和天然气地质贮量分别约6亿吨和60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在境内建有文明寨油矿和卫城油矿。莘县主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花生、棉花,是国家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1984年,棉花总产量5800万千克,成为全国“十大棉花生产县”之一。莘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以800公顷马西林场和6667公顷联合国援建的“2606”项目林为龙头,道路林网、桐粮间作全面发展。1990年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市场农业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已建冬暖式大棚、大拱棚11万个,蔬菜总面积2万公顷。其中洋香瓜600公顷,食用菌栽培400万平方米,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瓜之乡”和“中国双孢菇之乡”。莘县是鲁西黄牛的主产地之一,被聊城市定为养殖基地,被国家定为秸杆养畜示范县。莘县工业相对滞后。解放前及解放初期,仅有少量作坊和传统的手工业等。至1996年,初步形成纺织、化工、铸造、皮革、畜禽加工、石油化工、机械、饮料、电力、家具等10大企业集团。皇冠牌筒纱、雁宾特酿白酒、玉米淀粉、鲁雁牌人力三轮车、系列耐热合金钢等工业产品分别获省、国家和世界名优奖。1996年工业总产值达19.72亿元,工业企业2277家,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130家,从业人员总计2.1万人。莘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化事业,1978年后发展较快。1994年实现村村通电,次年基本实现户户通电。1995年,境内公路26条,通车里程600多千米,城乡建设双获山东省奖杯。20世纪90年代后实行公费、集资、捐资、私人办学和兴建“希望工程”多种形式并举,学校总数429处。全县科技组织162个,科技人员7794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52人。 1996年获全国科技、扫盲和省“普九”先进县称号。全县医疗卫生单位1090处,县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莘县历史悠久,又是革命老区。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谋臣陈宫祖籍莘县;唐宋宰相刘祥道、刘齐贤、路隋、毕士安、王旦和北魏至明代的尚书窦谨、李彪、王素、王古、王震、江东被后人称为“五相六尚书”;乐进、潘璋等30多人国史有载;伊尹、孙膑、曹操、魏征、郑板桥及朱德、刘少奇、宋任穷、田纪云、马本斋等,或曾托迹莘野,或曾工作战斗在境内。当代知名人士有国家农业部长杨立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来柱、全国劳动模范曾广福、“当代保尔”张海迪、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等。名胜古迹有马陵古战场、春秋太子冢、唐神道碑、鲁西北烈士陵园、马本斋烈士陵园、苏村阻击战遗址以及莘亭伊尹耕处、十字坡、野猪林、古金堤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