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村(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下辖村)

由网友(我还爱他)分享简介:东皋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果村子座落清溪东畔低地上而患上名。中文名东皋村外文名东皋村所属地域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耕地一六五零亩地舆位置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简介东皋村的村平易近正在溪边翻晒柿饼金华市武义县东皋村,村呈舟形,地势 平展,栖身散中。清朝为南8庄。一九四六年属归南城,东皋为城私所驻地。五零年月始修东皋行政村,属...

东皋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因村庄坐落清溪东畔高地上而得名。

中文名

东皋村

外文名

东皋村

所属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

耕地

1650亩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

简介

武义 桐琴镇东皋村7137平方米违建已拆除

东皋村的村民在溪边翻晒柿饼

金华市武义县东皋村,村呈船形,地势 平坦,居住集中。清代为南八庄。1946年属回南乡,东皋为乡公所驻地。50年代初建东皋行政村,属回川乡。1956年成立东皋农业社,1958年建立东皋大队,属国庆人民公社,当年并入永康县。1961年武义复县后属桐琴人民公社。1985年建立东皋村。现属桐琴镇。1992年底有636户,1771人。东皋村历来为交通要道。现武义至永康、缙云、管湖3条公路经过村区。1949年后历为中共桐琴(清溪)区委、区公所驻地,直至1992年区级机构撤销。

东皋村领导考察

东皋村有悠久的历史与文物古迹。唐昭宗(889~904)年间,村民徐任仓部侍郎,在职十余年,秉公办事,后调任兵部侍郎,不久即请求归里,昭宗封其为国子祭酒,加食邑五百户。徐体恤民情,见清溪常年流水,而两岸农田却历遭旱灾,就主持在清溪底层砌筑潜涵(集水廊道),形如竹枝,上覆以石,水自溪底行,溪上水涸而堰水常流。堰水灌溉清溪下游农田万余亩,沿用至今。乡民怀其德,名此堰为仓部堰。并在堰旁建庙奉祀。东皋村头还有座双拱石桥,相传为明朝初年一位寡妇丁姑所造,因此定名丁姑桥,并凿刻在桥拱上,此桥保存至今。村区还有座飞石庙,相传古代某夜,从华山大士岩上空飞来一轮火球,光彩夺目,声如巨雷,至东皋文昌阁上空落下,石重约250市斤,表面焦黑光滑,形如大鹰,村民视为神鹰,特把白鹿庙拆迁至村头,改建成飞石庙。文化大革命后庙已不存,但神鹰仍保存在武义县博物馆。1928年8月,建立中共大南党支部,书记魏昌源,是武义县较早的党支部之一。

经济发展

东皋村

东皋村有耕地1650亩。大部分为平畈,少部分为山垄田与溪滩地。历来以种粮为主,综合经营,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地之一。1936年,省稻麦改良所曾在东皋村试种双季稻980亩,平均亩产360公斤,比单季稻增产近一倍。1949年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至1978年亩产已达703公斤。但由于单一经营,收入水平仍较低,是年全村总收入33.11万元(其中工业7.8万元),人均收入仅142元。 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办村办企业,使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转化。通过推广双季杂交稻,实施吨粮田工程建设,保持粮食的稳产高产。1992年共生产粮食1289.8吨,亩产787公斤。同时开发桑园454亩、茶园271亩、梨园200亩、毛竹200亩,1992年产蚕茧12吨,产茶叶25吨。

1987年与桐琴区联办武义第二棉纺厂,1988年投产后,三起三落,亏损194万元,于1992年5月停办。村党支部书记程东良在中共桐琴镇委、镇人民政府支持下,多渠道集资225万元,全部买下这座厂房及设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于1992年8月筹建武义制丝厂,聘请金华市优秀企业家王维荣任厂长,购进缫丝机120台,招进职工450名,并于12月1日试产,1993年1月6日正式投产,次月已产白厂丝3.7吨,质量达到二A级标准。仅5个月,就使一个倒闭企业起死回生。此外,村里还于1987年创办了纸厂,1992年创办了暖锅厂。

1992年村里集资20多万元,于武永公路旁开设综合小商品市场,占地8800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160个,临时摊位近500个。1993年元旦正式开业,开业第一天,营业额达20.31万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2年人均收入915元,比1978年增长5.4倍。从1980年以来,全村已有80%的户盖了新房。村内的主要巷道已浇水泥路面3000多平方米。

村庄状况

东皋村从80年代初开始,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首先从党员干部做起,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与党员联系户制度,28名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198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县、市先进党支部,1992年又被评为全县奔小康标兵支部。同时,由共青团为主组织歌咏队、体育队,建立一支包括报导组、创作组、美术组在内的宣传文化骨干队伍,开办了村图书室、录像室、影剧院、舞厅,还举办少年儿童之家,开展中老年文体活动等。并且以建立新型家庭为突破口,开展以五好家庭为中心的好妯娌、好丈夫、好媳妇、好小姑等活动,使全村70%的家庭成为五好家庭,村妇代会被评为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妇女主任宋棠花家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1986年,全村节育率、一胎率、独生子女领证率和晚婚率都达到100%,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7年,团员、民兵组成一个33人参加的帮工队,双抢期间为村内6户烈军属与困难户义务抢种53亩,被评为省先进青年民兵之家。信访调解、治安、义务消防队均被评为县先进单位。东皋村1985年被授予金华市文明单位,198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村,并一直保持荣誉至今。东皋村种粮大户朱增德,从1984年开始,先后承包村里粮田50多亩。除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外,把余粮全部投售国家,至1992年累计向国家投售粮食30万公斤,光平议差价就达5万多元。1985年被评为省优秀粮食专业户,1987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8年获省种养大户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参加全国英模大会。1990年被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