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雀(欧洲温带及亚北极地带林地的鸟)

由网友(空念)分享简介:蓝山雀(教名:Cyanistes caeruleus ),又名蓝冠山雀,体少一零.五—一二厘米,并不是留鸟。漫衍正在欧洲温戴及亚北极地戴的林地。蓝山雀为雀形目,山雀科蓝山雀属的1种鸟类。蓝山雀的胸部有1深色直纹,蓝山雀有蓝色的冠,眼睛间有1条蓝线。前额呈红色,单翼上有1黑间。颈部、单翼及首巴都呈蓝色。违部呈黄绿色。蓝山雀较...

蓝山雀(学名:Cyanistes caeruleus ),又名蓝冠山雀,体长10.5—12厘米,并非候鸟。分布在欧洲温带及亚北极地带的林地。

蓝冠山雀图片 9张

蓝山雀为雀形目,山雀科蓝山雀属的一种鸟类。蓝山雀的胸部有一深色直纹,蓝山雀有蓝色的冠,眼睛间有一条蓝线。前额呈白色,双翼上有一白间。颈部、双翼及尾巴都呈蓝色。背部呈黄绿色。蓝山雀较喜欢栖息在幼长的树枝上。蓝山雀并非候鸟,分布在欧洲温带及亚北极地带的林地。鸟类无危陆生动物杂食性

中文名

蓝山雀

外文名

Eurasian Blue Tit

别名

蓝冠山雀、青山雀

蓝山雀

雀形目

山雀科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鸟纲

蓝山雀属

体征

蓝山雀有蓝色的冠,眼睛间有一条蓝线。前额呈白色,双翼上有一白间

分布区域

欧洲温带及亚北极地带的林地

拉丁学名

Cyanistes caeruleus

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其为无危物种

命名者及年代

卡尔·林奈1758

食性

杂食性

生活环境

陆生动物

保护级别

无危

二名法

Cyanistes caeruleus

分类

(图)蓝山雀

蓝山雀最先由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于1758年命名为Paruscaeruleus。

虽然很多学者都将Cyanistes看为山雀属的亚属,但是英国鸟类学会(British Ornithologists' Union)却将它定为独立的属。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序列分析亦支持这个分类,并且指出Cyanistes非其他山雀的近亲。

蓝山雀在加那利群岛及非洲西北部(由摩洛哥北部至利比亚北部)的两个传统亚种各有不同。加那利群岛亚种有黑冠,而非洲亚种则有蓝冠。现正研究是否将这两个亚种定为独自的物种。这两个物种分别为:Parus ultramarinus B

蓝山雀

onaparte,1841:可能包含了三或四个亚种,即P.u.palmensis、P.u.ombriosus及P.u.ultramarinus/degener;Parus teneriffae Lesson,1831:包含了指名亚种的P.t.teneriffae及未命名的亚种。

俄罗斯西部的灰蓝山雀与蓝山雀的混种(Cyanistes × Pleskei)亦很普遍。

形态特征

(图)蓝山雀的胸部有一深色直纹。

大部分下身呈硫黄色,腹部有一深纹。喙呈黑色,脚呈灰蓝色,瞳孔呈深褐色。雏鸟明显较黄。[1]

蓝山雀是欧洲普遍的观赏鸟,在吃食的时间给人洋洋得意的感觉。

蓝山雀的胸部有一深色直纹。

行为特征

蓝山雀与大山雀在冬天一起生活,蓝山雀较喜欢栖息在幼长的树枝上。蓝山雀经常会像旋木雀科在树干向上跳。它们会栖息在常春藤或常绿植物上,但在恶劣天气时则会避到洞中。蓝山雀很灵活,差不多可以挂在任何地方。蓝山雀平均寿命约1.5岁。蓝山雀全年均会唱歌,最频密的时期为2—6月。

蓝山雀

食性

(图)正在喂食雏鸟的蓝山雀。

蓝山雀会捕猎害虫,但并非完全是有益的物种。它们喜欢吃不同树上的芽,并会将芽拉出来吸引昆虫。其他物种均没有蓝山雀能捕食更多的蚜虫。它们会吃潜叶虫及卷叶虫,也会吃种子。

繁殖

(图)蓝山雀可以住在多种巢穴中。

蓝山雀可以在很多树孔、墙孔、树桩或巢箱上筑巢,并与家麻雀或大山雀争取筑巢的地点。蓝山雀每年都会回到同一穴上。当蓝山雀死后,另一对蓝山雀会占用该巢。

蓝山雀可以住在多种巢穴中。

(图)蓝山雀

蓝山雀雄鸟会紧紧地照顾雏鸟。它们会挺起胸膛来保护鸟蛋,不过它们并非发怒,而是处于兴奋状态,因为它们求爱时亦会表现出同样的姿势。它们会以苔藓、毛线及羽毛筑巢,每年于4月或5月产蛋。每胎都会生下7—8颗的蛋。

保育

(图)蓝山雀

寒冬时蓝山雀的数量会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其为无危物种。

图片

(图)雏鸟

(图)蓝山雀

(图)蓝山雀

(图)蓝山雀

亚种分化

亚欧蓝山雀大致分为9个亚种:obscurus、caeruleus、balearicus、ogliastrae、calamensis、orientalis、satunini、raddei、persicus。

参考资料

1.英国鸟类(引用日期:2012-06-2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