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坡村(陕西省神木市沙峁镇下辖村)

由网友(忘不掉那些纠缠不清的画面)分享简介:刘野坡村是陕西省神木市沙峁镇下辖村,刘野坡村,座落正在窟家河道域西岸1谈大川中。那里是反动老区,迟正在一九二七年便成立了党支部。范围该村的天然前提较差,有山有火有川。齐村一九五户,八九零人,有耕地二五三零亩,此中火地便有八八零亩,坝地沟塔地有一五零亩。但正在国民私社化期间,村平易近出产踊跃性受挫,火地亩产倘佯正在一零零私斤摆布。特...

刘家坡村是陕西省神木市沙峁镇下辖村,刘家坡村,坐落在窟野河流域西岸一道大川中。这里是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就建立了党支部。

规模

神木 春暖农事忙 农民田间地头话希望

该村的自然条件较好,有山有水有川。全村195户,890人,有耕地2530亩,其中水地就有880亩,坝地沟塔地有150亩。但在人民公社化时期,村民生产积极性受挫,水地亩产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特别是1963年,因为乱批斗、乱戴帽子、乱没收等,搞得人心慌乱,农村经济停滞,更挫伤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水地减产,山地荒芜,最后只得靠国家供应粮勉强维持生活,不少人生活困难外流走了。多年的旧窑破烂修不起,有的人走窑空,院内杂草丛生,村庄一片萧条。

发展

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土地承包到户责任制,全村马上像锅内开水沸腾起来,人们欢笑颜开,干劲倍增,在自己的承包地内深加工,细耕作,多施肥,水地、山地亩产逐年上升,全村每年总产50万公斤左右,人均口粮达到千斤以上。人们卖了黑豆、绿豆、玉米,换回大米、白面吃。过去我们村没有枣树,最近20多年,我们村水地栽了满川枣树,部分山地也栽了枣树,约有2万多株,仅此一项年收入40万元左右。其它杨柳槐榆松柏梨果树也栽满村庄、河畔、院落等,村庄周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一片红枣挂树如玛瑙闪闪放光。村在林中,水绕村流,风景优美。

2000年,国家投资修通了神盘公路、神贺公路和西山公路,路经本村,现在我村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坐车可到全国各地。往出运卖农副产品,往回拉运支农物品也非常方便,更增加了村民收入。2003年,我村在一里多外引泉水进村,家家吃上自来水。此前还架上电线,户户点上电灯。现在,全村多数家户都有电视机、电话、自行车,有的还买了摩托、汽车。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全村学龄儿童都上了学,近十多年还培养出大学生40多人,还有出国留学的博士硕士4人。面对现在这样的好生活,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