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部公墓(郎部公墓)

由网友(安于他梦)分享简介:郎部义冢,位于湖州市郊一零余私里,是为了睹年抗日游击队王文林而构筑的,国防部少弛爱萍题写了墓名。中文名郎部义冢所属地域浙江湖州年月平易近国期间种别景区天气类型亚寒带季民风候所在湖州市郊一零余私里成立时间平易近国二七年(一九三八)始地舆位置郎部义冢正在湖州市郊一零余私里之弁南城潘店村南,金斗山脚。由去郎部义冢平易近国二七年(一九三八)...

郎部公墓,位于湖州市郊10余公里,是为了见年抗日游击队王文林而修筑的,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了墓名。

中文名

郎部公墓

所属地区

浙江湖州

年代

民国时期

类别

景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点

湖州市郊10余公里

建立时间

民国27年(1938)初

地理位置

红韵湖州 文物篇 跟着文物追寻湖州大地上的红色记忆

郎部公墓

在湖州市郊10余公里之弁南乡潘店村南,金斗山麓。

由来

郎部公墓

民国27年(1938)初,湖州沦陷后,浙江省立湖州初级中学附属小学农村部主任郎玉麟在中共上海青浦县委书记王文林、红军模范师政委彭林的协助下,建立厂浙西第一支党领导的抗日群众武装——吴兴县抗日游击队。郎玉麟任大队长,王文林任政委,彭林任参谋。群众称这支部队为“郎部”,在苕溪两岸及宣长、京杭国道上打击日伪军。在与日伪军奋战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先后有23名指战员为国捐躯。其中王文林牺牲时,年仅25岁。郎玉麟书“王文林同志之墓”,并立墓碑,亲自撰写1000多字的碑文,记述其生平事迹。公墓中后又迁葬新四军十六旅烈士1名,故为24名。在“文化大革命”中,公墓遭到破环。1986年弁南乡政府重修,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了墓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