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1984年建立的技术发展公司)

由网友(我可帅阿)分享简介:中国科教院计较技能研究所新技能成长私司,曾简称计较所私司,是遐想的前身。 一九八四年,中科院计较所投进伟大人力、物力、财力、尤为是科研结果取可观有形资产开办该私司。厥后,私司由于总工程倪光南研发的遐想汉卡得到注目市场效应,是以更名为遐想。中文名中国科教院计较技能研究所新技能成长私司注释一九八四年,中国科教院计较技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曾简称计算所公司,是联想的前身。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科研成果与可观无形资产创办该公司。后来,公司因为总工程倪光南研发的联想汉卡获得瞩目市场效应,因此改名为联想。

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正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它是联想集团的前身。公司将联想式汉字微机系统科研成果转化成联想汉卡,作为创业阶段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实行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化管理体制。后来,公司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1991年,纳入中国科学院院管公司进行管理。经过公司领导和员工在市场上的努力拼搏,在院所两级的有力扶植下,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外驰名的龙头企业。联想集团的成功是中国科学院办企业的成功典范,是计算所对社会的重大贡献,亦是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办背景是: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计算所面临着重大变革。

首先是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为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市场,为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促进计算机推广应用做贡献。另一方面,由国家下达科研任务,国家拨款搞科研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科院实行“一院两制”,对从事应用研究的所,要求80%的人员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对其事业费的投入逐年减少20%。面对突来的新形势,计算所需要靠自己排除困难,谋生存,图发展,引导全所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科研体制。计算所除正在承担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外,鼓励其他科技人员组织起来走上社会,了解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专长,参与竞争,面向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去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

在这个时期,计算所在科研工作上选择了两个新的突破口。一是计算所为了能保留其国家研究所地位,为探索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课题继续作贡献。计算所争取到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的依托单位,以及成立了院级CAD开放实验室。为今天计算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争取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任务以及成立公司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

为了延续发挥计算所在计算机工程实施方面的传统优势,经过选择和努力争取,我国石油物探领域成了计算所新的服务方向。1981年研制成功150-AP高速数据处理机,交付给石油部物探局研究院使用,它明显地提高了150计算机做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效率与精度。1991年,研制成功了用于石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的KJ8920大型数据处理系统,并与石油部门合作,参与开发石油开采应用软件。它由通用硬件平台、标准化系统软件和石油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完整配套的石油应用系统。这项成果在国家科委主持下通过了鉴定,由中国天然气总公司主持,进行了验收并移交生产。这台机器获得1992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又研制出了KJ8950大型数据处理系统。

80年代微型机已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大力推动微机应用领域的科研开发工作,尽快取得优异成果并转化成先进的高科技产品推向市场,成了计算所科研工作的又一个突破口。计算所先后取得了GF20/11A汉字微计算机系统(获得中国科学院1983年度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联想式汉字微型机LX-PC系统(获得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CAS386微机工作站及微机系统(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为我国微机产业化的起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到90年代,计算所面向市场需求,开展了大量计算机网络工程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取得了包括中南海办公自动化系统、宁波市金融系统电子化一期工程、石化物资管理系统、电力调度系统等一大批实用性开发成果。

计算所也十分重视跟踪国际前沿领域,安排一部分科技人员及时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在CAD研究室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批准成立了院级CAD开放研究实验室。在CAD、CAT、工程数据库与集成化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培养出200多名研究生,发表了大量论文,创办了学术刊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计算所每年还承担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例如在人工智能、计算机并行处理、汉字处理、容错技术、数字磁记录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所以独资或合资方式相继开办了近二十家科技企业,在微机、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和机器翻译等方面为促进我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中关村科技市场上曾有较高知名度的两通两海科技公司(四通、信通、科海、京海)也都有计算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创建,其中信通、科海、京海三家公司是以计算所科研人员为主创建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