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龙(宁海龙)

由网友(蜜桃)分享简介:宁海龙,肇州县国民当局副县少;一九七五年熟,专士,副传授,硕士熟导师。首要从事数目遗传、熟物统计、做物心理熟态取遗传育种。中文名宁海龙出诞辰期一九七五年国籍中国事业传授进修取事情简历宁海龙一.一九九三.九—一九九七.七 西南农业大教情况掩护业余读教士教位。二.一九九七.九—二零零零.七 西南农业大教做物遗传育种业余读硕...

宁海龙,肇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75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量遗传、生物统计、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

中文名

宁海龙

出生日期

1975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学习与工作简历

浙江宁海龙储村 贡茶故里 书院之乡

宁海龙

1.1993.9—1997.7 东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专业读学士学位。

2.1997.9—2000.7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读硕士学位。

3.2000.7至今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4.2002.9—2005.7 东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读博士学位。

5.2006.5月至2008.7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6. 2009.4任肇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宁海龙

同志 协助罗晓滨同志抓农业和农村工作。

取得的科研成果

大豆品种东农46号(2003)、东农47号(2004)、东农48号(2004)、东大1号(2003)、东大2号(2004)的选育

主持与参加的课题

主持课题

1.大豆化学品质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主持,黑龙江省教委课题,2003~2005

2.功能食品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创新与利用,主持,黑龙江省科技攻关,2005~2006

3. 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主持,黑龙江省教委课题,2006~2008

参加课题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⒐?铱萍脊ス亍⑹〔课?翁?3项。

著作与发表的论文

著作

1. 东北地区高油大豆高产理论与技术 农业部大豆生产教材 参编 2002

2. 东北地区高油大豆高产理论与技术 农业部大豆生产教材 参编 2004

3. 论大豆入世行动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参编 2004

4. 中国大豆 金盾出版社 参编 2006

5. 优质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 农业出版社 参编 2003

6.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参编 2005

7. 中国东北优质大豆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参编 2006

发表论文

1.宁海龙,李文滨,魏淑红,赵淑文,马占峰,王继安。高油多抗大豆新种质东农1234的选育与利用。作物杂志,2006,(3):41-42

2.LIWen-Xia,NINGHai-Lon,LIWen-Bin,LÜWen-He. Developmental Genetic Analysis of Seed Size in Soybean(Glycinemax). Acta Genetica Sinica,2006,33(8):746–756

3.宁海龙,胡国华,李文滨,李文霞。氮磷钾底肥对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大豆科学,2006,25(3):288-293

4.宁海龙,李文霞,李文滨,卢双勇。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3):272—275

5.宁海龙,李文霞,李文滨。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作物学报,2006,32(12):1873~1877

6.宋玉发,赵小铭,黄玉杰,宁海龙*.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施肥的研究。作物杂志,2007,(2):53-54

7.李文霞,吕文河,李文滨,宁海龙*.基因型对大豆子叶节系统再生和转化的影响。作物杂志,2007,(3):71-73

8.赵小铭,宋秀吉,王雪依,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高油大豆东农46号脂肪含量的氮磷钾肥效应回归模型。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332-336

9.宁海龙,张大勇,胡国华,李文滨,李文霞。东北三省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生态区划。大豆科学,2007,26(4):511-516

10.赵小铭,宋玉发,宁海龙。黑龙江省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通报,2007,(4):19-21

11.李文霞,宁海龙,李文滨,吕文河.6-BA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核农学报,2007,21(5):502~505

12.张大勇,宋豫红,宁海龙,张淑珍,李文滨,谢甫绨。不同纬度地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差异。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277-280

13.宁海龙,宋秀吉,王雪依,崔荣彬,王建立,李文滨,胡国华,李文霞。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效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02-307

14.任永泰,宁海龙,邓华玲。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改进及大豆供需分析与预测。农机化研究,2007,(12):20-22

15.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王继安,赵淑文,马占峰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1号的选育。作物杂志,2007(6):96

16.李文霞,李文滨,宁海龙,吕文河。大豆花粉管通道法转化lkt50基因。大豆科学,2007,26(5):653-656

17.NingHailong,LiWenbin,Liwenxia.Analysisofembryo,ctyoplasmandmaternaleffectsonfattyacidcomponentsinsoybean(GlycinemaxMerill.).FrontiersofAgricultureinChina,2007,1(3),276-280

18.李文霞,李文滨,吕文河,宁海龙。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系统的两个问题突破。大豆科学,2008,27(1):173-180

19.赵 军,商 磊,王毅博,宁海龙,韩晓增,杨靖一。田间不同施肥处理大豆生长过程模拟验证研究。大豆科学,2008,27(1):86-91

20.李文霞,宁海龙,吕文河,李文滨。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的优化。中国农业科学,2008,41(4):971-977

21.徐传富,杨栋承,王树林,宁海龙。菜用大豆鲜粒荚性状的主成分评价。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4):30-32

22.徐传富,杨栋承,王树林,宁海龙。土壤酸化对大豆生产的危害及缓解措施。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183-184

23.王雪依,禹祥,侯绪明,刘剑利,宁海龙,李文滨,崔荣彬,王建立,刘峰。氮肥施用量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大豆科技,2010,(4):9-13

24.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王继安,赵淑文,马占峰。高油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作物杂志,2010,(4):104

25.孙培乐,宁海龙,陈东升,宋兆华,冯 涛,顾 清,李文滨。春大豆不同播期的光温生态特性。大豆科学,2010,29(6):953-958

26.孙恒伟,宁海龙,李海旭,桓海生,李文滨。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大豆科技,2010,(5):7-10

27.崔荣彬,宁海龙。大豆产量相关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大豆科技,2010,(6):4-6

成果、专利及获奖

(一)获得科研奖项

1.高油大豆品种选育与推广,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三名,2006

2.超早熟大豆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四名,2007

(二)选育大豆品种

1.大豆品种东农51号的选育,第一名,2007

2.大豆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第一名,2008

3.大豆品种东农50号的选育,第二名,2007

4.大豆品种东农49号的选育,第三名,2006

5.大豆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第四名,2008

(三)品种权与发明专利

1.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东农99-1124,公告号CNA003436E,第一名,2006

2.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东农1215,公告号CNA003437E,第一名,2006

3.软件著作权大豆施肥空间管理系统,2007SR14533,第一名,200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