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岩寺(中国历史遗迹)

由网友(早恋有啥不好,还培养情商)分享简介:位于山西永济市,周修德年间修寺,始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私元六零一年)改今名。异年,隋文帝馈赠佛舍利于310州,诏令10月105日异时起塔,此寺即此中之1。中文名栖岩寺景点种别汗青遗址所属国度中国地舆位置山西永济市制作期间北周修德年间双层低三.五米汗青沿革栖岩寺北周修德年间修寺,始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私元六零一年)改今名。...

位于山西永济市,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佛舍利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

中文名

栖岩寺

景点类别

历史遗迹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山西永济市

建造时期

北周建德年间

单层高

3.5米

历史沿革

古代名楼有哪些

栖岩寺

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利塔铭碑及二十六座砖塔尚存。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元塔二座,明、清塔二十一座。除宋塔外,余皆为禅师塔。故大禅师塔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建,圆形实心,总高8米,基座约及塔身之半。塔正南面设假门,门扇及抱框上线刻图案流畅,背面镶有塔铭。五代石塔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单层,高3.5米。平面八角形,基座束腰雕造富丽。塔身中空,正南面辟门雕二金刚像,侧面雕陀罗尼经,体积不大,雕工秀美。宋代舍利塔为密檐式,平南六角形,五层,通高1.7米,第一层特高,正南面辟券拱门,檐下仿木构建筑雕斗拱及椽飞,二层以上迭涩出檐,简洁庄重。元代塔为二层,平面六角形,总高6米,座为须弥式,檐下雕斗拱,塔身雕假门及在此远眺黄河波涛,近览群塔耸立,极富古趣。[1] 参考资料

1.栖岩寺 · 官网(引用日期:2021-06-2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